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井电动液压施工平台装置及该电梯井剪力墙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现行工程建设中的建筑物多以高层为主,其电梯设置普遍增加,结构形式大多以混凝土剪力墙为主,在施工中形成多次搭设施工操作平台,进行钢筋、模板及混凝土拌合物等施工,时有发生操作平台失稳、操作人员坠落事故,有的施工项目甚至发生电梯井内壁模板和操作人员坠落,砸毁操作平台的严重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电梯井电动液压施工平台装置,能够方便实现对高层电梯井的施工作业,确保施工的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电梯井电动液压施工平台装置,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周边设置有支撑操作架体,所述支撑操作架体与电梯井的剪力墙上端抵靠或分离,所述支撑平台上设置有吊挂架体,所述吊挂架体的外周围上设置有可拆卸式的模板,所述模板相互拼合构成电梯井的剪力墙施工内模板,所述支撑平台上还设置有抬升结构,所述提升机构驱动支撑平台竖直向上移动。
本发明还存在以下特征:
所述吊挂架体与支撑平台构成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提升机构为电动液压推杆,所述电动液压推杆的活塞杆竖直,所述电动液压推杆的一端固定在支撑平台上、另一端与支撑平台固定。
所述支撑操作架体呈折杆状结构且包括第一、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二弯折段大于第一弯折段的重量,所述第一弯折段与电梯井的剪力墙上端抵靠或分离,所述支撑平台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容纳支撑操作架体的开口,所述支撑操作架体的弯折处铰接设置在支撑平台的开口两侧壁处且铰接轴水平,所述第一弯折段与电梯井的剪力墙上端抵靠时,所述第一弯折段的上端面与支撑平台的底面抵靠。
所述第一弯折段的端部上方设置有支撑滚轮,所述支撑滚轮的轮芯与支撑操作架体的铰接轴平行。
所述支撑平台的上板面设置有插接管,所述吊挂架体包括纵杆插置在插接管内,所述插接管与吊挂架体的纵杆之间通过紧固螺栓构成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吊挂架体还包括横管,所述横管沿纵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根,所述模板背面设置有连接插杆插置在横管内,所述横管与连接插杆之间通过螺栓构成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横管及纵杆均设置有多个且相互围合呈矩形桁架状结构,所述电动液压推杆的活塞杆端通过连接销与吊挂架体的桁架中心处连接。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井施工方法,能够提高电梯井施工的效率,并且确保施工的作业人员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电梯井剪力墙施工方法,所述电梯井剪力墙施工方法采用了上述的电梯井电动液压施工平台装置,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待施工的楼面找平,将内模板设置在外模板内,使得内模板与外模板形成填充混凝土的间隙,向内模板与外模板之间的间隙充填混凝土,待混凝土凝结至设定强度,拆模;
b、将所述施工平台装置的支撑平台搭设在已经成型的电梯井的上端开口处,并且使得支撑平台的四个支撑操作架体搭设在已经成型的电梯井剪力墙的上端,将吊挂架体的纵杆安装在支撑平台的插接管内,并且用紧固螺栓固定;
c、将电动液压推杆的下端固定在支撑平台的上板面,将电动液压推杆的上端固定在吊挂架体的中心位置处,将模板背面的连接插杆插置在吊挂架体的横管内,并且连接插杆插置在横管的伸入,使得模板的外侧面与电梯井剪力墙的内侧面平齐,然后将外模板固定在模板围合形成的内模板外,向外模板与模板围合形成的内模板之间的间隙充填混凝土,待混凝土凝结至设定强度,拆模;
d、将紧固螺栓拆除,并且使得吊挂架体的纵杆与支撑平台的插接管分离;
e、将模板背面的连接插杆与吊挂架体的横管连接的螺栓松开,并且将模板背面的连接插杆插入将模板背面的连接插杆较深的位置,使得模板与已成型的剪力墙分离;
