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岗亭救生系统及救生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8220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物联网岗亭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亭主体,所述亭主体内设有容纳空间,所述亭主体呈圆筒状;

亭盖,所述亭盖可拆卸的设于所述亭主体的上方,所述亭盖呈锥形,其尖端朝向;

亭门,所述亭门设于所述亭主体的侧面;

把手,所述把手设于所述亭门上;

可伸缩的承重支柱,所述可伸缩的承重支柱设于亭主体的下方;

内层开口箱体,所述内层开口箱体设于所述亭主体的下方,所述可伸缩的承重支柱的另一端固定在内层开口箱体的底部;所述内层开口箱体还上设有人行踏板;

外层固定箱体,所述外层固定箱体设于所述内层开口箱体的外部;

固定基础,所述固定基础位于所述外层固定箱体的四周和底部;

其中,所述外层固定箱体与内层开口箱体滑动连接;

所述内层开口箱体内还设有至少2个火箭推进燃料箱、所述内层开口箱体的底部外层设有至少6个火箭推进器;所述亭盖的顶部设有三脚架,所述三脚架上设有开口朝下可调节的水枪、位于水枪一侧的机器视觉系统和扬声器;所述亭盖的顶部设有可弹射降落伞;

还包括有物联网系统,所述物联网系统包括位于亭主体的控制器和上位机,通过上位机远程的控制岗亭的升降,所述控制器与一显示屏和喇叭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岗亭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开口箱体的深度大于所述亭主体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岗亭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亭盖的口径大于所述外层固定箱体的口径。

4.一种救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401,周期性的通过机器视觉系统扫描岗亭四周的预设范围内有无人接近,若有人接近,则根据预设的判断逻辑分析判断该人是否为入侵者;

S402,若发现入侵者,则物联网系统中的控制器将入侵者的信息上传至上位机;

S403,上位机远程的开启水枪,并始终追踪入侵者的位置,并投放警告语音;

S404,若语音警告一定时长入侵者依然不远离岗亭,则水枪锁定入侵者并释放阻碍入侵者行进但不危害其生命健康的水柱;

S405,在释放水柱的同时,上位机控制承重支柱将亭主体缩回到内层开口箱体中;

S406,触发并激活火箭推进器,若特定时长范围内入侵者不远离岗亭则准备将岗亭通过火箭发射的方式发射到空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救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如下步骤,

S501,当S406步骤执行后,间隔特定时长后,火箭推进器调整岗亭的姿势并逐渐减弱动力,使岗亭缓慢下坠,当岗亭的下降速度低于20米每秒时,降落伞弹射,并向控制器发射准备降落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救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如下步骤,

S601,降落伞弹射后,控制器自检岗亭的状态,若发现岗亭不适合降落,则提醒岗亭内的人员准备跳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救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如下步骤,S501中还包括有将岗亭与内层开口箱体分离的步骤。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