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50908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存在结构整体性差,自重大,抗震性低,造价高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1)墙板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方式或螺栓连接还有焊接(墙板预埋钢板与结构预埋件焊接连接)的方式,存在连接强度低整体连接性差(墙板底部水平缝不能连接)的问题;(2)楼板采用叠合板二次浇注的方式装配造成厚度与重量增加;(3)墙板没有安装定位装置造成安装施工效率慢;(4)套筒连接及叠合板二次浇注和墙板外保护层混凝土即增加建筑本身自重又增加了成本,还降低了抗震等级,因此需要对现有装配式建筑的安装方法进行改进。而现有装配式建筑安装连接方式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安装:(1)预制墙板安装连接11)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方式:墙板底部植入连接套筒与预制连接筋连接,即底部连接筋插入连接套筒内然后在套筒内注入灌浆料,利用漏浆料将套筒与钢筋粘合连接;12)螺栓连接方式:即墙板预埋钢板连接件用螺栓连接方式;以上连接方式存在以下缺点:①连接点少连接强度低;②上下墙板连接缝不能有效结合,结构整体性、抗震性能差;③易渗水;④施工性差(受连接筋位移影响安装时插入套筒困难效率低);(2)预制楼板安装连接现有装配式建筑一般采用预制叠合楼板,即在工厂将楼板预制一半厚度然后在施工现场浇筑另一半厚度。此工艺随能够节省现浇楼板模板,但这种连接方式存在如下问题:①用料成本增加(叠合板厚度一般大于现浇楼板厚度≥20%);②用工成本增加;③吊装运输成本增加;④质量隐患,二次浇筑造成开裂、空鼓、结合整体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安装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安装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根据图纸位置高度安装预埋件、地脚螺栓和预制墙板连接筋、预制柱连接筋,加固后浇筑混凝土;第一步、第一层竖向构件安装:预制墙板、预制柱安装(1)预制墙板安装11)安装墙板底部支撑架:将墙板底部支撑架下端的安装定位孔与预埋安装定位装置的定位孔对准合格后用螺栓紧固;12)绑扎墙板下端现浇梁钢筋笼:按设计要求与技术规程规范施工,将墙板连接筋置于钢筋笼内;13)吊装就位:通过吊装机将预制墙体吊至安装位置垂直正上空垂直降落,控制速度及位置的移动,接近安装位置后由人工推拉到安装位置垂直上空,然后将定位装置锥头插入定位孔,通过定位装置将预制墙体安装就位,墙板底部连接筋置于现浇梁钢筋笼内;14)墙板与墙板底部支撑架连接:将支撑架上端与墙板安装装置用螺栓紧固;15)安装墙板斜支撑:斜支撑杆一端用螺栓与墙体连接,另一端用螺栓与地板或楼板预埋件连接固定,调整墙板垂直度,调整垂直度合格后将连接螺栓紧固,使墙体稳固保证施工安全;16)连接筋连接:斜支撑杆加固合格后,将墙板下端竖向连接筋与基础墙板连接筋进行连接;17)墙板顶部临时水平支架安装:墙板垂直度验收合格后安装墙板顶部临时水平支架,用连接支架将相邻墙体连接成整体相