f、向电动液压推杆通电,使得电动液压推杆的活塞杆伸长,并且将吊挂架体沿着电梯井向上提升,直至吊挂架体伸出电梯井剪力墙的上端,并且将模板背面的连接插杆插置在吊挂架体的横管内,使得模板的下端面抵靠在电梯井剪力墙的上端;
g、将启动回程液压推杆,电动液压推杆活塞杆复位,抬升支撑平台向上移动,直至使得支撑操作架体搭设在电梯井剪力墙的上端;
h、重复步骤b至g,直至完成对整个楼层的电梯井施工作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的技术效果为:上述施工平台装置在实际施工作业时,首先针对建筑物的第一层电梯井进行施工,施工完毕,待剪力墙的混凝土强度上来后,将上述的支撑平台放置在底层电梯井的剪力墙上端,使得四个支撑操作架体搭设在梯井的剪力墙上端,从而实现对支撑平台的撑托,将吊挂架体安装在支撑平台上,并且将模板固定在吊挂架体上,使得模板围合成电梯井的剪力墙施工内模板,将外模板设置在吊挂架体外,完成对所在层的电梯井剪力墙的施工,待混凝土凝固后,启动抬升结构,将支撑平台抬升至较高层,因此该电动平台装置能够确保人员的安全及整个施工的安全度,并且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内模板与外模板配合时的俯视图;
图2是电梯井电动液压施工平台装置中支撑平台的俯视图;
图3是电梯井电动液压施工平台装置中支撑平台的主视图;
图4是电梯井电动液压施工平台装置中吊挂架体的俯视图;
图5至图7是电动平台装置配合电梯井施工时的三种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7,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电梯井电动液压施工平台装置,包括支撑平台10,所述支撑平台10的周边设置有支撑操作架体20,所述支撑操作架体20与电梯井的剪力墙上端抵靠或分离,所述支撑平台10上设置有吊挂架体30,所述吊挂架体30的外周围上设置有可拆卸式的模板40,所述模板40相互拼合构成电梯井的剪力墙施工内模板,所述支撑平台10上还设置有抬升结构,所述提升机构驱动支撑平台10竖直向上移动;
结合图5至图7所示,上述施工平台装置在实际施工作业时,首先针对建筑物的第一层电梯井进行施工,施工完毕,待剪力墙的混凝土强度上来后,将上述的支撑平台10台放置在底层电梯井的剪力墙上端,使得四个支撑操作架体20搭设在梯井的剪力墙上端,从而实现对支撑平台10的撑托,将吊挂架体30安装在支撑平台10上,并且将模板40固定在吊挂架体30上,使得模板40围合成电梯井的剪力墙施工内模板,将外模板设置在吊挂架体30外,使得内模板与外模板形成从天混凝土的间隙,将该间隙内填充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将模板40拆卸下来,启动抬升结构,将支撑平台10抬升至较高层,然后将模板40安装在吊挂架体30上,完成更高一层的电梯井剪力墙的施工,因此该电动平台装置能够确保人员的安全及整个施工的安全度,并且效率高。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结合图5所示,所述吊挂架体30与支撑平台10构成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提升机构为电动液压推杆50,所述电动液压推杆50的活塞杆竖直,所述电动液压推杆50的一端固定在支撑平台10上、另一端与支撑平台10固定;
上述的吊挂架体30与支撑平台10构成可拆卸式连接,当该层的电梯井剪力墙施工完成后,将吊挂架体30从支撑平台10上拆卸下来,然后电动液压推杆50通电,将吊挂架体30及模板40顶伸至该层的电梯井剪力墙的上端,并且使得模板40搭设在电梯井剪力墙的上端,然后启动回程液压推杆50,电动液压推杆50的活塞杆复位,从而将支撑平台10反向向上拉伸,并且将支撑平台10拉伸至电梯井的剪力墙的上端,以完成对更高一层的电梯井剪力墙的施工;
上述的电动液压推杆50能够实现两个结构的反向拉伸,在电动液压推杆50的反向拉伸作用下,即可使得整个电动平台装置沿着电梯井的施工方向向上爬升,从而该电动液压推杆50及其连接关系,方便整个施工作业的同时,还能简化整个电动平台装置的结构,降低整个平台装置的成本。
进一步地,结合图3所示,所述支撑操作架体20呈折杆状结构且包括第一、第二弯折段21、22,所述第二弯折段22大于第一弯折段21的重量,所述第一弯折段21与电梯井的剪力墙上端抵靠或分离,所述支撑平台10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容纳支撑操作架体20的开口,所述支撑操作架体20的弯折处铰接设置在支撑平台10的开口两侧壁处且铰接轴水平,所述第一弯折段21与电梯井的剪力墙上端抵靠时,所述第一弯折段21的上端面与支撑平台10的底面抵靠;
