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的工作台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60126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的工作台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的支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用于建筑施工的工作台结构及应用该工作台的施工方法,尤其适用于地面施工场地有限的高层建筑的施工。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香港及新加坡等地,建筑施工多采用大型铁板模,大型铁板模通常使用4mm厚度的钢板做面板,配合角铁、槽钢等型材做骨架受力,组合焊接成整体后,成为尺寸比较大件的模板,用于楼层的结构或非结构墙现浇混凝土施工。使用铁板模施工,比较使用铝模板、木模板施工有明显的优势,在于能大幅提升施工速度,明显提高施工现浇混凝土质量,从而节省施工成本。

在使用铁板模施工的时候,建筑外墙因为要安装铁板模,所以要求配套用于支撑铁板模及提供施工人员通道的工作平台。通常,工作平台也使用钢板、角铁、槽钢、工字钢等型材焊接组合而成,通常工作平台通过螺丝或其他连接形式悬挂在建筑施工时的外墙立面上,其基本功能要求能配合支撑铁板模灌注墙身混凝土,同时,能提供工人操作铁板模的工作位置,同时能为工人操作提供安全保障。

一般而言,工作台通常设计二层,上层供支撑铁板模及施工楼面用,下层供修补施工板模与混凝土墙的连接位置。特殊情况下,工作台也可以按施工要求设计三层或四层。

铁板模施工时,通常一层楼面会分成左右两部分,一部分先施工,另一部分后行,如左部分在浇筑混凝土墙身的时候,右部分则施工下一层的楼面等工序。当左部分墙身完成施工后,将左部分墙身使用的大型铁板模通过塔吊吊运到右边部分,施工右边部分的墙身,吊运板模这个工序称为飞模。同时,因应大楼形状等因素,有一些板模并不适合飞到另一部分使用,这部分板模称为寄位板,通常来说,寄位板会用塔吊吊放到地面寄存,到施工使用时,再将其从地面吊到楼面上使用。

因此,现有的这种工作台和施工方法需要占用较大的地面空间来存放板模,对于施工场地较小的高层建筑工地尤其不好解决,而且板模要使用塔吊反复上、下吊装,需要占用塔吊较多的时间,不仅费工费时,还增加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存放暂时不使用的板模的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的工作台以及应用该工作台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设计一种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的工作台,包括:方便拆卸或固定在建筑物上的支承架、固定在所述支承架上部的施工平台支承架;所述施工平台外侧固设有栏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承架外侧的板模存放区,该板模存放区位于所述施工平台的下方并沿水平方向突出于施工平台之外,由此形成可容纳板模的凹位,该板模存放区外侧固设有两根以上防止板模外翻的立柱。

所述立柱的顶部向外弯折。

所述板模存放区具有倾斜底面,该倾斜底面越往内侧越低。

本发明的工作台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承架底部的二层平台,所述板模存放区位于该二层平台的外侧。

所述板模存放区的底部支承于一底座上,该底座顶面至所述施工平台顶面之间的高差为1.2米至1.5米,所述栏杆顶部高出该施工平台顶面1.1米至1.3米。

本发明的工作台还包括固设于所述二层平台下方的底层平台,该底层平台的高度为1.7米至1.8米。

所述施工平台的栏杆外侧至板模存放区的立柱内侧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5厘米至35厘米。

所述板模存放区的相邻立柱之间的间距为1.3米至1.5米。

所述支承架由直杆和斜杆连结而成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建筑物上。

一种应用上述工作台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利用内、外板模完成建筑物某部分混凝土墙体的浇筑后,将适用的板模拆卸并吊装至建筑物的另一部分使用,余下不适用的板模拆卸并吊装至本层工作台的板模存放区内;

b.在上述已完成的墙体顶部完成第n层楼面的施工;

c.扎第n层墙体钢筋,将所需要的内、外板模从建筑物其他部分以及所述板模存放区处分别吊装至该第n层对应的墙身位置并拼装好,浇筑混凝土,完成该n层墙体的施工。

在所述步骤a之后、步骤b之前,将所述工作台及存放于其上的板模一起吊装至上一层并固定在所述已完成的墙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的工作台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寄位或飞模的板模在施工不使用时可以直接存放在相应的工作台的板模存放区内,可大大减少施工过程中塔吊的吊运时间和距离,节省了工地地面的存放场地,使施工更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的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刚完成楼面施工时的示意图;