互支撑,防止浇筑时移位变形;18)墙板与墙板/柱的连接:(A)墙板与墙板、柱采用一字型连接、L型连接、T型连接或十字型连接;(B)墙板与梁的连接采用墙板与现浇梁连接,或墙板与预制梁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19)外墙脚手架安装:将配套的脚手架用螺栓安装固定在外墙上,方便外墙施工作业;(2)预制柱安装21)安装柱底部支撑架:将柱底部支撑架下端的安装定位孔与预埋安装定位装置的定位孔对准合格后用螺栓紧固;22)吊装就位:其过程与预制墙板的就位过程相同;23)预制柱与支撑架连接:将支撑架上端与预制柱底部安装装置用螺栓紧固;24)安装斜支撑:斜支撑杆一端用螺栓与预制柱预留螺栓连接,另一端用螺栓与地板/楼板预埋件连接固定,调整预制柱的垂直度,调整垂直度合格后将连接螺栓紧固,保证施工安全;25)连接筋连接:斜支撑加固合格后将预制柱下端连接筋与基础柱连接筋进行连接;(3)安装构件顶部水平支撑:墙板与墙板、墙板与预制柱、预制柱与预制柱顶部通过安装水平支撑进行加固;(4)钢筋绑扎与预埋管线铺设41)基础钢筋绑扎:按设计要求与施工规范绑扎钢筋操作;42)墙板与墙板间现浇混凝土柱钢筋绑扎:按设计要求与施工规范操作并将墙板连接筋植入钢筋笼内;43)墙板与预制柱连接部位钢筋绑扎:按设计要求与施工规范操作并将墙板连接筋植入钢筋笼内;44)墙板底部连接筋置于墙板底部现浇梁的钢筋笼内,通过现浇混凝土浇筑将墙板与底梁连接成整体;45)现浇构造柱钢筋绑扎,将相邻的预制墙体连接筋置于构造柱钢筋笼内形成整体结构,现浇构造柱竖向钢筋长度高于本层高度≥200mm,且与上层构造柱连接;46)预制柱钢筋与基础梁及墙板钢筋绑扎成整体;47)预埋管线安装:将预埋管线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就位;(5)模具安装:钢筋绑扎验收合格后进行模具安装,模具安装采用与墙体预制件连接方式或现浇穿墙螺栓紧固的两种方式安装;51)内墙模具安装前先采取密封处理措施防止漏浆;52)外墙模具安装前先安装梁及柱外保温预制保温板,并在接缝做防止漏浆密封处理措施后安装模具;53)对外墙进行密封防水防漏浆处理;(6)混凝土浇筑:墙板模具安装验收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并安装楼板支撑架固定预埋件;61)水平面作业浇筑:对基础、墙板底部与现浇梁、预制柱底部、基础、楼板以及屋面板进行浇筑;62)竖向作业浇筑:墙板与墙板连接浇筑,墙板与柱连接浇筑;63)脱模:混凝土凝结后将模具脱离即可;第二步、第一层水平构件安装(1)预制梁安装11)安装支撑架:(A)保证支架立杆垂直度;支架底座位置必须与梁的安装定位装置在同一轴线且保持垂直同心度;(B)支架与相邻墙体及构造柱的连接支撑加固,保证水平连接与斜支撑及竖向支撑稳固安全;(C)调整支撑架高度:调整支撑架上端连接头高度,使预制梁安装后高度符合要求;12)吊装就位:通过吊装机将预制梁吊至安装位置垂直正上空垂直降落,控制速度及位置的移动,接近安装位置后由人工推拉到安装位置垂直上空,然后将定位装置锥头插入定位孔,通过定位装置将预制梁安装就位;13)预制梁与支撑架连接固定:预制梁安装就位后将定位装置与支架用螺栓连接紧固;(2)楼板安装21)安装支撑架:楼板的支撑架安装步骤与预制梁的支撑架的安装步骤相同;22)吊装楼板就位:其过程同预制梁的就位步骤相同;23)预制楼板与支撑架连接固定:预制楼板安装就位后将定位装置与支架用螺栓连接紧固;24)楼板连接筋绑扎连接:将楼板连接筋置于相邻楼板、预制