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属于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技术领域】;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内开有纵向孔洞,纵向边缘间隔设置横向凹槽,横向凹槽与纵向孔洞相交;所述纵向孔洞内设置纵筋,所述横向凹槽处设置环状钢筋,所述环状钢筋挂在所述纵筋上。本发明可应用于各种墙体承重结构中。
【专利说明】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
【背景技术】
[0002]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现场制作多,湿作业多,有大量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等中间环节,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从业人员素质、施工现场环境等对建造质量影响很大,带来建筑性能、质量和耐久性等问题。要改变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现状,应大力发展预制混凝土结构。预制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结构构件在工厂里制作,生产效率高、质量好,节省资源和能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方向,也是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方向。
[0003]预制混凝土结构中预制构件间有水平接缝、竖向接缝等,接缝的受力性能决定了结构整体性能。为了提高接缝的受力性能,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上预留连接钢筋,与其他构件相连。现有技术中连接钢筋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为刚性连接,在运输、吊装时,连接钢筋会妨碍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摆放、定位等,同时接缝连接复杂,受力性能不易保证。制作带有预留钢筋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时,模板上要预留槽道等让预留钢筋伸出模板外,混凝土容易从预留槽道处溢出;现有工艺一般在槽道处设置小块模板等,制作复杂,降低了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工业化水平。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可方便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安装和钢筋连接,改善接缝的受力性能,提高建筑结构工业化水平。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内开有纵向孔洞,纵向边缘间隔设置与纵向孔洞相交的横向凹槽;在纵向孔洞内设置纵筋,横向凹槽处设置环状钢筋,所述环状钢筋挂在所述纵筋上,即纵筋从环状钢筋包围的区域内通过。环状钢筋为焊接钢筋环,或者为封闭箍筋等;其形状为矩形或圆形等。所述纵筋为一根或一根以上,也可以是多根纵筋与箍筋形成的钢筋笼。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至少开有一个纵向孔洞。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环状钢筋铰接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上,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调整位置,在运输、吊装等过程中环状钢筋不露出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或环状钢筋部分露出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方便运输、吊装等;吊装就位后,将环状钢筋抽出,与其他构件的钢筋连接,施工方便。本发明提出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制作过程分两步,首先制作有纵向孔洞和横向凹槽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此时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上没有预埋钢筋露出;待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制作完成后再在横向凹槽内设置环状钢筋,在纵向孔洞内设置穿过环状钢筋的纵筋,使环状钢筋挂在纵筋上。本发明提出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可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所述纵向孔洞为贯通孔洞,或者是不贯通孔洞。
[0006]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环状钢筋长度满足与其他构件钢筋相互连接的要求。[0007]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横向凹槽的一侧或两侧有一字形混凝土薄板。
[0008]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横向凹槽的一侧或两侧有L形混凝土薄板。可用于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L形节点连接或楼板连接中,或者其他预制混凝土结构的接缝。
[000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0010]( I)本发明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挂有环状钢筋,环状钢筋铰接在预制构件上,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调整位置,可隐入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内,方便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运输、吊装,方便预制构件间的钢筋连接等,极大方便预制混凝土结构施工。
[0011](2)本发明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侧面有横向凹槽,横向凹槽与纵向孔洞相交,可提高接缝的整体性。
[0012](3)本发明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可提高预制混凝土结构的工业化水平。现有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侧面预留钢筋,施工现场在预留钢筋处上再配置钢筋来实现预制构件间的连接;本发明中的环状钢筋可代替现有技术中施工现场在预留钢筋上配置的钢筋,减少施工现场钢筋配置数量,将施工现场的部分钢筋工程转移到工厂,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
[0013](4)本发明可方便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制作,提高制作质量。现有技术中,在制作带预埋钢筋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时,模板上钢筋伸出的位置要切槽;为防止混凝土溢出,切槽处设置泡沫塑料、小块模板等,影响生产效率。当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有两根或两根以上上下并列钢筋时,并列钢筋之间的切槽处难以处理,混凝土易于溢出,影响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质量。本发明在制作过程中,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上没有伸出钢筋,因此可避免上述不利情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6]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横向凹槽间的截面示意图。
[0017]图4是图2所示实施例横向凹槽处的截面示意图。
[0018]图5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0]图7是图6所示实施例横向凹槽处截面示意图。
[0021]图8是图6所示实施例横向凹槽处截面示意图。
[0022]图9是图6所示实施例横向凹槽处截面示意图。
[0023]图10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4]图11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5]图12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6]附图中的标记含义为:1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 2纵向孔洞 3横向凹槽4纵筋5环状钢筋 6半环状钢筋 7 —字型薄板 8 L形薄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8]本发明提出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I内开有纵向孔洞2,纵向边缘间隔设置有横向凹槽3,横向凹槽3与纵向孔洞2相交;纵向孔洞2内设置纵筋4,横向凹槽3内设置环状钢筋5 ;环状钢筋5挂在纵筋4上。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I开有一个纵向孔洞,如图1 ;或者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I开有多个与横向凹槽相交的纵向孔洞,如图2,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I开有2个与横向凹槽相交的纵向孔洞;图3是图2中横向凹槽间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图2中横向凹槽位置处的截面示意图。纵向孔洞2可为方孔,或者圆孔,或者其他形状的孔洞。横向凹槽3为矩形或槽型或其他形状,图1中,横向凹槽为梯形。
[0029]本发明提出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一种实施例中,每个横向凹槽3处设置一个环状钢筋,如图2 ;或每一个横向凹槽3处的环状钢筋为一个以上,如图5,每一横向凹槽处有两个环状钢筋。
[0030]本发明提出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一种实施例中,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横向凹槽的一侧或两侧有一字形混凝土薄板。如图10,横向凹槽的一侧面伸出一字形混凝土薄板7 ;图6中,横向凹槽的两个侧面伸出一字形混凝土薄板7。
[0031 ] 本发明提出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一种实施例中,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I横向凹槽3处开有横向孔洞;所述横向孔洞为不贯通孔洞,如图8 ;或者横向凹槽3处开有横向孔洞,所述横向孔洞为贯通孔洞,如图9。
[0032]本发明提出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在运输或吊装过程中,环状钢筋5可隐入横向凹槽内,如图7 ;或者环状钢筋5的大部分隐入横向凹槽内,如图8。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I吊装就位后,将环状钢筋5定位,同时纵筋4定位。
[0033]本发明提出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1,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I的一侧边缘伸出半环状钢筋6,另一侧开有纵向孔洞2、横向凹槽3,纵向孔洞内设置纵筋4,横向凹槽内设置环状钢筋5。在组装预制混凝土结构时,一个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半环状钢筋6与相邻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环状钢筋5交接。
[0034]本发明提出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一种实施例中,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横向凹槽的一侧或两侧有L形混凝土薄板;如图12,横向凹槽的一侧有L形混凝土薄板8。
[0035]本发明的核心点之一是环状钢筋挂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上,环状钢筋可以较为自由的变位。
【权利要求】
1.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内开有纵向孔洞,纵向边缘间隔设置横向凹槽,所述横向凹槽与纵向孔洞相交,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孔洞内设置纵筋,所述横向凹槽处设置环状钢筋,所述环状钢筋挂在所述纵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钢筋为焊接钢筋环,或者所述环状钢筋为封闭箍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凹槽一侧或两侧有一字形薄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凹槽一侧或两侧有L形混凝土薄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凹槽处开有横向孔洞。
【文档编号】E04C2/06GK103912095SQ201410147508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4日
【发明者】初明进 申请人:初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