上述的第二弯折段22大于第一弯折段21的重量,在支撑操作架体20处在自由状态时,第一弯折段21的上端面与支撑平台10的底面始终处在抵靠的状态,从而使得支撑操作架体20搭设在电梯井剪力墙的上端面,在支撑平台10沿着电梯井的剪力墙向上移动时,在电梯井剪力墙的作用下,使得支撑操作架体20绕铰接轴转动,从而使得支撑操作架体20与电梯井剪力墙形成避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折段21的端部上方设置有支撑滚轮60,所述支撑滚轮60的轮芯与支撑操作架体20的铰接轴平行;
结合图7所示,上述的支撑滚轮60形成对支撑操作架体20的滚动导向,一方面可避免支撑操作架体20造成对电梯井剪力墙内壁的划伤,而且在支撑滚轮60的作用下,可减少支撑操作架体20的滑动产生的摩擦阻力,方便整个设备向上抬升。
为方便安装及拆卸,结合图5所示,所述支撑平台10的上板面设置有插接管11,所述吊挂架体30包括纵杆31插置在插接管11内,所述插接管11与吊挂架体30的纵杆31之间通过紧固螺栓111构成可拆卸式连接。
结合图4所示,为方便实现对模板40水平方向的调节及固定,所述吊挂架体30还包括横管32,所述横管32沿纵杆3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根,所述模板40背面设置有连接插杆41插置在横管32内,所述横管32与连接插杆41之间通过螺栓构成可拆卸式连接;
利用上述的横管32与连接插杆41连接,从而方便实现模板40水平方向的调节。
为确保电动液压推杆50对吊挂架体30的支撑强度,所述横管32及纵杆31均设置有多个且相互围合呈矩形桁架状结构,所述电动液压推杆50的活塞杆端通过连接销与吊挂架体30的桁架中心处连接。
结合图5至图7所示,下面介绍一下该电梯井剪力墙施工方法,所述电梯井剪力墙施工方法采用了上述的电梯井电动液压施工平台装置,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待施工的楼面找平,结合图1所示,将内模板70设置在外模板80内,使得内模板70与外模板80形成填充混凝土的间隙,向内模板70与外模板80之间的间隙充填混凝土,待混凝土凝结至设定强度,拆模;
b、将所述施工平台装置的支撑平台10搭设在已经成型的电梯井的上端开口处,并且使得支撑平台10的四个支撑操作架体20搭设在已经成型的电梯井剪力墙的上端,将吊挂架体30的纵杆31安装在支撑平台10的插接管11内,并且用紧固螺栓111固定;
c、将电动液压推杆50的下端固定在支撑平台10的上板面,将电动液压推杆50的上端固定在吊挂架体30的中心位置处,将模板40背面的连接插杆41插置在吊挂架体30的横管32内,并且连接插杆41插置在横管32的伸入,使得模板40的外侧面与电梯井剪力墙的内侧面平齐,然后将外模板80固定在模板40围合形成的内模板外,向外模板80与模板40围合形成的内模板之间的间隙充填混凝土,待混凝土凝结至设定强度,拆模;
d、将紧固螺栓111拆除,并且使得吊挂架体30的纵杆31与支撑平台10的插接管11分离;
e、将模板40背面的连接插杆41与吊挂架体30的横管32连接的螺栓松开,并且将模板40背面的连接插杆41插入将模板40背面的连接插杆41较深的位置,使得模板40与已成型的剪力墙分离;
f、向电动液压推杆50通电,使得电动液压推杆50的活塞杆伸长,并且将吊挂架体30沿着电梯井向上提升,直至吊挂架体30伸出电梯井剪力墙的上端,并且将模板40背面的连接插杆41插置在吊挂架体30的横管32内,使得模板40的下端面抵靠在电梯井剪力墙的上端;
g、将启动回程液压推杆50,电动液压推杆50活塞杆复位,抬升支撑平台10向上移动,直至使得支撑操作架体20搭设在电梯井剪力墙的上端;
h、重复步骤b至g,直至完成对整个楼层的电梯井施工作业;
上述的第一层的电梯井的剪力墙施工,可单独利用内模板70与外模板80来进行施工,可暂时无需使用上述的电动平台装置,待第一层的电梯井剪力墙强度上来后,将上述的电动平台装置放置在第一层电梯井剪力墙的上端,从而按照上述方式逐层完成电梯井剪力墙的施工;
电梯井的外模板80的拆除,可根据混凝土的强度情况,若混凝土的强度本身足够,可提前拆卸,也可根据情况,在施工上一层电梯井时,将下一层电梯井的外模板80的拆除,以提高施工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