墙板、预制梁及预制柱的钢筋笼内进行绑扎连接;25)墙板上端现浇梁钢筋笼绑扎:按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施工墙板连接筋置于钢筋笼内;(3)预制空调板安装(31)安装支撑架:预制空调板的支撑架安装过程同预制梁的支撑架的安装过程相同;(32)吊装空调板就位:其过程同预制梁的就位过程相同;(33)预制空调板与支撑架连接固定:预制楼板安装就位后将定位装置与支架用螺栓连接紧固;(34)空调板连接筋绑扎连接:将空调板连接筋与相邻楼板、梁及柱进行绑扎连接;(4)预制阳台以及楼梯的安装按照上述步骤(3)的步骤进行安装;第三步、第二层竖向构件安装:安装上层预制墙板以及预制柱(1)第一层水平构件安装完成确认合格后,即安装第二层竖向构件;(2)第二层竖向构件的安装步骤与第一层预制墙板以及预制柱的安装步骤相同;(3)钢筋绑扎与铺设预埋管件:上层墙板、柱安装完成后将墙板、柱、梁及楼板的钢筋进行整体连接绑扎;31)上下墙板间梁的钢筋用环形套子钢筋绑扎固定形成钢筋笼,墙板连接筋植入钢筋笼内;32)两墙板间构造柱钢筋用钢筋套子绑扎成钢筋笼,墙板两侧连接筋植入钢筋笼内与构造柱形成整体结构;33)每层墙板顶部连接筋与上层墙板底部及楼板、梁、柱连接筋钢筋连接,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结构;34)现浇构造柱钢筋绑扎,将相邻的预制墙体连接筋置于构造柱钢筋笼内形成整体结构,现浇构造柱竖向钢筋长度高于本层高度≥200mm和上层构造柱连接;35)预制柱钢筋与基础梁及墙板钢筋绑扎成整体;36)一个房间是一块整体楼板的,将楼板四周的连接筋与墙板、圈梁、柱的钢筋进行连接即可;37)一个房间是两块或多块预制楼板的,将四周与圈梁相邻的连接筋与圈梁连接绑扎,楼板与楼板之间为加强结构,加设纵向受力钢筋与楼板的连接筋绑扎形成整体结构;38)将预埋管线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就位;(4)模具安装:钢筋绑扎验收合格后进行模具安装,安装前做密封处理措施防止漏浆,模具安装采用与墙体预制件连接方式或现浇穿墙螺栓紧固的两种方式;41)内墙直接延预制墙板边缘、楼板边缘处粘贴泡沫密封胶条防止漏浆;42)圈梁外侧模具安装前,先安装预制保温板并做密封处理防止漏浆;第四步、浇筑混凝土:先浇筑平面接口部分后浇筑竖向接口部分(1)平面接口浇筑:浇筑墙板底部圈梁、楼板间、预制柱底部接口现浇混凝土;(2)竖向接口浇筑:墙板间现浇构造柱部分,墙板与柱连接部分现浇混凝土;(3)脱模:混凝土凝结后将模具脱离即可;(4)循环作业:第一层竖向构件安装完成,先浇筑基础梁、楼板平面混凝土再浇筑立面柱混凝土,然后安装第一层楼板,第一层楼板安装后即安装第二层预制墙板及预制柱,第二层预制墙板、预制柱安装完成后,再浇筑第一层楼板、预制梁的接口和第二层预制墙板连接柱接口;然后安装第二层楼板,第二层楼板安装后,即安装第三层预制墙板、预制柱,第三层预制墙板、预制柱安装完成后,再浇筑第二层楼板、预制梁接口和第三层预制墙板柱接口,依次循环作业至结构封顶。