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送系统及混凝土泵送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02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泵送系统及混凝土泵送机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泵送系统,包括料斗和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并可连续泵送的独立泵送单元,所述独立泵送单元均与所述料斗的工作口连接,所述料斗上还设有与每个所述独立泵送单无对应的输出口。此结构的泵送系统,独立泵送单元可单独工作,也可以联动,囚此,各个独立泵送单元联动时,可实现大排量泵送,排量可达400方/小时,能较好的满足部分矿区对充填泵排量要求较大的要求。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装配有上述泵送系统的混凝土泵送机械。
【专利说明】一种泵送系统及混凝土泵送机械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送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泵送系统及混凝土泵送机械。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工程机械行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目前,我国 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产销国,所生产的各类机械产品已远销世界各国,扬名海内 外。
[0003] 工程机械中,泵送机械的发展尤为突出,如充填泵等泵送产品,日前国内生产的充 填泵,其排量已达到200方/小时。
[0004] 然而,随着采矿业的高速发展,矿区对充填泵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对输送泵的排 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部分矿区甚至需要排量为300至500方/小时的充填泵。日前广泛使 用的充填泵及输送系统,已无法满足相关要求。
[0005]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排量更大、施工效率更高的泵送系统以及混凝土泵送机 械,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如何提供一种排量更大、施工效 率更高的泵送系统。
[0007]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如何提供一种含有该泵送系统的混凝土泵 送机械。
[0008] 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泵送系统,包括料斗和至少两个并 列设置的并可连续泵送的独立泵送单元,两个所述独立泵送单元均与所述料斗的工作口连 接,所述料斗上还设有与每个所述独立泵送单无对应的输出口。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泵送系统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料斗为整体式结构,所述料 斗上设有至少一个可拆卸的隔板,所述隔板把所述料斗分隔成多个与所述独立泵送单元相 对应的储料空间,各个所述储料空间可单独或共同存储物料。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泵送系统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料斗由至少两个料斗单元组 成,各个所述料斗单元分别与一个独立泵送单元连接。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泵送系统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料斗上设有贯穿整个料斗的 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用于搅拌所述料斗内的物料。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泵送系统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料斗包括上斗体和下斗体, 所述上斗体与所述下斗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泵送系统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上斗体为整体式结构。
[0014] 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二,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混凝土泵送机械,包括泵送系统、为所 述泵送系统提供动力的液压系统及控制所述液压系统和泵送系统的控制系统,所述泵送系 统为如上所述的泵送系统。
[0015]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泵送机械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混凝土泵送机械为充 填泵,所述泵送系统固定在所述充填泵的机架上。
[0016]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泵送机械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液压系统包括与每个 独立泵送单元连接的液压子系统,所述液压子系统单独为每个独立泵送单元提供动力。
[0017]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泵送机械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控制系统与每个所述 液压子系统连接,用于控制多个独立泵送单元的单独动作或联动。
[0018] 上述结构的泵送系统及混凝土泵送机械,包括料斗和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并可连 续泵送的独立泵送单元,料斗上设有工作口,泵送单元均与工作口连接,除此之外,料斗上 还设有与每个独立泵送单无对应的输出口。此结构的泵送系统,独立泵送单元可单独工作, 也可以联动,囚此,各个独立单元联动时,可实现大排量泵送,排量可达400方/小时,能较 好的满足部分矿区对充填泵排量要求较大的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 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泵送系统的主视图;
[0021]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2] 图3为图1中料斗的主视图;
[0023]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0024] 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
[0025] 1第一动力部2第二动力部3独立泵送单元
[0026] 4摆摇机构5搅拌机构6S阀
[0027] 7分隔板 8输送管 9固定部
[0028] 10料斗 11上斗体 12下斗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 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30]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泵送系统,包括料斗10,以及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并可连续泵 送的独立泵送单元3,料斗10上设有与独立泵送单元3对应的工作口,泵送单元均与料斗 10的工作口连接,料斗10上还设有与每个独立泵送单元3对应的输出口。
