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披挂式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7404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披挂式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护【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可折叠披挂式防护结构。提出的可折叠披挂式防护结构具有将被防护目标表面切线方向全面覆盖的柔性底材(1);所述柔性底材上具有多块顺序排列的平板式防护板(2),且多块平板式防护板(2)沿被防护目标的切线方向设置;多块平板式防护板(2)之间相互搭接连接构成对被防护目标进行无缝防护的整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曲面外形防护目标的无缝防护,披挂式防护结构的柔性铰链式设计,使得多块所述的平板式防护板能够折叠形成上下叠加的立体块状结构,实现模块化折叠包装,方便安装和运输。
【专利说明】可折叠披挂式防护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披挂式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披挂式防护结构最早出现在冷兵器时期,主要由起防护作用的硬性结构和连接结构构成,覆盖于防护目标表面,用来抵御冷兵器对目标的损伤。现代披挂式结构广泛应用于坦克和装甲车辆的外防护,在一些特定地区使用的车辆、建(构)筑物等通过披挂式结构,用来抵御风沙、碎石等的侵蚀和破坏。起防护作用的硬性结构材料由于存在加工工艺复杂、代价高昂、有些情况下甚至无法加工成曲面等原因,一般加工成平板状,对平面外形目标可采用拼接形式进行防护;对表面形状不规则的曲面外形目标则需要通过连接结构,将多块平板状防护板组合成一套披挂式防护结构。但是,为了连接防护板,在被防护目标表面采用的固定措施往往影响建(构)筑物的美观甚至功能,且防护板通用性不强,特别是采用平板式防护板防护表面形状为曲面目标时,防护板连接部位相对薄弱、暴露出来的缝隙较大,不能实现对被防护目标的全面防护,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折叠披挂式防护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可折叠披挂式防护结构,所述的披挂式防护结构主要用于表面形状为拟柱体侧面的目标防护;所述的披挂式防护结构由柔性底材和平板式防护板组成,所述柔性底材长度将被防护目标表面切线方向全面覆盖;所述柔性底材的宽度与所述平板式防护板的宽度对应;多套披挂式防护结构沿被防护目标轴线方向并列组合,实现被防护目标的全面防护;所述的柔性底材上具有多块顺序排列的平板式防护板,且多块所述平板式防护板在所述的柔性底材上沿被防护目标的切线方向设置;多块所述的平板式防护板中,与被防护目标的顶部对应设置的一块平板式防护板的两端均与柔性底材连接,构成与柔性底材之间的固定结构;其余若干块所述平板式防护板的一端连接在柔性底材上,与所述柔性底材之间构成铰接结构,其余若干块所述平板式防护板的另一端与相邻的平板式防护板之间为搭接连接,其结合处预留一定的搭接量,多块所述的平板式防护板之间相互重叠的搭接连接,构成对被防护目标的无缝防护。
[0006]所述的平板式防护板包括挂袋和硬质防护板;所述的挂袋为两端开口的矩形;所述的挂袋具有用以与相邻平板式防护板的挂袋连接固定的板间结绳和用于将硬质防护板封闭在所述挂袋内的口部结绳;所述的硬质防护板设置在所述的挂袋内,并由口部结绳限位。
[0007]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折叠披挂式防护结构,实现了对拟柱体侧面外形目标的无缝防护,披挂式防护结构的柔性连接设计,使得多块所述的平板式防护板能够折叠形成上下叠加的立体块状结构,实现模块化折叠包装,方便安装和运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铺时的结构示意。
[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平板式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0013]图中:1、柔性底材,2、平板式防护板,3、挂袋,4、硬质防护板,5、板间结绳,6、口部结绳,7、被防护目标。

【具体实施方式】
