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673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建筑用模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模板,包括塑料板身,还包括柔性加热元件及控制所述柔性加热元件温度的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与所述柔性加热元件连接,所述柔性加热元件安装在所述塑料板身上。本发明还公开了另一种建筑用模板,包括金属板身,还包括绝缘层、柔性加热元件及控制所述柔性加热元件温度的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与所述柔性加热元件连接,所述绝缘层套设于所述柔性加热元件外侧且用于将所述柔性加热元件和所述金属板身隔离,所述绝缘层和所述柔性加热元件安装在所述金属板身上。本申请提供的模板的通用性提高。
【专利说明】建筑用模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设计定型模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用模板。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楼群建筑逐渐多样化,为了增强建筑的美感,建筑的造型新颖、多样化。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对于造型复杂的建筑,例如扇形、椭圆形等,需要使用特制模板安装在施工位置使得建筑成型,待施工完成之后,再将模板取出。
[0003]传统的建筑用模板一般为塑料模板或金属模板,当需要使用特定形状的模板时,需要通过模板注塑出特定形状的塑料模板或金属模板,对于形状不同的位置,根据需要依次注塑不同形状的塑料模板或金属模板。
[0004]然而,模板加工成型之后形状固定,所以同一种形状的模板只能使用在建筑形状相同的位置,对不同形状的建筑需要加工不同形状的模板,导致模板的通用性较低。
[0005]因此,如何提高模板的通用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用模板,该模板的通用性提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用模板,包括塑料板身,还包括柔性加热元件及控制所述柔性加热元件温度的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与所述柔性加热元件连接,所述柔性加热元件安装在所述塑料板身上。
[0008]优选地,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变压装置、电流过载保护装置及用于测量所述柔性加热元件温度的测温装置,所述变压装置、所述电流过载保护装置和所述柔性加热元件串联。
[0009]优选地,所述柔性加热元件位于所述塑料板身内部。
[0010]优选地,所述柔性加热元件为碳纤维加热元件。
[0011]优选地,所述柔性加热元件为多个,多个所述柔性加热元件沿所述塑料板身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
[0012]一种建筑用模板,包括金属板身,还包括绝缘层、柔性加热元件及控制所述柔性加热元件温度的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与所述柔性加热元件连接,所述绝缘层套设于所述柔性加热元件外侧且用于将所述柔性加热元件和所述金属板身隔离,所述绝缘层和所述柔性加热元件安装在所述金属板身上。
[0013]优选地,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变压装置、电流过载保护装置及用于测量所述柔性加热元件温度的测温装置,所述变压装置、所述电流过载保护装置和所述柔性加热元件串联。
[0014]优选地,所述柔性加热元件位于所述金属板身内部。
[0015]优选地,所述柔性加热元件为碳纤维加热元件。
[0016]优选地,所述柔性加热元件为多个,多个所述柔性加热元件沿所述金属板身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用模板包括塑料板身、柔性加热元件及控制柔性加热元件温度的温度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与柔性加热元件连接,柔性加热元件安装在塑料板身上。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当需要使用模板时,由于塑料板身为热塑性材料,首先通过温度控制装置加热柔性加热元件,然后柔性加热元件将热量传递至塑料板身,塑料板身受热之后易于弯曲,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将塑料板身弯曲成理想形状,待塑料板身冷却至常温时形状固定,即可使用。当需要将模板弯曲为其它形状时,再次通过柔性加热元件加热塑料板身,将模板弯曲为所需形状,同一个模板可以根据需要弯曲成多种形状,相对于【背景技术】中,同一模板弯曲后只能为一种形状的情况,本申请提供的模板的通用性提闻。
