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混凝土建筑房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715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钢结构混凝土建筑房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钢结构混凝土建筑房屋,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7)和底端安装在钢筋混凝土基础(7)上的若干根内浇注有立柱混凝土(11)的钢质立柱(1),钢质立柱(1)之间连接有钢梁(2);还包括分列于钢梁(2)内外两侧并作为墙板(8)的内侧墙板和外侧墙板,内侧墙板和外侧墙板之间浇注有墙体混凝土(10);还包括连接在钢梁(2)上的梁板。建筑施工效率更高,周期更短,房屋混凝土浇筑后成一体化结构,具有更好的质量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保温层与墙体同寿命,并且施工中不必进行水泥养护和钢结构防腐防锈处理。
【专利说明】钢结构混凝土建筑房屋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房屋,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合,并且模板保温一体化、建筑单元模块化的建筑房屋。
[0003]【背景技术】
[0004]现有的居住型房屋,主要包括基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房屋和基于钢结构的建筑房屋。在基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房屋施工中,建筑基础完成后一般首先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然后在框架中填充砖块,并在砖墙的侧面施工保温层,最后在保温层外侧施工保护层。其主要缺点是:第一、建筑施工程序复杂,劳动量大,工期长,产生大量建筑垃圾,而且由于现场施工量大难于实现严格的质量控制。第二、整个建筑体的混凝土在不同施工部位分别实施浇注,浇筑后互相独立,难于确保建筑物的整体密封性能,防水效果较差。第三、在施工框架和涂覆水泥时需要频繁、大批量使用模板,梁、柱、板需要水泥养护,增加了施工成本并影响了建设效率。第四、主体施工完毕后需要房间隔离、内外墙装饰和保温处理,房屋建造周期较长,建造成本进一步提高。第五、墙体施工完毕后需要另外的保温处理,时间长了容易脱离,开裂、漏水,一方面操作繁琐,施工周期长,关键问题是:后期保温层通常会先于墙体失效,无法保证保温层与房屋同寿命,房屋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修复保温层,给房屋用户带来麻烦。
[0005]基于钢结构的建筑房屋中,其钢结构与外界接触,需要防腐、防锈处理,在常年湿度较大的地区,比如沿海、多雨地带,即使经过防腐、防锈处理,建筑物环境中的酸性液体和气体仍然会对钢结构产生比较严重的侵蚀,导致房屋维护成本提高,使用寿命缩短。另一方面,钢结构房屋在密封、保温、隔音、抗震、防火、防水方面难于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钢结构混凝土建筑房屋,用以克服现有基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房屋和基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房屋的缺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第一、建筑施工效率更高,周期更短,房屋混凝土浇筑后成一体化结构,具有更好的质量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第二、保温层与墙体同寿命,并且施工中不必进行水泥养护和钢结构防腐防锈处理。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钢结构混凝土建筑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和底端安装在钢筋混凝土基础上的若干根内浇注有立柱混凝土的钢质立柱,钢质立柱之间连接有钢梁;还包括分列于钢梁内外两侧并作为墙板的内侧墙板和外侧墙板,内侧墙板和外侧墙板之间浇注有墙体混凝土 ;还包括连接在钢梁上的梁板。
[0009]优选地,内侧墙板和外侧墙板之间具有若干个钢支撑架。
[0010]优选地,所述的钢支撑架为分别套在钢质立柱和钢梁上的框架形式的钢支撑架;钢支撑架的内外两端的外壁分别与内外两侧墙板的内层板相接触。
[0011]优选地,所述的墙板包括保温层和分别固定于保温层内外两侧的外层板和内层板。
[0012]优选地,所述的墙板包括保温层和分别固定于保温层内外两侧的外层板和内层板;钢支撑架的内外两端分别通过加固螺栓与所述的外层板相连接。
[0013]优选地,梁板上绑扎有与钢梁相连接的钢筋并浇筑有与墙体混凝土延续相接的梁板混凝土。
[0014]优选地,钢质立柱与钢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在钢质立柱的侧壁上焊接固定有连接梁,所述钢梁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板和连接螺栓固定在两侧的连接梁上,所述连接螺栓穿过钢梁、连接板和连接梁。
[0015]优选地,钢质立柱和钢梁四周分别被钢筋包裹。