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步、第一层竖向构件预制墙板以及预制柱的安装中,步骤(5)中的模具安装中,对外墙进行密封防水防漏浆处理包括(A)横缝处理:保温预制板制作时四面侧口加工预留搭接企口,安装时嵌入止水泡沫棒并用密封胶勾缝;(B)竖缝处理:保温预制板制作时四面侧口加工预留搭接企口,安装时嵌入止水泡沫棒并用密封胶勾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安装方法采用整体预制(墙板、楼板)混凝土浇筑连接的方式,使墙板、楼板等构件与结构梁、柱连接成整体结构,具有施工快速、安全可靠、质量有保障,效率高,大大缩短施工工期,工厂预制节约材料和人工电费成本,可以进行精准安装,降低安全隐患,减少工地施工产生的污水、废料、垃圾、粉尘、噪音、运输对空气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解决了现有装配技术结构整体性差、自重大、抗震性低、造价高的问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根据图纸位置高度安装预埋件、地脚螺栓和预制墙板连接筋、预制柱连接筋,加固后浇筑混凝土;第一步、第一层竖向构件安装:预制墙板、预制柱安装(1)预制墙板安装:安装墙板底部支撑架、绑扎现浇梁钢筋笼、吊装就位、墙板与墙板底部支撑架连接、安装墙板斜支撑、连接筋连接、现浇混凝土梁/柱钢筋绑扎、安装墙板顶部临时固定水平支架、安装施工脚手架、安装模具;11)安装墙板底部支撑架:将墙板底部支撑架下端的安装定位孔与预埋安装定位装置的定位孔对准合格后用螺栓紧固;12)绑扎墙板下端现浇梁钢筋笼:按设计要求与技术规程规范施工,将墙板连接筋置于钢筋笼内;13)吊装就位:通过吊装机将预制墙体吊至安装位置垂直正上空垂直降落(高于安装现场以安装墙板或其他物体,防止碰撞保证安全),听从现场指挥控制速度及位置的移动,接近安装位置后由人工推拉到安装位置垂直上空,然后将定位装置锥头插入定位孔,通过定位装置将预制墙体安装就位,墙板底部连接筋置于现浇梁钢筋笼内;14)墙板与墙板底部支撑架连接:将支撑架上端与墙板安装装置用螺栓紧固;15)安装墙板斜支撑:安装斜支撑杆,支撑杆一端用螺栓与墙体连接,另一端用螺栓与地板或楼板预埋件连接固定,调整墙板垂直度,调整垂直度合格后将连接螺栓紧固,使墙体稳固保证施工安全;16)连接筋连接:斜支撑杆加固合格后,将墙板下端竖向连接筋与基础墙板连接筋进行绑扎、焊接以及冷压连接;17)墙板顶部临时水平支架安装:墙板垂直度验收合格后安装墙板顶部临时水平支架,用连接支架将相邻墙体连接成整体相互支撑,防止浇筑时移位变形;18)墙板与墙板/柱的连接:①墙板与墙板/柱采用一字型连接、L型连接、T型连接或.十字型连接;②墙板与梁的连接采用墙板与现浇梁连接,或墙板与预制梁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19)外墙脚手架安装:将专用脚手架用螺栓安装固定在外墙上,方便外墙施工作业(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空调板/阳台安装等外墙作业);(2)预制柱安装21)安装柱底部支撑架:将柱底部支撑架下端的安装定位孔与预埋安装定位装置的定位孔对准合格后用螺栓紧固;22)吊装就位:通过吊装机将预制柱吊至安装位置垂直正上空(高于安装现场以安装墙板或其他物体,防止碰撞保证安全)垂直降落,听从现场指挥控制速度及位置的移动,接近安装位置后由人工推拉到安装位置垂直上空,然后将定位装置锥头插入定位孔,通过定位装置将预制墙体安装就位;23)预制柱与支撑架连接:将支撑架上端与预制柱底部安装装置用螺栓紧固;24)安装斜支撑:安装斜支撑固定杆,支撑杆一端用螺栓与预制柱预留螺栓连接,另一端用螺栓与地板/楼板预埋件连接固定,调整预制柱的垂直度,调整垂直度合格后将连接螺栓紧固,保证施工安全;25)连接筋连接:斜支撑加固合格后将预制柱下端连接筋与基础柱连接