一种建筑光伏构件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432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建筑光伏构件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和光伏电池板合为一体的新型建筑光伏构件模块,其既可用于太阳能发电,又可用作建筑物顶层或墙体的建材。
背景技术
因能源危机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光伏发电特别是光伏建筑一体化是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光伏组件,裸露的背板是易燃有机材料,组件采用固定架铺设于建筑物顶层,光伏组件之间通过电缆连接,这种系统功能单一、成本高、安装复杂、系统安全隐患大,无法符合建筑的标准及规范。而太阳能电池与建筑材料复合在一起,工厂定型生产,制成具有光伏发电功能的建筑材料或建筑构件有着广阔的市场;其关键是如何提高建筑光伏材料的结构强度、降噪音与保温隔热等性能,并使其符合建筑相关规范与标准。中国发明专利CN201210051491.3公开了一种光伏蜂窝组件模块,包括由光伏板、连接器和接线盒构成的光伏组件,光伏板的下层为依次粘接的上热融胶膜、蜂窝芯层、下热融胶膜和背板,构成组件模块的主体结构;组件模块的主体结构周边设铝合金边框;连接器为正极连接器和负极连接器,分别设在该组件模块的两侧;接线盒内置于蜂窝芯层层中。此专利技术产品可以直接构建建筑屋顶和墙体的围护系统,但在应用和量产中存在下述不足:其一;蜂窝芯层直接与光伏板和组件模块的背板黏合,造成组件模块热传导严重,模块没有做传热断桥处理,产品隔热保温性能差;其二 ;蜂窝芯层采用热融胶膜黏合,光伏板存在二次高温层压过程,对光伏板的质量控制不利,而蜂窝芯层的黏合强度也难以达到最佳状态,组件模块的结构强度无法保证;其三;边框将蜂窝芯层和光伏板与组件模块的背板装配成一个整体模块,这个结构要求蜂窝芯层和光伏板与组件模块的背板配合度好,造成产品材料制造困难及成本高;其四;模块的蜂窝芯层抽真空难度高,也难以确保长期的真空状态,导致组件模块的保温隔热性 能不稳定。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光伏构件模块,其可解决建筑光伏蜂窝模块结构强度与保温性能,可解决材料加工中的难题并使量产的工艺简化,光伏组件不需要二次高温层压过程,保证产品长期工作的稳定性。模块具备铝蜂窝板的所有性能特征,并较好的解决了光伏组件及蜂窝材料剥离脱落,接线盒内发热器件的散热等问题,其标准的模块结构设计,整体性强,方便安装,成本相对较低。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光伏构件模块,包括光伏组件、连接器、接线盒和边框,所述光伏组件由玻璃、胶层、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背板构成,所述光伏组件的背面依次为填充发泡材料的蜂窝芯层、蜂窝孔状板、保温层和构件背板;所述蜂窝芯层整体分布在蜂窝孔状板上,所述蜂窝芯层、蜂窝孔状板和保温层填充发泡材料黏合并固化成整体结构,其中蜂窝芯层还与其上方的光伏组件背板黏合,保温层还与其下方的构件背板黏合;所述蜂窝芯层与光伏组件背板和蜂窝孔状板黏合构成蜂窝板结构层;所述蜂窝板结构层的周边和底部包裹在所述保温层内形成主传热断桥层;所述光伏组件与其背面的蜂窝板结构层、保温层和主传热断桥层组合成主体构件,所述主体构件周边设边框构成模块结构。所述边框采用铝合金、铜或不锈钢,其主体为连接框,所述连接框上部沿其长度方向同侧设上、下槽板,两者构成光伏组件安装槽;所述下槽板与位于其下方的连接框侧面的区域构成蜂窝板结构层和保温层的装配区;所述连接框上端部与光伏组件安装槽反向位置设密封条安装槽和外层密封胶槽;所述连接框下端沿其长方向设隔热槽和边框安装板,其中所述隔热槽位于保温层装配区同侧,所述边框安装板位于隔热槽反向位置。所述连接框的内侧边设接线盒限位凸台,所述下槽板背面设接线盒防滑凸台。所述接线盒置于蜂窝芯层与发泡层中,接线盒内的发热器件的散热面透过接线盒窗口与外部边框或构件背板贴装散热;所述连接器为正极连接器和负极连接器,分别固定在两侧边框上,连接器的一端伸出框面,另一端伸入保温层的发泡材料中。所述构件背板与边框连接处压接隔热垫构成副传热断桥层。所述光伏组件背板采用金属薄板,其上表面设导电绝缘层,背面设有拉毛构造。所述蜂窝孔状板采用镀锌钢板,蜂窝孔状板的上表面和背面设拉毛构造;所述构件背板采用金属薄板,构件背板的上表面设拉毛构造,背面设防腐蚀层。所述接线盒内的发热器件包括旁路保护二极管和过电压及过电流保护器件,两者焊接在PCB电路板上,光伏组件的汇流条和连接器的线缆通过PCB电路板实现电气连接;接线盒内置逆变器或通信控制电路时,其散热器或发热器件透过接线盒窗口与外部边框或构件背板贴装散热。由上述技术 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充分的发挥了光伏组件和蜂窝芯层及发泡保温材料的综合技术优势,用光伏组件替代了蜂窝板成本最高的面板,实现成本更低的光伏发电和建筑保温及装饰功能;将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内置于蜂窝芯层中,发热器件贴装在构件背板或模块的铝合金边框上,解决了散热问题;建筑光伏构件采用边框连接,模块之间无需电缆连接,使建筑光伏蜂窝模块被设计成标准的模块成为可能;构件发泡保温层与蜂窝芯层之间是蜂窝状孔板,发泡材料流动填充满所有蜂窝芯层孔和保温层及蜂窝芯层与边框的空隙中,将所有材料黏合并固化成一个强度高和保温性能好的模块;蜂窝芯层和发泡材料都是良好的隔音降噪材料,构件的有机材料全部密封在无机材料中,产品没有火灾隐患。