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立面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2676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外立面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应用于建筑外墙保温工程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现有技术外墙保温工程中由于人员技术水平不同容易形成质量缺陷或因为材料不当造成外墙漏水,而对室内物品造成浸泡损坏。现有技术只注重防水而不注重排水,外墙材料受时间,温度影响不能达到长期有效防水,本发明应用截水、排水思路设计保障即便外墙防水构造失效也能保障雨水不会进入室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在建筑中存在的由于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材料质量问题和气候因素造成外墙墙体开裂后向室内渗水的质量通病。本发明通过在易漏水部位设置本装置将漏入保温墙体内的水排出到墙外,实现建筑外墙的排水功能。

本发明的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墙体保温材料与墙体之间设置一道能同时与墙和保温层相结合的截水槽,使由于外墙保温层表面开裂进入保温构造与墙体之间的雨水通过截水槽将雨水导流,从截水槽排水部位后经由排水部位排向室外,以减少由于雨水累积而进入室内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在外墙保温防水构造收到破坏后仍能将进入保温内的雨水排到室外以免对室内造成浸水影响。截水槽与排水部位连接一体,可同时适用于建筑外立面有洞口部位墙体及无洞口部位墙体,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中表现本发明构造组成图;

图2中表现的是本装置安置于有洞口部位剖面图;

图3中表现的是本装置安置有洞口部位组装方式图;

图4中表现的是本装置安置于无洞口外墙部分剖面图;

图5中表现的是本装置安置于无洞口外墙部分组装方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所述的装置包括:截水槽1;连接节2;转角节3;端节4。截水槽1起到将雨水导流到截水槽1排水部位并将雨水通过排水部位直接排到室外的作用。连接节2由于断面过长而造成一根截水槽1不能满足时可将多根截水槽1连接在一起,并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装置长度的作用。转角节3放置于建筑转角部位将两端的截水槽1连接起来。通过以上部分使装置形成连续的截水环将建筑物从装置处节成一道连续的截水环。端节4在装置端部放置起封头作用并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装置长度。

图2中所述的是本装置安置于洞口部位的剖面图。在外保温处防水构造破坏后雨水进入保温层与主体结构的夹缝中,由于工艺限制不可能达到完全粘接一定会存在间隙,进而使雨水在间隙中自由窜流,从洞口这一薄弱处进入室内造成室内浸水。将本装置安置于洞口处与保温材料处紧密结合,从而达到防止雨水从洞口进入室内的目的。

图3中所述本装置应用于洞口处时的施工方法。在保温板施工完成反包网施工完成后安装本装置。当洞口小于单根截水槽1长度将截水槽1根据洞口裁剪出适当尺寸两端安装端节4。当洞口大于单根截水槽1长度将截水槽1裁剪出适当尺寸用连接节2将多根截水槽1连接起来两端安装端节4。当洞口处于转弯处时将截水槽1用转角节3连接起来到适当长度。

将连接完成后的装置排水部位向下,用胶粘性材料粘于保温板内侧上部紧密与墙体结合即完成装置安装,随后在进行其他后续保温工程施工。

图4中所述本装置应用于无洞口部位外墙部分。将截水槽1水平放置于保温板之间排水部位向外,紧密粘结于外保温与主体结构之间将截水槽1的开口朝向保温板与主体结构形成的缝隙处。将外保温防水构造破损形成裂缝造成的渗漏雨水排出保温构造的目的。

图5所述应用于外墙无洞口部位的安装方式。在保温板施工到预定设置本装置的部位将本装置剪裁截水槽1到适当长度,当长度大于单根截水槽1长度时用连接节2连接到指定长度,在遇到转角处时用转角节3连接于截水槽1后在端部放置端节4完成装置组装后用粘性材料将本装置分段粘接于主体结构上在进行后续上部保温板施工。上下层保温板施工中的缝用发泡保温材料填充即完成装置安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为了克服现在建筑中存在的由于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材料质量问题和气候因素造成外墙墙体开裂后向室内渗水的质量通病。本发明通过在易漏水部位设置本装置将漏入保温墙体内的水排出到墙外,实现建筑外墙的排水功能。本发明的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墙体保温材料与墙体之间设置一道能同时与墙和保温层相结合的截水槽,使由于外墙保温层表面开裂进入保温构造与墙体之间的雨水通过截水槽将雨水导流,从截水槽排水部位后经由排水部位排向室外,以减少由于雨水累积而进入室内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宋付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宋付伟
技术研发日:2016.10.08
技术公布日:2018.0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