筋进行绑扎、焊接以及冷压连接;(3)安装构件顶部水平支撑:墙板与墙板、墙板与预制柱、预制柱与预制柱顶部安装水平支撑加固;(4)钢筋绑扎与预埋管线铺设:按照设计要求与施工规范绑扎钢筋41)基础钢筋绑扎:按设计要求与施工规范操作;42)墙板与墙板间现浇混凝土柱钢筋绑扎:按设计要求与施工规范操作并将墙板连接筋植入钢筋笼内;43)墙板与预制柱连接部位钢筋绑扎:按设计要求与施工规范操作并将墙板连接筋植入钢筋笼内;44)墙板底部连接筋置于墙板底部现浇梁的钢筋笼内,通过现浇混凝土浇筑将墙板与底梁连接成整体;45)现浇构造柱钢筋绑扎,将相邻的预制墙体连接筋置于构造柱钢筋笼内进行绑扎/焊接形成整体结构,现浇构造柱竖向钢筋长度高于本层高度≥200mm(按设计要求)和上层构造柱连接;46)预制柱钢筋与基础/梁/墙板钢筋绑扎成整体。47)预埋管线安装:将预埋管线(水、电、暖、通讯等管线预埋件)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就位;(5)模具安装:钢筋绑扎验收合格后进行模具安装,模具安装采用与墙体预制件连接方式或现浇穿墙螺栓紧固的两种方式安装;51)内墙模具安装前先采取密封处理措施防止漏浆;52)外墙模具安装前先安装梁/柱外保温预制保温板,并在接缝做防止漏浆密封处理措施后安装模具;53)外墙密封防水防漏浆处理措施:①横缝处理措施:保温预制板制作时四面侧口加工预留搭接企口,安装时嵌入止水泡沫棒并用密封胶勾缝;②竖缝处理措施:保温预制板制作时四面侧口加工预留搭接企口,安装时嵌入止水泡沫棒并用密封胶勾缝;(6)混凝土浇筑:墙板模具安装验收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并安装楼板支撑架固定预埋件61)水平面作业浇筑:基础、墙板底部与现浇梁、预制柱底部浇筑、基础、楼板以及屋面板;62)竖向作业浇筑:墙板与墙板连接浇筑,墙板与柱连接浇筑;63)脱模:混凝土凝结后将模具脱离即可;第二步、第一层水平构件安装(1)预制梁安装:安装支撑架、吊装就位、预制梁与支撑架连接固定11)安装支撑架:A.保证支架立杆垂直度;支架底座位置必须与梁的安装定位装置在同一轴线且保持垂直同心度;B.支架与相邻墙体/构造柱的连接支撑加固,保证水平连接与斜支撑/竖向支撑稳固安全;C.调整支撑架高度:调整支撑架上端连接头高度,使预制梁安装后高度符合要求;12)吊装预制梁就位:通过吊装机将预制梁吊至安装位置垂直正上空(高于安装现场以安装墙板或其他物体,防止碰撞保证安全)垂直降落,听从现场指挥控制速度及位置的移动,接近安装位置后由人工推拉到安装位置垂直上空,然后通过定位装置将预制梁安装就位(将定位装置锥头插入定位孔);13)预制梁与支撑架连接固定:预制梁安装就位后将定位装置与支架用螺栓连接紧固;(2)楼板安装:安装支撑架、吊装就位、楼板与支撑架连接固定21)安装支撑架:A.保证支架立杆垂直度;支架底座位置必须与梁的安装定位装置在同一轴线且保持垂直同心度;B.支架与相邻墙体/构造柱的连接支撑加固,保证水平连接与斜支撑/竖向支撑稳固安全;C.