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身施工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4351阅读:732来源:国知局
墩身施工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墩身施工操作平台,其包括一组等高且平行排列的立柱钢管、至少一个固定在所述一组立柱钢管上的走道以及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立柱钢管之间的加固件。本实用新型墩身施工操作平台结构简单,稳固安全,可快速拼装,方便周转,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专利说明】墩身施工操作平台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桥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一般高度的墩身施工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0002]在墩柱施工时,传统施工中通常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对每根墩柱搭设操作平台,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这种操作平台由立杆、横杆、扫地杆组合而成,搭设进度缓慢;每根墩柱施工完成后需拆除,并将材料移至下一个墩柱重新搭设,导致钢管等周转材料的周转期过长,投入大大增加;钢管脚手架稳定性差,安全系数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墩柱施工时需要采用一种更为简便、安全的操作平台。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可组合的、安装快速便捷的墩身施工操作平台。
[0004]为达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墩身施工操作平台,其包括一组等高且平行排列的立柱钢管、至少一个固定在所述一组立柱钢管上的走道以及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立柱钢管之间的加固件。
[0006]所述走道包括由若干上横梁组接成的走道框架。
[0007]所述走道还包括若干交错设置在所述走道框架下方的牛腿挑臂。其中,部分所述牛腿挑臂与所述立柱钢管相固定。
[0008]所述走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走道框架上的走道板。
[0009]所述走道还包括护栏。
[0010]进一步地,所述加固件包括设置在相邻的所述立柱钢管之间的下横梁和斜撑。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立柱钢管的两端设有连接法兰。
[0012]所述操作平台还包括连接所述立柱钢管下端至走道的扶梯。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势:
[0014](1)单个所述操作平台结构稳定,安全可靠;
[0015](2)多个所述操作平台可进行快速拼装,在墩身纵长方向上形成多层工作平台;
[0016](3)对于墩身数量较多的工程,可多次重复使用该操作平台,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
[0017](4)通过吊车等机械的配合即可实现快速转运和安装,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提高工程施工进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墩身施工操作平台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墩身施工操作平台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墩身施工操作平台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墩身施工操作平台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3]实施例一
[0024]适用于中墩的墩身施工操作平台
[0025]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墩身施工操作平台包括一组等高的平行排列的立柱钢管1、固定在所述立柱钢管1上端的走道2、设置在所述立柱钢管1之间的加固件3以及连接所述立柱钢管1下端至走道2的扶梯4。
[0026]所述操作平台为适应中墩墩身5的宽度,设置了 8条布设在所述中墩墩身5四周的所述立柱钢管1,作为该操作平台的主承重结构。
[0027]在该立柱钢管1的上端,设置了一个所述走道2,该走道2同样围绕所述中墩墩身5。所述走道2包括走道框架21、牛腿挑臂22以及设置在所述走道框架上的走道板23和护栏24。所述走道框架21由若干上横梁(未标示)组接而成,以所述中墩墩身5为中心,形成“回”字结构,具有内圈框架21a和外圈框架21b ;其中,所述内圈框架21a设置在所述立柱钢管1上,与该立柱钢管1相焊接,所述外圈框架21b设置在所述牛腿挑臂22上。所述牛腿挑臂22设置在所述走道框架21下方,从所述内圈框架21a延伸到外圈框架21b,与所述内圈框架21a和外圈框架21b垂直交错;部分所述牛腿挑臂22与所述立柱钢管1相焊接。所述护栏24主要设置在所述外圈框架21b上,基于安全的考虑,也可以设置在所述内圈框架21a上。
[0028]所述立柱钢管1之间的加固件3包括设置在立柱钢管1底部的连接多个所述立柱钢管1的下横梁31和设置在相邻的立柱钢管1之间的斜撑32。这些加固件3为公知的加固结构,在此不进行叙述。
[0029]所述操作平台作为可以一个单独使用,但更多情况下,为配合墩身分段浇筑的施工流程,通常需要叠加搭设多个所述操作平台以满足施工要求,因此,为方便拆装,所述立柱钢管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连接法兰11,上下两个所述操作平台依靠螺栓在所述连接法兰处进行固定连接。
[0030]实施例二
[0031]适用于边墩的墩身施工操作平台
[0032]参考图3和图4,与前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0033]所述边墩墩身6的宽度较小,因此所述操作平台设置了 4条所述立柱钢管1 ;
[0034]考虑到施工要求,该操作平台设置了两个上下平行的所述走道2。
[0035]由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施工情况以及公知常识,适当调整所述立柱钢管1和走道2的数量。
[003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墩身施工操作平台结构简单,稳固安全,可快速拼装,方便周转,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0037]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并不仅仅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墩身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组等高且平行排列的立柱钢管、至少一个固定在所述一组立柱钢管上的走道以及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立柱钢管之间的加固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墩身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走道包括由若干上横梁组接成的走道框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墩身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走道还包括若干交错设置在所述走道框架下方的牛腿挑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墩身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牛腿挑臂与所述立柱钢管相固定。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墩身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走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走道框架上的走道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墩身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走道还包括护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墩身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件包括设置在相邻的所述立柱钢管之间的下横梁和斜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墩身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钢管的两端设有连接法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墩身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所述立柱钢管下端至走道的扶梯。
【文档编号】E04G1/15GK204224992SQ201420617389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3日
【发明者】肖向荣, 杨卫平, 高世强, 王金梁, 刘怀刚, 夏文 申请人: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