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房屋结构及含有其结构的房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4359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简易房屋结构及含有其结构的房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住房领域,尤其是一种简易房屋结构及含有其结构的房屋。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砖房成为乡村人民房屋自建的主要选择;当前,砖房的楼面和屋顶主要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或者预制钢筋水泥板;由此,使得房屋的自重较大,对房屋建设的地基和基础有较高的要求,为了使房屋的稳固,通常把房屋的地基挖得较深,基础成本较高;另外,为了确保墙体的稳固,房屋墙体通常也建成双层墙体,使得砌块或砖块的用量较大,而且增加了房屋的自重;于是,房屋建设成本较高,劳动量大,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自建房屋业主的负担较重,经济益利低,不利于乡村砖房的建设。再者,对于轻钢型结构房屋,其所需钢材较多,建筑技术要求较高,而且钢材的价格较贵,对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农村家庭来说存在较大的经济负担,也不利于乡村房屋的自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建设、有利于乡村房屋自建工作的简易房屋结构及含有其结构的房屋。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简易房屋结构及含有其结构的房屋,包括:现浇支承框架结构、组合式楼面、组合式房顶、观光层、组合式走廊、组合式楼梯;所述的现浇支承框架结构由若干现浇的基础梁、立柱、楼面梁、附楼面梁、横梁、斜梁、附横梁和附立柱构成,立柱设置在基础梁上方,楼面梁与立柱连接,附楼面梁与楼面梁连接,附楼面梁设置在楼面两楼面梁之间,斜梁与横梁连接;所述的基础梁、楼面梁分别设有限位凹槽和连接凹槽,所述的立柱分别设有多个限位凹槽,所述横梁和斜梁各设有连接凹槽;所述的组合式楼面由多块楼面板与楼面梁连接构成,楼面梁间设有附楼面梁,楼面板的两端分别与楼面梁的连接凹槽连接,中部由设置在楼面梁间的附楼面梁支撑;所述的组合式房顶由左斜屋顶、右斜屋顶、后斜屋顶和水平屋檐构成;所述的左、右斜屋顶分别由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相对平行且在不同平面的斜屋顶构成;水平屋檐和后斜屋顶上设有排水结构;各斜屋顶由多块屋顶连接板与屋顶的斜梁和横梁连接构成;所述的观光层设置在房屋楼层的最顶层,观光层由多块观光层楼面板与观光层的楼面梁连接构成,观光层上方设有组合式房顶,观光层四周边缘设有走廊护栏;所述的组合式走廊设置在第二楼层以及第二层以上的楼层,组合式走廊分别设置在楼层的前面和后面;楼层之间设有组合式楼梯。

所述的基础梁、立柱、楼面梁、附楼面梁、横梁、斜梁、附横梁和附立柱由混凝土与预先设置好的钢筋笼浇筑而成。

所述立柱设置在房屋的边缘、中间和房屋拐角处,立柱设有多个限位凹槽,分布在房屋边缘的立柱设有三个限位凹槽,限位凹槽分别设置在立柱的左侧、右侧和内侧;分布在房屋拐角处的立柱设有两个限位凹槽,限位凹槽分别设置在立柱靠近房屋内侧的两个侧面;分布在房屋中间的立柱设有三个或四个限位凹槽,有三个侧面需要与砖墙墙体连接的中间立柱设置有三个限位凹槽,有四个侧面需要与砖墙墙体连接的立柱设有四个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的槽宽比砖块的宽度略宽。

所述的基础梁、楼面梁分别设有限位凹槽和连接凹槽,限位凹槽用于与砖块连接,连接凹槽用于与楼面板连接;限位凹槽设置在基础梁、楼面梁上表面的中部,与与其相连接的立柱设有的限位凹槽相对应,位于房屋中间的基础梁、楼面梁设置有两个连接凹槽,其分别用与楼面板连接,连接凹槽设置梁两侧的中部。

所述的房屋的基础梁与楼面梁设有的限位凹槽与砖块连接,在相互连接的立柱和楼面梁之间砌入多块砖块构成房屋墙体,墙体设有房屋窗口以及门。

所述的房屋的基础梁与楼面梁设有的楼面板嵌入口设置在需要设置门的位置的相对应位置的基础梁与楼面梁上。

所述的组合式楼面由多块楼面板与楼面梁连接构成,所述楼面板的宽度方向一端设置有凸轨,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凹槽;楼面板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凹台;所述各楼面板间的凸轨与连接槽能相互配合。

所述的左、右斜屋顶由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相对平行且在不同平面的斜屋顶构成,同侧的各斜屋顶通过立柱和附立柱连接固定;所述的多个斜屋顶分别为第一斜屋顶、第二斜屋顶等,其中,第一斜屋顶与水平屋檐连接。