调整支撑架高度:调整支撑架上端连接头高度,使预制楼板安装后高度应高于预制墙体底部高度≥5mm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和墙体顶部的紧密结合无缝隙;22)吊装楼板就位:通过吊装机将楼板吊至安装位置垂直正上空(高于安装现场以安装墙板或其他物体,防止碰撞保证安全)垂直降落,听从现场指挥控制速度及位置的移动,接近安装位置后由人工推拉到安装位置垂直上空,然后通过定位装置将预制楼板安装就位(将定位装置锥头插入定位孔);23)预制楼板与支撑架连接固定:预制楼板安装就位后将定位装置与支架用螺栓连接紧固;24)楼板连接筋绑扎连接:将楼板连接筋置于相邻楼板、预制墙板、预制梁及预制柱的钢筋笼内进行绑扎(焊接/冷压)连接;25)墙板上端现浇梁钢筋笼绑扎:按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施工墙板连接筋置于钢筋笼内;(3)预制空调板安装:安装支撑架、吊装就位、空调板与支撑架连接固定(31)安装支撑架(A)保证支架立杆垂直度;支架底座位置必须与梁的安装定位装置在同一轴线且保持垂直同心度;(B)支架与相邻墙体/构造柱的连接支撑加固,保证水平连接与斜支撑/竖向支撑稳固安全;(C)调整支撑架高度:调整支撑架上端连接头高度,使预制空调板安装后高度符合要求;(32)吊装空调板就位:通过吊装机将空调板吊至安装位置垂直正上空(高于安装现场以安装墙板或其他物体,防止碰撞保证安全)垂直降落,听从现场指挥控制速度及位置的移动,接近安装位置后由人工推拉到安装位置垂直上空,然后通过定位装置将预制空调板安装就位(将定位装置锥头插入定位孔);(33)预制空调板与支撑架连接固定:预制楼板安装就位后将定位装置与支架用螺栓连接紧固;(34)空调板连接筋绑扎连接:将空调板连接筋与相邻楼板/梁/柱进行焊接、冷压绑扎连接;(4)预制阳台以及楼梯的安装按照上述步骤(3)的步骤进行安装;第三步、第二层竖向构件安装:安装上层预制墙板以及预制柱(1)第一层水平构件安装完成确认合格后,即安装第二层竖向构件;(2)第二层竖向构件的安装步骤与第一层预制墙板以及预制柱的安装步骤相同;(3)钢筋绑扎与铺设预埋管件:上层墙板、柱安装完成后将墙板、柱、梁及楼板的钢筋进行整体连接绑扎;31)上下墙板间梁的钢筋用环形套子钢筋绑扎固定形成钢筋笼,墙板连接筋植入钢筋笼内;32)两墙板间构造柱钢筋用钢筋套子绑扎成钢筋笼,墙板两侧连接筋植入钢筋笼内与构造柱形成整体结构;33)每层墙板顶部连接筋与上层墙板底部及楼板、梁/柱连接筋钢筋连接(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结构);34)现浇构造柱钢筋绑扎,将相邻的预制墙体连接筋置于构造柱钢筋笼内进行绑扎/焊接形成整体结构,现浇构造柱竖向钢筋长度高于本层高度≥200mm(按设计要求)和上层构造柱连接;35)预制柱钢筋与基础/梁/墙板钢筋绑扎成整体;36)一个房间是一块整体楼板的,将楼板四周的连接筋与墙板/圈梁/柱的钢筋进行连接即可(连接筋插入圈梁钢筋笼内);37)一个房间是两块或多块预制楼板的,将四周与圈梁相邻的连接筋与圈梁连接绑扎,楼板与楼板之间为加强结构,加设纵向受力钢筋与楼板的连接筋绑扎形成整体结构;38)将预埋管线(水、电、暖、通讯)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就位;(4)模具安装:钢筋绑扎验收合格后进行模具安装,安装前做密封处理措施防止漏浆,模具安装采用与墙体预制件连接方式或现浇穿墙螺栓紧固的两种方式;41)内墙直接延预制墙板边缘/楼板边缘处粘贴泡沫密封胶条防止漏浆;42)圈梁外侧模具安装前,先安装预制保温板并做密封处理防止漏浆;第四步、浇筑混凝土:先浇筑平面接口部分后浇筑竖向接口部分(1)平面接口浇筑:浇筑墙板底部圈梁、楼板间、预制柱底部接口现浇混凝土;(2)竖向接口浇筑:墙板间现浇构造柱部分,墙板与柱连接部分现浇混凝土;(3)脱模:混凝土凝结后将模具脱离即可;(4)循环作业:第一层竖向构件安装完成,先浇筑基础梁、楼板平面混凝土再浇筑立面柱混凝土,然后安装第一层楼板,第一层楼板安装后即安装第二层预制墙板及预制柱,第二层预制墙板、预制柱安装完成后,再浇筑第一层楼板、预制梁的接口和第二层预制墙板连接柱接口;然后安装第二层楼板,第二层楼板安装后,即安装第三层预制墙板、预制柱,第三层预制墙板、预制柱安装完成后,再浇筑第二层楼板、预制梁接口和第三层预制墙板柱接口,依次循环作业至结构封顶。