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件和装配式墙体顶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1901阅读:15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件和装配式墙体顶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件和装配式墙体顶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房屋建设中,隔墙是由施工人员通过龙骨和石膏板进行现场加工和组装,过程复杂,且受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和环境的影响,施工时间较长,质量、进度和成本都的不到保障。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了废料、废渣,并伴有噪声、粉尘和空气的污染。另外,当隔墙位置需要改动时,原有的隔墙必须进行破坏性拆除,不能重复利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为响应国家对房屋建筑绿色环保、工厂化、快速化、可拆装、材料循环利用的政策指导方针,大力发展新型装配式墙体技术。装配式墙体在工厂内规模化生产,现场配装与顶部和上楼板固定即可。

目前,装配式墙体与上楼板的连接通常是使用膨胀螺栓和龙骨固定,此安装效率低,面对大量的装配式墙体的安装,施工耗时长并且消耗大量的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快速安装装配式墙体的连接件及其构成的装配式墙体顶部连接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件,固定在装配式墙体的顶面,包括架体、偏心轮、转轴;

所述架体为倒置的几字形结构,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横板,所述第一侧板通过横板与第二侧板相连,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又背向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

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对应设置有圆孔,所述转轴的两端穿过圆孔与架体轴向固定,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偏心轮的内孔且与其固定;所述偏心轮夹在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间,可绕所述转轴的轴线转动而突出所述架体;

所述偏心轮的轮面间隔设置有突出的卡齿;

所述架体设置有卡片,所述卡片为弹性金属片,其一端与第一支撑板固定,自由端与所述卡齿接触,用于限制偏心轮转动。

优选地,所述卡齿截面呈鲨鱼鳍状。

优选地,所述偏心轮的内孔和所述转轴对应设置键槽,所述偏心轮和转轴通过键完成固定。

优选地,所述偏心轮的内孔和转轴通过公差配合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都开有至少一个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圆孔相匹配的外螺纹。

优选地,所述转轴的一端的端面设置成正六角形或者正四角形。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墙体顶部连接结构,包括u型的天龙骨和设有卡槽的m型龙骨,天龙骨嵌入装配式墙体顶面,m型龙骨固定在上楼板,天龙骨设置在m型龙骨的正下方,还包括上述的连接件,所述天龙骨的腹板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件可穿过连接孔且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与天龙骨搭接并固定,所述偏心轮突出所述架体并伸入所述卡槽中,形成卡扣。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都开有至少一个安装孔,通过螺钉穿过所述安装孔固定在所述天龙骨上。

优选地,所述天龙骨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转轴的一端的端面设置成六角或者四角形,所述天龙骨对应所述端面位置开有旋转孔。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墙体顶部连接结构通过连接件的偏心轮与m型龙骨的配合形成卡扣,此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可循环使用。

本发明的偏心轮的卡齿为鲨鱼鳍状,有利于偏心轮在卡片的配合下沿单一方向顺畅旋转或形成卡扣。

本发明顶部连接结构中,天龙骨上开有多个可安装连接件的连接孔,多个连接件固定在天龙骨上,提高装配式墙体与上楼板连接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转轴的一端面加工成正四角形或者正六角形,使其方便通过现有的多种简单工具完成旋转。

本发明的天龙骨的侧板加工有旋转孔,其与转轴对应,方便工具伸入对转轴作用。

本发明的连接件的各个部件间都为可拆连接,方便加工成型,且方便部件损坏时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连接件示意图;

图2是架体示意图;

图3是转轴示意图;

图4是转轴和偏心轮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转轴和架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天龙骨示意图;

图7是m型龙骨示意图;

图8是装配式墙体顶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是装配式墙体顶部连接结构分离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1-架体、101-卡片、102-第一侧板、103-第二侧板、104-横板、105-第一支撑板、106-第二支撑板、107-圆孔、108-安装孔、2-转轴、201-外螺纹、3-偏心轮、301-卡齿、4-天龙骨、401-连接孔、4011-豁口、402-旋转孔、403-凹槽、5-m型龙骨、501-卡槽、6-上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图1-5为用于装配式墙体顶部和上楼板间连接的连接件。图1为连接件示意图,如图1所示,连接件包括架体1、转轴2、偏心轮3,架体1为倒置的几字形结构,偏心轮3通过转轴2固定在架体1内,偏心轮3与转轴2固定,其两者的整体可绕转轴的轴线转动;偏心轮3的轮面设置有间隔突出的卡齿301,所述架体1上设置有卡片101,卡片101一端固定在架体1上,自由端插入相邻卡齿301的间隙且与偏心轮的轮面接触,用于限制偏心轮的转动。由于偏心轮3的偏心特质,导致连接件的偏心轮3旋转可突出架体1,也可埋藏在架体1内。

