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管壳结构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异形管壳结构的连接节点,使管壳结构连接更加稳定,受力合理可靠,传力明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形管壳结构连接节点,包括:纵向钢管及至少两个横向钢管,其中钢管分段按照所述纵向钢管为主管,所述横向钢管为次管,主次管之间通过相贯面进行连接。
【专利说明】一种异形管壳结构连接节点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异形管壳结构连接节点。
技术背景
[0002]薄壁空间结构,也称壳体结构。它的结构的厚度远小于长度和宽度,厚度比其他尺寸小(如跨度)的多,所以称薄壁。它属于空间受力结构,主要承受曲面内的轴向压力,弯矩很小。它的受力比较合理,一般有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材料强度能得到充分应用。
[0003]管壳结构属于结构里薄壁结构类,适用于大型场馆和大型活动会馆,目前在国内此结构应用还比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异形管壳结构的连接节点,使管壳结构连接更加稳定受力合理可靠,传力明确。
[000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形管壳结构连接节点,包括:纵向钢管及至少两个横向钢管,其中钢管分段按照所述纵向钢管为主管,所述横向钢管为次管,主次管之间通过相贯面进行连接。
[0006]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横向钢管一端以一定间距向所述纵向钢管汇聚,并在汇聚处主次管通过相贯面进行连接。
[0007]其中,所述连接方式为焊接。
[0008]其中,所述焊接为全熔透焊。
[0009]其中,所述横向钢管直径大于所述纵向钢管直径。
[0010]其中,所述纵向钢管与基础地面采用活动连接的方式连接。
[00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异形管壳结构的连接节点,使管壳结构连接更加稳定受力合理可靠,传力明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异形管壳结构连接节点示意图;
[0013]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异形管壳与地面基础连接节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5]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异形管壳结构连接节点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节点包括纵向钢管100及至少两根横向钢管200、300。钢管分段按照所述纵向钢管100为主管,所述横向钢管200及300为次管,主次管之间通过相贯面进行连接。所述横向钢管200及300 —端以一定间距向纵向钢管100汇聚,所述横向钢管200、300及所述纵向钢管100汇聚,并在汇聚处主次管通过相贯面进行焊接连接。所述横向钢管直径大于所述纵向钢管直径。
[0016]钢管拼接采用全熔透焊进行施工,相贯节点等焊缝均按二级焊缝进行施工。
[0017]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异形管壳与地面基础连接节点示意图。如图2所示,纵向钢管采用活动连接的方式与基础地面连接。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异形管壳结构的连接节点,使管壳结构连接更加稳定受力合理可靠,传力明确。
[0019]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异形管壳结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钢管及至少两个横向钢管,其中钢管分段按照所述纵向钢管为主管,所述横向钢管为次管,主次管之间通过相贯面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管壳结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横向钢管一端以一定间距向所述纵向钢管汇聚,并在汇聚处主次管通过相贯面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管壳结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方式为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管壳结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为全熔透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管壳结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钢管直径大于所述纵向钢管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管壳结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钢管与基础地面采用活动连接的方式连接。
【文档编号】E04B1/58GK203559489SQ201320592968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3日
【发明者】徐健, 赵建成, 闫智, 高俊海, 高丽云 申请人:天津东南钢结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