[0031] 如图3及图4所示的料斗10,包括上斗体11和下斗体12,上斗体11置于下斗体 12上部,具体而言,上斗体11与下斗体12可通过螺栓等可拆卸的连接件加以连接。上斗 体11可以为分体式结构,也可以为整体式结构,优选整体式结构,将所有的下斗体12整合 成一个大的料斗。
[0032] 在一种实施例中,料斗10为整体式结构,料斗10上设有至少一个可拆卸的分隔板 7,分隔板7把料斗10分隔成多个储料空间,多个储料空间分别与独立泵送单元相对应,分 隔后的储料空间,可单独存储物料,也可多个共同存储物料,囚此,可有效提高料斗10储料 能力和使用的灵活性。具体而言,料斗10至少包括两个料斗单元,每个料斗单元分别与一 个独立的泵送单元连接,单独形成一个独立的泵送系统。
[0033] 上述技术方案中,料斗10上还设有贯穿整个料斗10的搅拌机构5,搅拌机构5具 体用于搅拌料斗10内的物料。搅拌机构5包括搅拌轴及设置于搅拌轴上的多个搅拌叶片, 每个料斗单元内均设有一个或多个搅拌叶片。具体地,如图中所示,搅拌机构5的两端设置 于料斗10的下斗体12上,并通过动力装置带动旋转。具体而言,搅拌轴的两端设置于下斗 体12的左右两侧上(参照图4方位)。
[0034] 上述技术方案中,料斗10内设有S阀6,S阀6用于换向,由设置于料斗10上的摆 摇机构4驱动,从而实现换向。S阀6和摆摇机构4的具体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 详述。
[0035] 具体地,独立泵送单元3包括两个,均可以单独进行连续泵送,并设置于料斗10靠 近工作口的一端,独立泵送单元3包括用于输送物料的输送缸,每个独立泵送单元3内可设 置两个输送缸,当其中一个输送缸泵料时,另一个输送缸吸料,如此往复,保证泵送的连续 性。此外,在输送管8的相应位置还设有用于固定输送管8的固定部9,固定部9可以为U 形螺栓,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0036] 上述技术方案中,料斗10的下斗体12可以为一个整体,料斗10内的分隔板7可 将下斗体12分为多个独立空间,保证各个泵送单元3之间的工作相对独立性。
[0037] 上述技术方案中,参照图2,需要说明的是,输送缸的右端设有用于驱动输送缸的 油缸,油缸包括缸筒和设置于缸筒内的活塞杆,输送缸内设有5仝活塞,活塞杆的左端与5仝活 塞的右端固定连接,当油缸内的活塞杆伸缩时,带动砼活塞左右移动。如图4所示,当独立 泵送单元3的数量为两个时,位于料斗10左端的输送管8的数量为两根,每根输送管8对 应一个独立泵送单元3,为实现模块化生产,两个独立泵送单元3的结构优选一致,每个独 立泵送单元3内均设有两个输送缸和两个油缸,每个独立泵送单元3的油缸分别由第一动 力部1和第二动力部2带动。第一动力部1和第二动力部2具体可以为油泵带动的液压系 统,具体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
[0038] 上述结构的泵送系统,具体如下优点:
[0039] 首先,排量可得到有效增加。上述结构的泵送系统,可配备多个泵送单元,多个泵 送单元可实现联动,囚此,可以实现大排量泵送,排量可达到400方/小时,囚此,可以较好 的满足部分矿区对泵送系统排量要求较大的要求。
[0040] 其次,可实现单独或联动控制。上述结构的泵送系统,作业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实 现对各个泵送单元3的联动或单独控制,即可控制泵送系统的工作数量,操作方便,实用性 强。
[0041] 再次,生产、安装及维扩均较为方便,使用成本低。上述结构的泵送系统,其料斗10 包括可拆卸的上斗体11和下斗体12,包括多个泵送单元时,其结构一致,囚此,整体而言, 泵送系统的生产、安装及维扩均较为方便,使用成本相对较低。
[0042]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混凝土泵送机械,包括泵送系统,以及为泵送系 统提供动力的液压系统及控制液压系统和泵送系统的控制系统,泵送系统具体为如上所述 的泵送系统。具体地,混凝上泵送机械为充填泵,充填泵包括机架,泵送系统固定设置于充 填泵的机架上。
[〇〇43] 上述技术方案中,液压系统具体包括与每个独立泵送单元连接的液压子系统,液 压子系统单元为每个独立的泵送单元提供动力。控制系统则与每个液压子系统连接,通过 控制系统,可控制多个独立泵送单元的单独动作,也可以让多个独立泵送单元实现联动。 [004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扩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泵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10)和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并可连续泵送的 独立泵送单元,两个所述独立泵送单元均与所述料斗(10)的工作口连接,所述料斗(10)上 还设有与每个所述独立泵送单元对应的输出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10)为整体式结构,所述料 斗(10)上设有至少一个可拆卸的分隔板(7),所述分隔板(7)把所述料斗(10)分隔成多个 与所述独立泵送单元相对应的储料空间,各个所述储料空间可单独或共同存储物料。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10)由至少两个料斗单元 组成,各个所述料斗单元分别与一个独立泵送单元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泵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10)上设有贯穿 整个料斗(10)的搅拌机构(5),所述搅拌机构(5)用于搅拌所述料斗(10)内的物料。
5.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泵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10)包括上斗体 (11)和下斗体(12),所述上斗体(11)与所述下斗体(12)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斗体(11)为整体式结构。
7. -种混凝土泵送机械,包括泵送系统、为所述泵送系统提供动力的液压系统及控制 所述液压系统和泵送系统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系统为权利权求1至6中任一 项所述的泵送系统。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泵送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泵送机械为充填 泵,所述泵送系统固定在所述充填泵的机架上。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泵送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包括与每个独 立泵送单元连接的液压子系统,所述液压子系统单独为每个独立泵送单元提供动力。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凝土泵送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与每个所述液 压子系统连接,用于控制多个独立泵送单元的单独动作或联动。
【文档编号】E04G21/04GK203879010SQ201420233914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8日
【发明者】戴献军, 刘明松, 冯东亮 申请人: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