图2为架体示意图,如图2所示,架体由第一侧板102、第二侧板103、横板104、第一支撑板105和第二支撑板106连接成倒置的几字形,第一侧板102和第二侧板103上对应开有圆孔107,用于转轴的装配。卡片101为弹性金属片,其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05上,而自由端指向第二支撑板106。在第一支撑板105和第二支撑板106上都开两个有用于将连接件固定在装配式墙体上的安装孔108。第一支撑板105和第二支撑板106上都至少设置一个安装孔108,其数量可根据架体的长度适当设置。

图3为转轴示意图,如图3所示,转轴的一端加工有外螺纹201,直至轴肩位置,外螺纹201可与架体的圆孔配合,使转轴加工有外螺纹201的一端拧入圆孔,并使架体和转轴轴向固定,且拧到轴肩位置轴向固定但可周向旋转;而转轴另一端的端面加工成正四角形,也可加工成正六角形,方便使用工具转动转轴。

图4为转轴和偏心轮的装配示意图,如图4所示,偏心轮3轮面上的卡齿301的截面呈鲨鱼鳍状,鲨鱼鳍状能够确保偏心轮在卡片的配合下沿单一方向旋转或形成卡扣,其包括一个弧面和一个平面,弧面有利于和弹性的卡片配合,使偏心轮3顺畅旋转,而平面则可和卡片形成卡扣;转轴2穿过偏心轮3的内孔与其通过公差配合相对固定,偏心轮3处于转轴2的中央位置,其安装在架体上时,偏心轮3夹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转轴2和偏心轮3也可通过键形成固定,转轴2的外表面和偏心轮的内孔都设置键槽,通过键插入两者的键槽形成连接固定。

图5为转轴和架体的装配示意图,如图5所示,转轴2两端分别穿过第一侧板102和第二侧板103上的圆孔,且外螺纹201与圆孔配合使转轴与架体轴向固定,而架体的第一侧板102和第二侧板103与转轴2的轴肩紧贴。

由上述连接件配合安装的装配式墙体顶部连接结构,还包括u型的天龙骨和m型龙骨。图6为天龙骨示意图,如图6所示,天龙骨用于嵌入装配式墙体的顶面,其截面呈u型,其腹板沿长度方向加工有凹槽403,腹板的凹槽403内还间隔开有至少两个连接孔401,其可容架体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穿过并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与连接孔两侧形成搭接;连接孔401的两侧还设置有豁口4011,在将连接件嵌入天龙骨时,使转轴的两端突出架体的部分也能够顺利通过连接孔401。天龙骨的一侧板对应腹板的连接孔401的位置开有圆形的旋转孔402。图7为m型龙骨示意图,如图7所示,m型龙骨可固定在上楼板,截面呈m型,且形成了沿长度方向的卡槽501。

图8为装配式墙体顶部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天龙骨4嵌入装配式墙体顶面,m型龙骨5固定在上楼板6,m型龙骨5设置在天龙骨4的正上方,连接件穿过连接孔,第一支撑板105和第二支撑板106与天龙骨4搭接且通过螺钉穿过安装孔固定在天龙骨4上,偏心轮3突出架体1并伸入m型龙骨5的卡槽501中,形成横向卡扣,且卡片101与偏心轮3的卡齿接触,限制偏心轮运动,使其保持突出的状态。天龙骨4侧板上的旋转孔402处于转轴2的轴线上,且与转轴2加工成四角形的端面处于一侧,两者相对应。该顶部连接结构使装配式墙体和楼板形成横向固定,确保墙体不会倾斜摇摆。

上述装配式墙体顶部连接结构在装配时,首先,需将m型龙骨5固定在上楼板6,而连接件固定在嵌有天龙骨4的装配式墙体上。使用工具伸入旋转孔402,通过旋转转轴2四角形的端部,提供给偏心轮3和转轴2转动的力,又由于卡片101具有弹性,所以在足够作用力旋转时,偏心轮3则驱使卡片101产生形变,而偏心轮3绕转轴2的轴线转动,使偏心轮3不突出架体1。再将装配式墙体安装在m型龙骨5的下方且对应,使装配式墙体顶部连接结构处于分离状态,如图9所示。最后,再次使用工具伸入旋转孔402,通过旋转转轴2四角形的端部,再次使偏心轮3旋转,一边旋转一边观察,使其突出架体1。当偏心轮伸入卡槽501中时,停止旋转,取出工具,完成该连接结构的装配。

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墙体顶部连接结构通过连接件的偏心轮与m型龙骨的配合形成卡扣,此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可循环使用。其中,偏心轮的卡齿为鲨鱼鳍状,有利于保偏心轮在卡片的配合下沿单一方向顺畅旋转或形成卡扣;转轴的一端面加工成正四角形或者正六角形,使其方便通过现有的多种简单的工具完成旋转;天龙骨的侧板加工有旋转孔,其与转轴对应,方便工具伸入对转轴作用。连接件的各个部件间都为可拆连接,方便加工成型,且方便部件损坏时进行更换。顶部连接结构中,天龙骨上开有多个可安装连接件的连接孔,多个连接件固定在天龙骨上,可以有效提高装配式墙体与上楼板连接的稳定性。

虽然本发明所揭示的实施方式如上,但其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核心技术方案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和细节上做任何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