本发明的安装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房屋墙体和楼板/构造柱/梁均为工厂预制,直接进行安装即可。2、减少施工人工,以往建筑房屋使用人工量大,并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此种房屋安装施工方法使用少量人工,减少安全隐患。3、墙体结构稳定,通过定位、连接紧固、支撑加固,预制墙体和预制楼板的结构非常稳定,减少因施工偏差而使得建筑物存在墙体歪斜。4、定位装置大大节省安装预制墙体和预制楼板找平和放置到预定位置的工作量。并且可以精准安装。5、预制楼板安装现场浇筑层高度高于预制墙体底部5mm以上,这样有利于现浇混凝土与墙板底部的结合。6、上下墙板与中间现浇梁的连接,墙板安装支撑架使上下层墙板留出了梁的位置,为墙板/楼板/梁/柱的钢筋连接、绑扎为一体创造了条件;通过现浇筑混凝土使建筑形成整体结构。7、墙板四面连接筋用横向/竖向钢筋加长探出混凝土板(长度根据技术要求)作为连接筋,通过对接套筒冷压或搭接绑扎/焊接等方式与上下墙板、左右相邻墙板、楼板、梁、柱连接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结构。8、预制楼板的预制尺寸小于墙体内径并留出钢筋绑扎作业空间的方式给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提供了作业条件。9、预制楼板的安装定位装置与楼板特制安装支架给预制楼板提供稳固的安装平台为先安装楼板再绑扎连接钢筋和先安装后浇筑、结构一体化提供了施工条件。10、预制楼板四面预留连接筋为楼板拼接(楼板拼接口部位铺设受力钢筋,由套子筋将受力筋、连接筋绑扎连接成钢筋笼,增加强度)和结构连接整体性提供了条件。11、安装完首层墙板后先安装楼板再安装上层墙板最后浇筑上下墙体间梁的方式给墙板/楼板/梁/柱的连接筋绑扎连接使结构连接整体性提供了作业条件。12、技术核心:通过预制墙板/柱安装装置、支撑架与安装方法(安装完楼板先安装上层墙体/柱的方式,预留出了上下层墙体间梁的空间钢筋连接绑扎后再浇筑梁使上下墙板、楼板、梁/柱形成整体)和楼板的制作安装尺寸小于墙板间内径及楼板四面预留连接筋的方式,运用先安装下层预制墙板、预制楼板、上层墙板、再进行钢筋连接绑扎最后浇筑上下层墙板间梁/柱/墙体/楼板的作业流程,使结构连接成整体保证了结构整体安全性。13、后浇筑的方式解决了传统方式先浇筑下层墙板/梁/楼板再安装上层墙板的方式,上层墙板底部与梁连接(砂浆粘合、套筒灌浆连接)整体性差、施工过程质量不易控制的安全风险问题。14、通过墙体/楼板/梁/柱间预留钢筋的绑扎连接浇筑成一个整体结构,实现了结构整体性/安全性和结构保温装饰一体化的制作与安装的可行性。15、支撑架上下端与基础或上下构件连接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并与墙体水平支撑连接,保证了支撑架的稳定性提高了施工安全性。16、现场浇筑用混凝土应采用无收缩或微膨胀高强度混凝土以保证工程质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