上述技术方案组合使本实用新型成为一种新型的复合建筑材料,可直接替代建筑围护系统的保温层和装饰层,真正实现了建筑一体化的设计。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件结构截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构件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构件侧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边框截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构件安装正面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构件安装侧面截面图;[0021]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构件接线盒安装侧面剖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构件接线盒侧面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构件接线盒背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构件接线盒去盖主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件接线盒安装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构件接线盒的上壳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构件接线盒下壳示意图5 ;附图中:1、边框,2、玻璃,3、胶层,4、太阳能电池片,5、光伏组件背板,7、蜂窝芯层,
8、蜂窝孔状板,9、保温层,10、构件背板,11、隔热垫,12、光伏组件安装槽,121、上槽板,122、下槽板,13、密封条安装槽,14、外层密封胶槽,15、边框安装板,16、连接框,17、接线盒限位凸台,18、接线盒防滑凸台,19、正极连接器,20、负极连接器,21、边框安装板,22、组件安装区,23、边框安装孔,24、隔热槽,25、边框密封条,26、龙骨,27、固定螺栓,28、弧面结构,29、下壳,30、发热器件,31、PCB电路板,32、组件汇流条窗口,33、汇流条连接口,34、卡扣,35、金属连接片,36、线缆,37、上壳,38、接线盒定位卡槽,39、线缆卡扣,40、上下壳卡扣,41、金属连接片固定螺丝,43、散热窗。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
图1-3,本实用新型包括光伏组件、正极连接器19、负极连接器20,接线盒和边框1,光伏组件由玻璃2、太阳 能电池片4及光伏组件背板5构成,太阳能电池片4的上表面和背面涂胶黏合形成胶层3。光伏组件背板5采用金属薄板,其上表面设导电绝缘层,背面设有拉毛构造。光伏组件的背面依次为填充发泡材料的蜂窝芯层7、蜂窝孔状板8、保温层9和构件背板10 ;蜂窝芯层整体分布在蜂窝孔状板上。蜂窝孔状板8采用镀锌钢板,蜂窝孔状板的上表面和背面设拉毛构造;构件背板10采用金属薄板,构件背板的上表面设拉毛构造,背面设防腐蚀层。发泡材料流动填充满所有蜂窝芯层孔和蜂窝芯层与边框的空隙,及填充形成保温层9,发泡材料将各层黏合并固化成一个强度高和保温性能好的模块(在发泡材料填充前,先将蜂窝芯层与其上方的光伏组件背板5和下方的蜂窝孔状板8黏合形成整体后再填充发泡材料)。发泡材料主要采用聚氨酯。填充发泡材料的蜂窝芯层7与光伏组件背板5和蜂窝孔状板8构成蜂窝板结构层;蜂窝板结构层的周边和底部包裹在保温层9内形成主传热断桥层。光伏组件与其背面的蜂窝板结构层、保温层9组合成主体构件,保温层9既具有保温性能又作为主传热断桥层,阻隔热传导。在主体构件的周边设边框构I成模块结构。构件背板10与边框的下端连接处压接隔热垫11构成副传热断桥层。隔热垫11采用发泡胶条,隔热垫11被压接在隔热槽24中。如图4-7所示,边框I采用铝合金、铜或不锈钢等材料制作,其主体为连接框16。连接框16上部沿其长度方向同侧设上槽板121、下槽板122,两者构成光伏组件安装槽12 ;下槽板122与位于其下方的连接框侧面的区域构成蜂窝板结构层和保温层的装配区。连接框的上端部与光伏组件安装槽反向位置设密封条安装槽13和外层密封胶槽14 ;连接框16的下端沿其长方向设隔热槽24和边框安装板15,其中隔热槽位于保温层装配区同侧,边框安装板15位于隔热槽反向位置。隔热槽24用于安装隔热垫11和构件背板10,构件背板10的四边压接在隔热垫11上。边框安装板15上方为边框密封胶填充区。连接框的内侧边设接线盒限位凸台17,下槽板背面设接线盒防滑凸台18。边框安装板15设有边框安装孔23,用于相邻模块的边框连接。连接框16内的方孔为角码安装孔,用于边框端头安装角码使之连接成四边形框,四边形框内的整个区域为组件安装区22。相邻两个边框拼接时,密封条安装槽13中插入边框密封条25。边框密封条25中部设有弧面结构28,用于解决模块装后的应力问题。边框用固定螺栓27固定在龙骨26上。接线盒置于蜂窝芯层与发泡层中,接线盒内的发热器件紧贴在铝合金边框或构件背板,利于散热。正、负极连接器分别固定在铝合两侧金边框上,一端伸出框面,另一端伸入保温层的发泡材料中。如图8-13所示,接线盒由上壳37和下壳29构成,其间通过上下壳卡扣40卡合。