图3为扎墙体钢筋时的示意图;

图4为吊装板模时的示意图;

图5为拼装板模时的示意图;

图6为浇筑墙体混凝土时的示意图;

图7为拆卸并吊装板模时的示意图;

图8为吊装工作台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的工作台主要包括:施工平台1、用于支撑固定所述施工平台1的支承架2、板模存放区3以及二层平台5。其中,所述施工平台1位于最上层,可供人在上面走动以执行施工操作等,其外侧固设有栏杆11。所述支承架2设置在所述施工平台1下方,由多根直杆和斜杆连结成支撑骨架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已达到受力条件的混凝土墙体上,方便拆卸和安装,支承架2的结构考虑了存放板模的重力、自重、活荷载、高处施工风力、工人施工操作的活荷载等,保证达到规范的安全系数要求,符合各地施工规范要求。所述二层平台5固定在支承架2的底部,所述板模存放区3位于所述二层平台5的外侧并沿水平方向突出于施工平台1之外,该施工平台1的栏杆11外侧至板模存放区3的立柱31内侧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5厘米至35厘米,由此形成可容纳板模的凹位,当然,这个距离可根据板模的尺寸而适当调整,该板模存放区3外侧固设有两根以上立柱31以防止板模向外翻,相邻立柱31之间的间距为1.3米至1.5米,其间距可根据板模的尺寸而适当调整。

为了使吊装时比较容易导入板模,所述立柱31的顶部向外弯折形成弯折部34。另外,所述板模存放区3设有倾斜底面32,该倾斜底面32越往内侧越低,由此放入板模71时,如图2所示,该板模71底部会向内滑动,此时再将板模71上部固定于所述施工平台1的栏杆11上,即可使得板模71大致呈竖向方式放置。

所述板模存放区3的底部支承于一底座33上,该底座33顶面至所述施工平台1顶面之间的高差为1.2米至1.5米,所述栏杆11顶部高出该施工平台1顶面1.1米至1.3米,采用上述尺寸使得板模71位于板模存放区3内时,站立在施工平台1上的工人的手臂可以很方便地探出栏杆11执行吊装操作。

另外,由于楼面与墙体衔接的地方比较粗糙,需要打磨平整,为此本发明的工作台在所述二层平台5下方还固设有底层平台6,该底层平台6的高度为1.7米至1.8米,这样可以覆盖需要打磨平整的墙体范围。

本发明的应用上述工作台的施工方法包括但并不限于如下步骤:

1.如图2所示,利用工作台的施工平台1在已完成的墙体81顶部完成第n层楼面82的浇筑施工,此时,浇筑墙体用的部分板模放置在所述板模存放区3内。

2.如图3所示,利用工作台的施工平台1扎第n层墙体钢筋83。

3.如图4所示,将浇筑墙体所需要的内、外板模72和71从所述建筑物其他部分已施工好的墙体处以及板模存放区3分别吊装至第n层对应的墙身位置。

4.如图5所示,将内、外板模72和71拼装起来形成第n层墙体的模板。

5.如图6所示,利用内、外板模72和71上设置的平台73往墙体的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完成该第n层墙体81的施工。

6.如图7所示,将所述第n层墙体81的板模拆卸下来,其中适用的板模72吊装至建筑物的另一部分使用,余下不适用的板模71则吊装至本层工作台的板模存放区3内并固定。

7.如图8所示,将所述工作台及存放于其上的板模71一起吊装至上一层并固定在所述第n层的墙体上。

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完成建筑物墙体及楼面的浇筑施工。

可见,利用本发明的工作台,可以很方便地存放暂时不使用的板模71,无需占用地面的存放场地,而施工地面的场地面积大小对施工的影响特别大,通常能节约施工场地对紧促的施工会带来很大的帮助,而且还可以大大减小塔吊的占用时间,更加省工省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