所述的左、右斜屋顶上设有排水口,排水口设置在左、右斜屋顶的横梁中部以有利于屋顶的排水。

所述的斜屋顶由立柱、横梁、斜梁、附横梁、附立柱和屋顶连接板构成;所述的斜梁的一端与横梁连接,另一端与立柱或附立柱连接,所述的附立柱对应斜梁设置并与附横梁连接,附立柱竖直设置在附横梁上,附横梁设置在相邻的两根立柱之间,且与立柱上部连接,所述的附立柱设置在立柱正上方与另一斜屋顶的横梁连接或设置在附横梁上用于支撑没有立柱支撑的斜梁,所述的用于支撑屋顶的立柱不需要设置限位凹槽。

所述的排水结构由排水管、排水槽构成,所述排水槽设置在水平屋檐和后斜屋顶上;所述的水平屋檐前后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排水槽;所述的后斜房顶上的靠近后横梁的屋顶连接板设置有多个排水槽,所述排水管与各排水槽连接并通往地面。

所述的后斜屋顶设置在屋顶的最上方,位于多个斜屋顶中间,且呈一定的角度从前端向后倾斜。

所述的组合式楼梯由多块楼梯板与楼梯框架结构连接构成,楼梯框架结构由混凝土与预先设有的钢筋浇筑而成,楼梯框架结构也设置有连接凹槽。

所述现浇的基础梁、立柱、楼面梁、附楼面梁、横梁、斜梁、附横梁和附立柱设有多根,所述的楼面板、屋顶连接板和楼梯板设有多块,所述的排水槽设有多个。

所述的屋顶连接板为轻质防水材料,如耐碎玻璃等。

所述的楼面板为轻质材料为宜,如木质楼板等。

因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以轻质的楼面板取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面或水泥板作为房屋楼面板,减轻了房屋的自重,降低了房屋对房屋地基的要求,降低了劳动强度,降低了房屋对钢筋和水泥的依赖程度,也降低了房屋的建设成本;

(2)房屋楼面、屋顶和楼梯分别用可组合以及拆卸的楼面板、屋顶连接板、楼梯板组合而成,可以循环利用,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房屋的建设;

(3)构成房屋结构的立柱、基础梁和楼面梁设置有限位凹槽,可使砖块很好地与立柱和基础梁或楼面梁连接,避免了施工过程墙体之间的直接连接,从而降低了房屋建设的施工难度,也降低了对建筑者建筑技术的要求;

(4)房屋屋顶结构简单,由多块轻质屋顶连接板装入屋顶框架而成,屋顶分为多个部分,各部分相对独立,从而降低了房屋建设难度和劳动强度,房屋的自重进一步降低;

(5)在房屋上建设观光层,充分利用了房屋高处便于观光的优势,扩大了居民在房屋的活动空间,为居住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观光场所;把屋顶分为多个斜屋顶和水平屋檐,降低了屋顶各部的相互影响,同时也降低了屋顶的整体高度和房屋建筑屋顶的施工难度;

(6)屋顶连接板、楼面板、楼梯板可重复利用,减少由房屋建设产生的固体废物,环保,屋顶结构简单,经济,易于建设,施工周期短,便于推广。

说明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祥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 为本发明图1的后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1的右视图。

图4为本发明图1的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楼层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观光层与屋顶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房屋第二层或第三层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房屋第二层或第三层框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图7的俯视示图。

图10为本发明房屋第一层结构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水平屋檐与第一斜屋顶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二斜屋顶结构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水平屋檐与斜屋顶连接框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后斜屋顶结构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后斜屋顶与排水管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组合式楼梯结构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立柱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楼面梁、基础梁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设有楼面板嵌入口的楼面梁、基础梁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左、右斜屋顶横梁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斜屋顶斜梁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楼面板或连屋顶接板的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图1~图22的标号分别为:

1-水平屋檐; 2-第一斜屋顶; 3-第二斜屋顶;

4-后斜屋顶; 5-观光层; 6-组合式走廊;

7-楼面梁; 8-房屋第三层; 9-房屋第二层;

10-房屋第一层; 11-组合式楼梯; 12-基础梁;

13-立柱; 14-楼面板; 15-墙体;

16-附楼面梁; 17-横梁; 18-排水管;

19-排水槽; 20-斜梁; 21-屋顶连接板;

22-排水口; 23-楼梯板; 24-限位凹槽;

25-连接凹槽; 26-楼面板嵌入口; 27-凸轨;