接线盒内的发热器件30包括旁路保护二极管和过电压及过电流保护器件,两者焊接在PCB电路板31上;发热器件散热面透过接线盒的散热窗43窗口与其外部的边框或构件背板贴装散热;光伏组件汇流条和连接器线缆通过PCB电路板31实现电气连接;接线盒内置逆变器或通信控制电路时,其散热器或发热器件透过接线盒的散热窗与外部散热材料二边框或构件背板贴装散热。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有多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和原则之内,作出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光伏构件模块,包括光伏组件、连接器、接线盒和边框,所述光伏组件由玻璃、胶层、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背板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的背面依次为填充发泡材料的蜂窝芯层、蜂窝孔状板、保温层和构件背板;所述蜂窝芯层整体分布在蜂窝孔状板上;所述蜂窝芯层、蜂窝孔状板和保温层中填充发泡材料黏合并固化成整体结构,其中蜂窝芯层还与其上方的光伏组件背板黏合,保温层还与其下方的构件背板黏合;所述蜂窝芯层与光伏组件背板和蜂窝孔状板黏合构成蜂窝板结构层;所述蜂窝板结构层的周边和底部包裹在所述保温层内形成主传热断桥层;所述光伏组件与其背面的蜂窝板结构层、保温层和主传热断桥层组合成主体构件,所述主体构件周边设边框构成模块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光伏构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采用铝合金、铜或不锈钢,其主体为连接框,所述连接框上部沿其长度方向同侧设上、下槽板,两者构成光伏组件安装槽;所述下槽板与位于其下方的连接框侧面的区域构成蜂窝板结构层和保温层的装配区;所述连接框上端部与光伏组件安装槽反向位置设密封条安装槽和外层密封胶槽,所述连接框下端沿其长方向设隔热槽和边框安装板,其中所述隔热槽位于保温层装配区同侧,所述边框安装板位于隔热槽反向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光伏构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的内侧边设接线盒限位凸台,所述下槽板背面设接线盒防滑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光伏构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置于蜂窝芯层与发泡层中,接线盒内的发热器件的散热面透过接线盒窗口与外部的所述边框或构件背板贴装散热;所述连接器为正极连接器和负极连接器,分别固定在两侧所述边框上,连接器的一端伸出框面,另一端伸入保温层的发泡材料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光伏构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背板与所述边框连接处压接隔热垫构成副传热断桥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光伏构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背板采用金属薄板,其上表面设导电绝缘层,背面设有拉毛构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光伏构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孔状板采用镀锌钢板,蜂窝孔状板的上表面和背面设拉毛构造;所述构件背板采用金属薄板,构件背板的上表面设拉毛构造,背面设防腐蚀层。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光伏构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内的发热器件包括旁路保护二极管和过电压及过电流保护器件,两者焊接在PCB电路板上,光伏组件的汇流条和连接器的线缆通过PCB电路板实现电气连接;所述接线盒内置逆变器或通信控制电路时,其散热器或发热器件透过接线盒窗口与外部的所述边框或构件背板贴装散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光伏构件模块,包括光伏组件、连接器、接线盒和边框,所述光伏组件的背面依次为填充发泡材料的蜂窝芯层、蜂窝孔状板、保温层和构件背板;所述蜂窝芯层、蜂窝孔状板和保温层填充发泡材料黏合并固化成整体结构,所述蜂窝芯层与光伏组件背板和蜂窝孔状板黏合构成蜂窝板结构层;所述蜂窝板结构层的周边和底部包裹在所述保温层内形成主传热断桥层;所述光伏组件与其背面的蜂窝板结构层、保温层和主传热断桥层组合成主体构件,所述主体构件周边设边框构成模块结构。本实用新型充分发挥了光伏组件和蜂窝芯层及发泡保温材料的综合技术优势,解决了模块的散热和强度问题;用光伏组件替代了蜂窝板成本最高的面板,实现成本更低的光伏发电和建筑保温及装饰功能,可直接替代建筑围护系统的保温层和装饰层,真正实现了建筑一体化的设计。
文档编号E04D13/18GK203129457SQ20132006395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日
发明者余晓东 申请人:安徽长远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