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结构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支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8151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剪力墙结构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支撑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剪力墙结构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支撑系统,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包括四面剪力墙墙体、第一木枋、第二木枋和叠合板,四面剪力墙墙体内壁的上部环周均布有Z形固定件,Z形固定件的下部固定于剪力墙墙体上,Z形固定件的上部与墙体之间形成U形槽,所述第一木枋分别卡置于每面剪力墙墙体上部的一排Z形固定件的U形槽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施工操作简单方便,能够保证工期;2)对叠合板安装质量容易控制,能够保证平整度;3)本实用新型的叠合板受力明确、安全可靠,消除了传统方式的模板架坍塌的安全隐患。
【专利说明】剪力墙结构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支撑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剪力墙结构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如图4所示,现有剪力墙结构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支撑系统包括脚手架20、支撑在脚手架20上的第二木枋21,以及设置在四面四面剪力墙墙体内上端的由第一木枋22组成矩形框架,第一木枋22通过钢管23斜撑。
[0003]上述支撑系统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
[0004]1、先支设整体脚手架20,后支设第一木枋22,必须将整间剪力墙大模板吊完后方可施工,进度较慢;
[0005]2、第一木枋22用钢管23进行斜撑,钢管23周转材料使用较多,需要多人配合,且施工时安全系数较低;
[0006]3、第一木枋22采用钢管23斜撑和脚手架20加固,强度不能保证,浇筑混凝土时出现漏浆现象,混凝土观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高一种能够较好控制叠合板安装质量,保证叠合板平整安装度的剪力墙结构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支撑系统。
[0008]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剪力墙结构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支撑系统,包括四面剪力墙墙体、第一木枋、第二木枋和叠合板,四面剪力墙墙体内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木枋组成的矩形框架,第一木枋的上端面与剪力墙墙体的上端面平齐,四面剪力墙墙体内的地面上搭建有脚手架,脚手架上间隔支撑有多块与长度方向两侧的第一木枋平行的第二木枋,第二木枋的上端面与第一木枋的上端面平齐,叠合板支撑在由第一木枋与第二木枋组成的支撑架上,相邻叠合板之间的板缝内设置有板缝底板,所述板缝底板支撑在对应第二木枋上;其特征在于:四面剪力墙墙体内壁的上部环周均布有Z形固定件,Z形固定件的下部贴合于剪力墙墙体,并与剪力墙墙体之间通过穿墙螺杆固定,所述Z形固定件的上部与墙体之间形成U形槽,所述第一木枋分别卡置于每面剪力墙墙体上部的一排Z形固定件的U形槽内。
[0009]上述叠合板支撑在第一木枋上的一侧以及叠合板的两端延伸至对应剪力墙墙体的上端面上。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1]I)本实用新型施工操作简单方便,能够保证工期;2)对叠合板安装质量容易控制,能够保证平整度;3)本实用新型的叠合板受力明确、安全可靠,消除了传统方式的模板架坍塌的安全隐患;4)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噪音的排放,减少施工现场的污染,能有效的保护环境,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5)本实用新型能够节约大量的周转材料及用工,确保企业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3]图2为图1的A— A向剖视图;
[0014]图3为图1的B— B向剖视图;
[0015]图4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四面剪力墙墙体1、脚手架2、第一木枋3、第二木枋4和两块叠合板5。
[0017]四面剪力墙墙体I内壁的上部环周均布有Z形固定件6,Z形固定件6的下部贴合于剪力墙墙体1,并与剪力墙墙体I之间通过穿墙螺杆7固定,所述Z形固定件6的上部与墙体I之间形成第一 U形槽8,每面剪力墙墙体I上部的一排Z形固定件的第一 U形槽8内均卡置有第一木枋3,四面剪力墙墙体I上的第一木枋3组成矩形框架10,第一木枋3的上端面与剪力墙墙体I的上端面平齐。
[0018]四面剪力墙墙体I内的地面上搭建有脚手架2,脚手架2的上端连接有多排钢顶杆13,钢顶杆13上端设置有第二 U形槽15,钢顶杆13的中部设置有凸缘14,钢顶杆13的下端插置于脚手架2的竖向钢管内,并通过中部凸缘14支撑,每排钢顶杆13上端的第二 U形槽15内均支撑有一根与前后侧剪力墙墙体I上的第一木枋3平行的支撑杆12,支撑杆12上间隔设置有四块与长度方向两侧的第一木枋3平行的第二木枋4,第二木枋4的上端面与第一木枋3的上端面平齐。
[0019]两块叠合板5支撑在由第一木枋3与第二木枋4组成的支撑架上,相邻叠合板5之间的板缝内设置有板缝底板9,所述板缝底板9支撑在位于中间的两块第二木枋4上,两块叠合板5支撑在第一木枋3上的一侧以及两块叠合板5的两端延伸至对应剪力墙墙体I的上端面上。
【权利要求】
1.剪力墙结构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支撑系统,包括四面剪力墙墙体、第一木枋、第二木枋和叠合板,四面剪力墙墙体内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木枋组成的矩形框架,第一木枋的上端面与剪力墙墙体的上端面平齐,四面剪力墙墙体内的地面上搭建有脚手架,脚手架上间隔支撑有多块与长度方向两侧的第一木枋平行的第二木枋,第二木枋的上端面与第一木枋的上端面平齐,叠合板支撑在由第一木枋与第二木枋组成的支撑架上,相邻叠合板之间的板缝内设置有板缝底板,所述板缝底板支撑在对应第二木枋上;其特征在于:四面剪力墙墙体内壁的上部环周均布有Z形固定件,Z形固定件的下部固定于剪力墙墙体上,Z形固定件的上部与墙体之间形成U形槽,所述第一木枋分别卡置于每面剪力墙墙体上部的一排Z形固定件的U形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结构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Z形固定件的下部与剪力墙墙体之间通过穿墙螺杆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结构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板支撑在第一木枋上的一侧以及叠合板的两端延伸至对应剪力墙墙体的上端面上。
【文档编号】E04G11/48GK203961280SQ201420406519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3日
【发明者】张祥富, 朱文芹 申请人:江苏华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