28-凹台; 29-附横梁; 30-附立柱。

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图9、图17~图21所示,简易房屋结构及含有其结构的房屋,包括:现浇支承框架结构、组合式楼面、组合式房顶、观光层5、组合式走廊6、组合式楼梯11;所述的现浇支承框架结构由若干现浇的基础梁12、立柱13、楼面梁7、附楼面梁16、横梁17、斜梁20、附横梁29和附立柱30构成,立柱13设置在基础梁12上方,楼面梁7与立柱13连接,附楼面梁16与楼面梁7连接,附楼面梁16设置在楼面两楼面梁7之间,斜梁20与横梁17连接;所述的基础梁12、楼面梁7分别设有限位凹槽24和连接凹槽25,所述的立柱13分别设有多个限位凹槽24,所述横梁17和斜梁20各设有连接凹槽25;所述的组合式楼面由多块楼面板14与楼面梁7连接构成,楼面梁7间设有附楼面梁16,楼面板14的两端分别与楼面梁7的连接凹槽25连接,中部由设置在楼面梁7间的附楼面梁16支撑;所述的组合式房顶由左斜屋顶、右斜屋顶、后斜屋顶4、水平屋檐1构成;所述的左、右斜屋顶分别由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相对平行且在不同平面的斜屋顶构成;水平屋檐1和后斜屋顶4上设有排水结构;各斜屋顶由多块屋顶连接板21与屋顶的斜梁20和横梁17连接构成;所述的观光层5设置在房屋楼层的最顶层,观光层5由多块观光层楼面板14与观光层的楼面梁7连接构成,观光层5上方设有组合式房顶,观光层5四周边缘设有走廊护栏;所述的组合式走廊6设置在房屋第二层9以及房屋第二层9以上的楼层,组合式走廊6分别设置在楼层的前面和后面;楼层之间设有组合式楼梯11。

如图10~图13所示,所述的基础梁12、立柱13、楼面梁7、附楼面梁16、横梁17、斜梁20、附横梁29和附立柱30由混凝土与预先设置好的钢筋笼浇筑而成;所述基础梁12、立柱13、楼面梁7、附楼面梁16、横梁17、斜梁20、附横梁29和附立柱30的边缘可设置成圆角的形式。

如图7~图10和图17所示,所述立柱13设置在房屋的边缘、中间和房屋拐角处,立柱13设有多个限位凹槽24,分布在房屋边缘的立柱13设有三个限位凹槽24,限位凹槽24分别设置在立柱13的左侧、右侧和内侧;分布在房屋拐角处的立柱13设有两个限位凹槽24,限位凹槽24分别设置在立柱13靠近房屋内侧的两个侧面;分布在房屋中间的立柱13设有三个或四个限位凹槽24,有三个侧面需要与砖墙墙体15连接的中间立柱13设置有三个限位凹槽24,有四个侧面需要与砖墙墙体15连接的立柱13设有四个限位凹槽24,所述限位凹槽24的槽宽比砖块的宽度略宽。

如图18所示,所述的基础梁12、楼面梁7分别设有限位凹槽24和连接凹槽25,限位凹槽24用于与砖块连接,连接凹槽25用于与楼面板14连接;限位凹槽24设置在基础梁12、楼面梁7上表面的中部,与与其相连接的立柱13设有的限位凹槽24相对应,位于房屋中间的基础梁12、楼面梁7设置有两个连接凹槽25,其分别用与楼面板14连接。

如图7、图8和图18所示,所述的房屋的基础梁12与楼面梁7设有的限位凹槽24与砖块连接,在相互连接的立柱13和楼面梁7之间砌入多块砖块构成房屋墙体15,墙体15设有房屋窗口以及门;设置好立柱13和基础梁12与楼面梁7后,沿着限位凹槽24砌砖,便砌成墙体15,使各墙体15相对独立,墙体15被立柱13和基础梁12或楼面梁7限定。

如图19所示,所述的房屋的基础梁12与楼面梁7设有的楼面板嵌入口26设置在需要设置门的位置的基础梁12与楼面梁7上;楼面板从门设置的位置嵌入,先嵌入楼面板,再安装门,安装门后,楼面板的连接在门下方。

如图10和图22所示,所述的组合式楼面由多块楼面板14与楼面梁7连接构成,所述楼面板14的宽度方向一端设置有凸轨27,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凹槽25;楼面板14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凹台28;所述各楼面板14间的凸轨27与连接凹槽25能相互配合。

如图1、图11~图13所示,所述的左、右斜屋顶由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相对平行且在不同平面的斜屋顶构成,同侧的各斜屋顶通过立柱13和附立柱30连接固定;所述的多个斜屋顶分别为第一斜屋顶2、第二斜屋顶3等,其中,第一斜屋顶2与水平屋檐1连接。