[0016]优选地,还包括处于墙体中心位置的墙体钢筋。
[0017]优选地,还包括处于墙体中心位置并与所述的钢支撑架相连接的墙体钢筋。
[0018]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
[0019]第一、与传统钢结构建筑物比较,本实用新型一体化浇注的混凝土完全包覆钢结构及钢筋,使整个建筑物具有更好的密封、防水性能和更好的保温、隔音、防水、抗震效果,并且能够节省大量钢材,另一方面,由于钢结构被混凝土保护,钢结构不与外界接触,不必进行防腐、防锈处理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水泥被内外墙带保温板的墙板包裹在中间不受气温的影响,寿命更长。
[0020]第二、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模板保温墙体板、楼板、楼梯均采用工厂化制造,现场与梁连接浇筑混凝土安装,不仅具有安装快捷,省工省时的突出特点,能够实现工厂化施工,不产生建筑垃圾,而且更便于质量控制。
[0021]第三、施工中省去了模板,并且所用墙板、楼板均为保温、防水、防火、隔音模块一体化,进一步降低了施工成本并提高了建设效率,墙板起到永久模板的作用。
[0022]第四、由于混凝土位于板材之间,省去了混凝土养护工序,进一步提高了建设效率。
[0023]第五、内外墙体自身带有保温层,不需要另外做保温处理,保温层与墙体同寿命。
[0024]第六、由于钢结构被混凝土完全包覆,出现火情时各部位之间导热更慢,建筑物具有更好的防火性能。
[0025]第七、钢支撑架套在钢质立柱和钢梁上并与墙体钢筋相连接,钢支撑架的内外两端分别通过加固螺栓与墙板的外层板相连接。使得墙板各层均能够牢固地连接在建筑物上。钢支撑架还具有支撑内外两侧墙板以保证相互之间的平行度的作用。
[0026]【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框架示意图。图中仅局部示出钢筋,省略了其余部位的钢筋。
[0028]图2是本实用新型钢梁与钢柱的连接关系实施例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0029]图3是本实用新型钢柱、墙体与混凝土基础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30]图4是本实用新型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本实用新型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2]【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施工步骤实施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0034]如图1、3和4,本实用新型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7和底端安装在钢筋混凝土基础7上的若干根内浇注有立柱混凝土 11的钢质立柱1,所述钢质立柱I为空心钢柱、工字钢或者槽钢,等等。所述安装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种:第一种:在钢筋混凝土基础7内预埋钢板,钢质立柱I底端坐落并焊接固定在钢板上;第二种:钢质立柱I底端坐落在钢筋混凝土基础7上,钢质立柱I底端焊接连接钢板并通过膨胀螺丝和连接钢板将钢质立柱I底端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基础7上;第三种:在钢筋混凝土基础7内预埋螺栓,钢质立柱I底端焊有带眼的钢板与预埋螺栓连接。
[0035]两根钢质立柱I之间连接有钢梁2,具体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在钢质立柱I的侧壁上焊接固定有连接梁4,所述钢梁2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板6和连接螺栓5固定在两侧的连接梁4上,所述连接螺栓5穿过钢梁2、连接板6和连接梁4。在填充墙、剪力墙中用型钢做骨架遇门窗洞口两侧有钢质立柱I与墙体中型钢进行连接,如图2所示。
[0036]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处于墙体中心位置的墙体钢筋3,所述墙体钢筋3包括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根钢质立柱I上的横向钢筋和两端分别连接在相邻钢梁2上的纵向钢筋。仍如图1。其中建筑物地上第一层的墙体位置的纵向钢筋还与钢筋混凝土基础7的钢筋相连接,或者,从钢筋混凝土基础7向上伸出的钢筋上端连接钢梁2作为第一层墙体位置的纵向钢筋。并且钢质立柱I和钢梁2四周分别用钢筋包裹。
[0037]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墙体钢筋3内外两侧并各自带有保温层(比如硬泡复合聚氨酯板)的墙板8,内侧墙板和外侧墙板之间具有若干个钢支撑架9并浇注有将钢质立柱1、钢梁2、墙体钢筋3和钢支撑架9包裹在内的墙体混凝土 10。如图4所示。
[0038]所述的墙板8包括保温层8-2和分别固定于保温层8-2内外两侧的水泥板形式的外层板8-1和水泥板形式的内层板8-3。如图5。
[0039]如图1,所述的钢支撑架9为矩形封闭式框架,钢质立柱I和钢梁2四周分别套有若干个钢支撑架9。钢支撑架9的内外两端的外壁分别与内外两侧墙板8的内层板8-3相接触。所述的钢支撑架9还与墙体钢筋3相连接,钢支撑架9的内外两端分别通过加固螺栓12与墙板8的外层板8-1相连接。