[0014]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0015]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折叠披挂式防护结构,所述的披挂式防护结构具有用以覆盖于被防护目标表面的、具有一定强度的柔性底材1 ;所述的柔性底材1可为帆布;所述的柔性底材1上具有多块顺序排列设置的平板式防护板2,且多块所述平板式防护板2沿被防护目标7的切线方向设置;多块所述的平板式防护板中,位于被防护目标顶部(图5)的一块平板式防护板的两端均与柔性底材1连接,构成与柔性底材1之间的固定结构;其余若干块所述平板式防护板的一端连接在柔性底材1上,与所述柔性底材1之间构成铰接结构;其余若干块所述平板式防护板的另一端与相邻的平板式防护板之间搭接连接,其结合处预留一定的搭接量,多块所述的平板式防护板之间相互搭接连接,构成对被防护目标的无缝防护的整体结构;结合图4,所述的柔性底材1为柔性材料,多块所述的平板式防护板2通过所述的柔性底材1形成的柔性铰链能够折叠形成上下叠加的立体块状结构。
[0016]如图3所示,所述的平板式防护板2包括有挂袋3和硬质防护板4 ;所述的挂袋3为两端开口的矩形;所述的挂袋3具有用以与相邻挂袋连接的板间结绳5和用于将硬质防护板4封闭在所述挂袋3内的口部结绳6 ;所述的硬质防护板4设置在所述的挂袋3内,并由口部结绳6固定限位;所述硬质防护板4的形状、尺寸与所述挂袋3吻合;所述平板式防护板2的尺寸根据被防护目标7的曲面形状、弧度等特征来确定;各个平板式防护板的尺寸尽量一致。
[0017]如图4所示,折叠多块所述的平板式防护板时,将展开状态的披挂式防护结构平置于地面,挂袋朝上,位于两侧的平板式防护板依次叠放在中部平板式防护板的上部并对齐,形成上下叠加的整体结构。
[0018]图5给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该实施例中,被防护目标7表面形状为圆柱体侧面截面为半圆形。根据被防护目标7截面弧长,选取柔性底材1,所述柔性底材1的长度与被防护目标7的圆弧长度相等,所述柔性底材1的宽度与平板式防护板2的宽度一致。平板式防护板2的长度根据被防护目标7的圆弧长度划分,平板式防护板2的宽度可根据平板式防护板2的重量要求及长宽比例确定。多套所述披挂式防护结构沿被防护目标7的轴线并列组合形成对整体被防护目标的防护。该实施例中,沿柔性底材1的长度方向设置五个挂袋3,各个挂袋3朝向被防护目标轴线方向的两端开口,硬质防护板4通过挂袋开口装入挂袋3,并系紧口部结绳6 ;铺设时将所述披挂式防护结构的平板式防护板朝外侧展开,两端均固定在柔性底材1上的平板式防护板放置在被防护目标的顶部,其余的平板式防护板沿被防护目标的外形自然展开,并从上往下采用板间结绳将上下相邻的平板式防护板打活结固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折叠披挂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披挂式防护结构主要用于表面形状为拟柱体侧面的目标防护;所述的披挂式防护结构由柔性底材(I)和平板式防护板(2)组成;所述柔性底材(I)长度将被防护目标表面切线方向全面覆盖;所述柔性底材(I)的宽度与所述平板式防护板(2)的宽度对应;多套所述披挂式防护结构沿被防护目标轴线方向并列组合,实现被防护目标(7)的全面防护;所述的柔性底材(I)上具有多块顺序排列的平板式防护板(2),且多块所述平板式防护板(2)沿被防护目标(7)的切线方向设置;多块所述的平板式防护板中,与被防护目标的顶部对应设置的一块平板式防护板的两端均与柔性底材(I)连接,构成与柔性底材(I)之间的固定结构;其余若干块所述平板式防护板的一端连接在柔性底材(I)上,与所述柔性底材(I)之间构成铰接结构;其余若干块所述平板式防护板的另一端与相邻的平板式防护板之间搭接连接,其结合处预留一定的搭接量,多块所述的平板式防护板之间相互重叠的搭接连接,构成对被防护目标(7)进行无缝防护的整体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披挂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板式防护板(2)包括有挂袋(3)和硬质防护板(4);所述的挂袋(3)为两端开口的矩形;所述的挂袋(3)具有用以与相邻平板式防护板的挂袋连接的板间结绳(5)和用于将所述硬质防护板(4)封闭在所述挂袋内的口部结绳(6);所述的硬质防护板(4)设置在所述的挂袋(3)内,并由口部结绳(6)限位。
【文档编号】E04B1/62GK204037300SQ201420382138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1日
【发明者】任王军, 胡金华, 曹兰付, 闫鹏, 赵骞, 王永辉, 易治, 肖玲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科研三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