[0018]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建筑用模板包括金属板身、绝缘层、柔性加热元件及控制柔性加热元件温度的温度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与柔性加热元件连接,绝缘层套设于柔性加热元件外侧且用于将柔性加热元件和金属板身隔离,绝缘层和柔性加热元件安装在金属板身上。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当需要使用模板时,由于金属板身为热塑性材料,首先通过温度控制装置加热柔性加热元件,通过绝缘层将金属板身与柔性加热元件隔离,避免金属板身导电,然后柔性加热元件将热量传递至金属板身,金属板身受热之后易于弯曲,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将金属板身弯曲成理想形状,待金属板身冷却至常温时形状固定,即可使用。当需要将模板弯曲为其它形状时,再次通过柔性加热元件加热金属板身,将模板弯曲为所需形状,同一个模板可以根据需要弯曲成多种形状,相对于【背景技术】中,同一模板弯曲后只能为一种形状的情况,本申请提供的模板的通用性提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模板弯曲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图1-3中:1_金属板身、2-绝缘层、3-柔性加热元件、4-塑料板身、5-温度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建筑用模板,该模板的通用性提高。
[002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5]请参考图1至图3,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用模板包括塑料板身4、柔性加热元件3及控制柔性加热元件3温度的温度控制装置5,温度控制装置5与柔性加热元件3连接。其中,温度控制装置5可以为手动温度控制装置5,也可以为自动温度控制装置5。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安装柔性加热元件3,柔性加热元件3可以贴合在塑料板身4外表面上。柔性加热元件3具体可以为柔性电阻丝。为了延长模板的使用寿命,本申请优选,塑料板身4的材质为聚丙烯,由于聚丙烯具有优良的抗吸湿性、抗酸碱腐蚀性、抗溶解性,有效地避免模板在使用过程中被腐蚀的情况。由于聚丙烯的热变形温度为90-105?,对柔性加热元件3通交流电,柔性加热元件3产生热量,温度控制装置5将塑料板身4温度控制在100°C,塑料板身4热变形温度为90-105°C,在此温度下塑料板身4的塑形增加,根据需要的形状将其弯曲,断电冷却一段时间使其定型,从而满足不同形状的建筑物施工要求。当然,对于不同材质的塑料板身4,根据其具体材质特性,设定加热的控制温度,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0026]通过上述描述可知,由于塑料板身4为热塑性材料,当需要使用模板时,首先通过温度控制装置5加热柔性加热元件3,然后柔性加热元件3将热量传递至塑料板身4,塑料板身4受热之后易于弯曲,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将塑料板身4弯曲成理想形状,待塑料板身4冷却至常温时形状固定,即可使用。当需要将模板弯曲为其它形状时,再次通过柔性加热元件3加热塑料板身4,将模板弯曲为所需形状,同一个模板可以根据需要弯曲成多种形状,相对于【背景技术】中,同一模板弯曲后只能为一种形状的情况,本申请提供的模板的通用性提高。当需要使用模板时,可以再次对模板加热,使其恢复为平板状,便于工作人员收纳。
[0027]具体的,温度控制装置5包括变压装置、电流过载保护装置及用于测量柔性加热元件3温度的测温装置,其中变压装置、电流过载保护装置和柔性加热元件3串联。通过变压装置调节不同电压,从而改变柔性加热元件3的发热功率,通过观察测温装置显示的温度,将模板的温度控制在热变形温度,电流过载保护装置能防止电流过大烧坏各元件。
[0028]为了避免热量损失,柔性加热元件3位于塑料板身4内部,具体的,可以在塑料板身4成型时将柔性加热元件3放入塑料板身4内部。
[0029]优选的,柔性加热元件3为碳纤维加热元件。由于碳纤维加热元件耐腐蚀高、抗拉强度好,碳纤维加热元件韧性好,通过碳纤维加热元件加热塑料板身4,有效地延长了柔性加热元件3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了模板的使用寿命。
[0030]在上述各方案的基础上,本申请优选,柔性加热元件3为多个,优选,多个柔性加热元件3沿塑料板身4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其中柔性加热元件3的个数依据模板的大小及实际加热时间而定,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其中多个柔性加热元件3可以并联也可以串联,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通过设置多个柔性加热元件3,使得塑料板身4各部位受热区域均匀,便于顺利模板变形。