[0040]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固定连接在钢梁2上的钢板形式的梁板,所述固定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焊接和铆接。梁板的上表面绑扎有与钢梁2相连接的钢筋并浇筑有与墙体混凝土 10延续相接的梁板混凝土。
[0041 ]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还包括一次性预埋在墙体内的开关插座和网线。
[0042]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步骤举例如下:
[0043]一、基础施工:施工钢筋混凝土基础7,其中的纵向钢筋从钢筋混凝土基础7向上伸出,用于与墙体钢筋和钢质立柱I四周钢筋搭接。还可以包括地下室施工。地下室施工之后在拼缝处做防水处理。
[0044]二、安装钢质立柱I和钢梁2。
[0045]三、绑扎墙体钢筋和钢质立柱1、钢梁2四周的钢筋。
[0046]四、安装墙体,钢支撑架9与钢筋连接。
[0047]五、在墙体钢筋3 —侧安装墙板8与钢支撑架9并用加固螺栓12连接,然后在墙体钢筋另一侧安装另一侧墙板8,用加固螺栓12把墙体板8与钢支撑架9连接。墙体稳定加固后进入下一步。[0048]六、浇注墙体混凝土 10。
[0049]七、安装楼板,绑扎楼板钢筋,浇注楼板混凝土。
[0050]八、施工上方一层建筑的墙体、烧注该上方一层建筑的墙体混凝土、安装该上方一层建筑的楼板、绑扎该上方一层建筑的钢筋并浇注该层楼板混凝土。
[0051]在钢质立柱I内浇注立柱混凝土 11的时机根据施工计划具体安排。
【权利要求】
1.一种钢结构混凝土建筑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7)和底端安装在钢筋混凝土基础(7)上的若干根内浇注有立柱混凝土(11)的钢质立柱(1),钢质立柱(I)之间连接有钢梁(2);还包括分列于钢梁(2)内外两侧并作为墙板(8)的内侧墙板和外侧墙板,内侧墙板和外侧墙板之间浇注有墙体混凝土(10);还包括连接在钢梁(2)上的梁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混凝土建筑房屋,其特征在于:内侧墙板和外侧墙板之间具有若干个钢支撑架(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混凝土建筑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支撑架(9)为分别套在钢质立柱(I)和钢梁(2)上的框架形式的钢支撑架;钢支撑架(9)的内外两端的外壁分别与内外两侧墙板(8 )的内层板(8-3 )相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混凝土建筑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板(8)包括保温层(8-2 )和分别固定于保温层(8-2 )内外两侧的外层板(8-1)和内层板(8-3 )。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钢结构混凝土建筑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板(8)包括保温层(8-2)和分别固定于保温层(8-2)内外两侧的外层板(8-1)和内层板(8-3);钢支撑架(9)的内外两端分别通过加固螺栓(12)与所述的外层板(8-1)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钢结构混凝土建筑房屋,其特征在于:梁板上绑扎有与钢梁(2)相连接的钢筋并浇筑有与墙体混凝土(10)延续相接的梁板混凝土。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钢结构混凝土建筑房屋,其特征在于:钢质立柱(I)与钢梁(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在钢质立柱(I)的侧壁上焊接固定有连接梁(4),所述钢梁(2)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板(6)和连接螺栓(5)固定在两侧的连接梁(4)上,所述连接螺栓(5)穿过钢梁(2)、连接板(6)和连接梁(4)。
8.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钢结构混凝土建筑房屋,其特征在于:钢质立柱(I)和钢梁(2)四周分别被钢筋包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混凝土建筑房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于墙体中心位置的墙体钢筋(3)。
10.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钢结构混凝土建筑房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于墙体中心位置并与所述的钢支撑架(9)相连接的墙体钢筋(3)。
【文档编号】E04B1/30GK203462576SQ201320603210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0日
【发明者】田仁德 申请人:烟台金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