如图11~图13和图20所示,所述的左、右斜屋顶上设有排水口22,排水口22设置在左、右斜屋顶的横梁17上以有利于屋顶的排水。

如图13所示,所述的斜屋顶由屋顶立柱13、横梁17、斜梁20、附横梁29、附立柱30和屋顶连接板21构成;所述的斜梁20的一端与横梁17连接,另一端与立柱13或附立柱30连接,所述的附立柱30对应斜梁20设置并与附横梁29连接,附立柱30竖直设置在附横梁29上,附横梁29设置在相邻的两根立柱13之间,且与立柱13上部连接,所述的附立柱30设置在立柱13正上方与另一斜屋顶的横梁连接或设置在附横梁29上用于支撑没有立柱13支撑的斜梁20。

如图11、图14和图15所示,所述的排水结构由排水管18、排水槽19构成,所述排水槽19设置在水平屋檐1和后斜屋顶4上;所述的水平屋檐1前后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排水槽19;所述的后斜房顶4上的靠近后横梁17的屋顶连接板21设置有多个排水槽19,所述排水管18与各排水槽19连接并通往地面。

如图1~图4所示,所述的后斜屋顶4设置在屋顶的最上方,位于多个斜屋顶中间,呈一定的角度从前端向后倾斜。

如图16所示,所述的组合式楼梯11由多块楼梯板23与楼梯框架结构连接构成,楼梯框架结构由混凝土与预先设有的钢筋浇筑而成;在建设高楼层之前,先把低楼层的楼梯建设好,以方便高楼层的建设。

建设本发明提供的简易房屋结构及含有其结构的房屋,建房屋第一层10,首先设置基础梁12的钢筋笼和相关结构框架并用砂浆浇筑基础梁12,预先留下楼面板嵌入口26,然后设置立柱13的钢筋笼并浇筑立柱13,接下来用砖块在立柱13和基础梁12之间砌墙,然后再把楼面板14从基础梁12上预留的楼面板嵌入口26依次嵌入楼面板14并使其依次连接构成楼面,再接下来就是建设楼梯,便基本完成房屋第一层楼的建设工作。

建房屋第二层9、房屋第三层8及第三层以上的楼层,首先设置楼面梁7和附楼面梁16的钢筋笼和相关结构框架并用砂浆浇筑第二层楼的楼面梁7和附楼面梁16,接着用砖块在立柱13和楼面梁7之间砌墙,把护栏嵌入走廊框架中,然后再把楼面板14从楼面梁7上预留的楼面板嵌入口26依次嵌入楼面板14并使其依次连接构成楼面,便基本完成房屋第二层或第二层以上的楼层的建设工作;在第一层建好的基础上浇筑第二层楼的楼面梁12,使第二层楼的楼面梁12与第一层砌好的墙体15很好的连接在一起,使得楼面梁12的部分载荷很好的传递给墙体15,减小立柱13所承受的载荷。

建房屋的屋顶,在房屋楼面上设置立柱13的钢筋连接结构和相关结构框架并用砂浆浇筑立柱13浇筑好走廊护栏框架结构并设置护栏,再在各立柱上设置斜屋顶和水平屋檐1的结构框架及其支撑结构,并在浇筑延伸后斜屋顶4和水平屋檐1时预先留出屋顶连接板的装入缺口,其装入缺口设置在末端的横梁17上,待安装完毕屋顶连接板21后再对预留缺口浇筑;再把设置好的各屋顶连接板21从低处的斜屋顶部分依次装在屋顶的结构框架上,然后再安装上排水结构,便完成对本发明提供的屋顶的设置。当下雨时,雨水只能从排水口22处流下并通过排水结构收集或排出,从而也避免雨水沿屋檐四处滴下。

当要对本发明提供的简易房屋结构及含有其结构的房屋进行拆除时,首先把组装在屋顶上的屋顶连接板21依次拆下,再对楼面板14和楼梯板23进行拆除,最后对由混凝土浇筑而在的房屋支承结构进行拆除;拆下来的屋顶连接板21、楼面板14和楼梯板23可再重新利用,从而减少因房屋拆除而带来大量的建筑固体废物。

当需要对雨水进行收集,只要在房屋附近设置储水池,便能在下雨水把屋顶的雨水通入储水池中;从而可以用储存在储水池中进行浇花、洗拖把等,有利于对雨水的利用。

另外,在房屋最高层设观光层5,充分的利用了房屋高处的优势,扩大了居民在房屋的活动空间,为居民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休闲、观光场所。

最后,以上所述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