[0031]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建筑用模板包括金属板身1、绝缘层2、柔性加热元件3及控制柔性加热元件3温度的温度控制装置5,温度控制装置5与柔性加热元件3连接,绝缘层2套设于柔性加热元件3外侧且用于将柔性加热元件3和金属板身I隔离。其中,温度控制装置5可以为手动温度控制装置,也可以为自动温度控制装置。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安装柔性加热元件3,柔性加热元件3可以贴合在塑料板身4外表面上。柔性加热元件3具体可以为柔性电阻丝。当然,对于不同材质的金属板身1,根据其具体材质特性,设定加热的控制温度,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0032]通过上述描述可知,由于金属板身I为热塑性材料,首先通过温度控制装置5加热柔性加热元件3,通过绝缘层2将金属板身I与柔性加热元件3隔离,避免金属板身I导电,然后柔性加热元件3将热量传递至金属板身1,金属板身I受热之后易于弯曲,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将金属板身I弯曲成理想形状,待金属板身I冷却至常温时形状固定,即可使用。当需要将模板弯曲为其它形状时,再次通过柔性加热元件3加热金属板身1,将模板弯曲为所需形状,同一个模板可以根据需要弯曲成多种形状,相对于【背景技术】中,同一模板弯曲后只能为一种形状的情况,本申请提供的模板的通用性提高。当需要使用模板时,可以再次对模板加热,使其恢复为平板状,便于工作人员收纳。
[0033]具体的,温度控制装置5包括变压装置、电流过载保护装置及用于测量柔性加热元件3温度的测温装置,其中变压装置、电流过载保护装置和柔性加热元件3串联。通过变压装置调节不同电压,从而改变柔性加热元件3的发热功率,通过观察测温装置显示的温度,将模板的温度控制在热变形温度,电流过载保护装置能防止电流过大烧坏各元件。
[0034]为了避免热量损失,柔性加热元件3位于金属板身I内部,具体的,可以在金属板身I成型时将柔性加热元件3放入金属板身I内部。
[0035]优选的,柔性加热元件3为碳纤维加热元件。由于碳纤维加热元件耐腐蚀高、抗拉强度好,碳纤维加热元件韧性好,通过碳纤维加热元件加热金属板身1,有效地延长了柔性加热元件3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了模板的使用寿命。
[0036]进一步,本申请优选,柔性加热元件3为多个,优选,多个柔性加热元件3沿金属板身I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其中柔性加热元件3的个数依据模板的大小及实际加热时间而定,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其中多个柔性加热元件3可以并联也可以串联,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通过设置多个柔性加热元件3,使得金属板身I各部位受热区域均匀,便于顺利模板变形。
[0037]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3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用模板,包括塑料板身(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加热元件(3)及控制所述柔性加热元件(3)温度的温度控制装置(5),所述温度控制装置(5)与所述柔性加热元件(3)连接,所述柔性加热元件(3)安装在所述塑料板身(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5)包括变压装置、电流过载保护装置及用于测量所述柔性加热元件(3)温度的测温装置,所述变压装置、所述电流过载保护装置和所述柔性加热元件(3)串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加热元件(3)位于所述塑料板身⑷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加热元件(3)为碳纤维加热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加热元件(3)为多个,多个所述柔性加热元件(3)沿所述塑料板身(4)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
6.一种建筑用模板,包括金属板身(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层(2)、柔性加热元件(3)及控制所述柔性加热元件(3)温度的温度控制装置(5),所述温度控制装置(5)与所述柔性加热元件(3)连接,所述绝缘层(2)套设于所述柔性加热元件(3)外侧且用于将所述柔性加热元件(3)和所述金属板身(I)隔离,所述绝缘层(2)和所述柔性加热元件(3)安装在所述金属板身(I)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5)包括变压装置、电流过载保护装置及用于测量所述柔性加热元件(3)温度的测温装置,所述变压装置、所述电流过载保护装置和所述柔性加热元件(3)串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加热元件(3)位于所述金属板身⑴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加热元件(3)为碳纤维加热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加热元件(3)为多个,多个所述柔性加热元件(3)沿所述金属板身(I)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
【文档编号】E04G9/08GK104153569SQ201410425683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5日
【发明者】纪瑞星, 张驰, 梁宝青, 冷艳香 申请人:纪瑞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