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缩短与天花板间距的建筑吊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2389阅读:7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缩短与天花板间距的建筑吊顶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吊顶结构,尤其是一种可缩短与天花板间距的建筑吊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天花板一般都采用吊顶,使之更美观或者达到相应的功能,图1所示的是一种现有的吊顶结构,其采用卡齿龙骨2对扣板6进行安装,其主要包括吊杆7、主龙骨吊件8、主龙骨4、卡齿龙骨吊件5、卡齿龙骨2和扣板6;吊杆7顶部通过连接件与安装在天花板上的膨胀螺丝相连接,吊杆7通过主龙骨吊件8与主龙骨4连接,卡齿龙骨2通过卡齿龙骨吊件5连接在主龙骨2上,扣板6卡装在卡齿龙骨2上。其中,吊杆7的作用是连接与调高低,在此结构中不可或缺。

这种卡齿龙骨吊顶结构存在的技术问题是:结构复杂,吊杆7、主龙骨4的存在加长了扣板6与天花板的距离,所以这种吊顶结构一般只能适合与层高较高的房间,因为光吊杆长度就在二十厘米以上,对于现有的住宅,一般层高就2.9米,如果采用这种吊顶结构明显不合适。由于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对现有的建筑卡齿龙骨吊顶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可缩短与天花板间距的建筑吊顶结构。

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可缩短与天花板间距的建筑吊顶结构,包括位于天花板下方的若干卡齿龙骨,所述天花板上设有若干排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墙体连接件,所述卡齿龙骨通过墙体连接件安装在天花板上,在卡齿龙骨底面上安装有扣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齿龙骨由连在一起的一个顶面和前后两个侧面构成,所述顶面上间隔设有圆孔,所述侧面底边上间隔设有卡槽;所述扣板两侧边缘设有上翻边,所述上翻边顶部具有可卡入所述卡槽内的卡入部,相邻两个扣板的卡入部呈镜像状卡入在同一个卡槽中;

所述墙体连接件包括膨胀管、内管、第一活动件、第二活动件、芯管、膨胀块和中心拉杆;

所述膨胀管嵌装在天花板上的安装孔中,在膨胀管内上部的位置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中心具有通孔,膨胀管的顶部是一圈相互间设有破口的膨胀脚,在膨胀管内下部设有扩径段,膨胀管内位于扩径段和隔板之间的部分为卡装段,卡装段内壁上设有延伸至所述扩径段的弧形凹槽;

所述内管插入所述膨胀管,该内管顶部具有内翻圈,内翻圈的中心处是螺孔,在内管的管壁上设有珠孔,珠孔的位置与膨胀管内的弧形凹槽相对,所述珠孔内设有可左右移动的珠子,在内管内设有弹性管,所述弹性管与所述珠子相接触,所述弹性管内设有支撑管;所述内管下部外侧设有缩径段,所述缩径段左右两侧设有第一转轴;

所述第一活动件连接在内管下方,该第一活动件由环状件和位于环状件两侧上方的第一凸耳组成,所述第一凸耳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上且相互间可转动; 在所述环状件的外壁前后两侧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在空间上呈垂直分布;

所述第二活动件连接在第一活动件下方,该第二活动件由管状件和位于管状件两侧上方的第二凸耳组成,所述第二凸耳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上且相互间可转动;所述管状件外侧固定设有限位圈,所述管状件下部设有第一外螺纹段,在第一外螺纹段上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螺纹圈;

所述芯管穿过所述支撑管、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在芯管顶部具有与所述螺孔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段,所述芯管底部露出在所述第二活动件的管状件下方并且芯管底部具有外翻圈;

所述膨胀块位于所述膨胀管顶部那圈膨胀脚的内侧,该膨胀块外径由下往上逐渐变大;

所述中心拉杆穿过所述膨胀块、通孔和芯管,在中心拉杆顶部具有限位头,在中心拉杆底部设有第三外螺纹段,所述第三外螺纹段露出在所述芯管底部外翻圈的下方,在第三外螺纹段上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螺母;

所述第二活动件的管状件穿过所述卡齿龙骨上的圆孔,所述螺纹圈位于卡齿龙骨的顶面的下方,螺纹圈锁紧后所述卡齿龙骨的顶面被限制在所述限位圈和螺纹圈之间。

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珠孔外侧卡装有橡胶圈;

所述珠孔为内大外小的形状;

所述天花板与扣板间的距离不大于十厘米;

本发明所设计的可缩短与天花板间距的建筑吊顶结构,它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特有墙体连接件,卡齿龙骨直接通过墙体连接件安装在天花板上,墙体连接件嵌入天花板,使得天花板与扣板之间的明显缩短;而墙体连接件具有的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可作偏转,当安装孔不严格垂直时,仍能使卡齿龙骨处于水平,另外墙体连接件具有高度调整功能,方便了安装时对卡齿龙骨的调节,使之处于合理的设计高度和水平位置,同时依靠墙体连接件的涨紧功能卡齿龙骨能牢牢地安装于天花板上,对起下方的扣板形成有力的支撑,使整个吊顶能够满足使用时的承重需求。由此可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主龙骨和吊杆,大大减少了扣板与天花板的距离,特别适合中国目前2.9米层高的住宅使用;同时还兼职了结构牢固,安装方便的特点,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卡齿龙骨吊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建筑吊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卡齿龙骨和扣板安装在一起时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卡齿龙骨和扣板分开时的示意图,图中圆圈处卡齿龙骨被剖开;

图5是实施例1建筑吊顶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未安装扣板;

图6是实施例1墙体连接件的剖视图;

图7是实施例1墙体连接件的剖视图;图中内管、第一活动件、第二活动件未被剖开;

图8是实施例1膨胀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1膨胀管的仰视图;

图10是实施例1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1内管珠孔处作改进后的局部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1内管珠孔处作另一种改进后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

天花板1、安装孔11;

卡齿龙骨2、圆孔21、顶面22、侧面23、卡槽24;

墙体连接件3、

膨胀管31、隔板311、通孔312、破口313、膨胀脚314、扩径段315、卡装段316、弧形凹槽317;

内管32、内翻圈321、螺孔322、珠孔323、珠子324、弹性管325、支撑管326、缩径段327、第一转轴328、橡胶圈329;

第一活动件33、环状件331、第一凸耳332、第二转轴333;

第二活动件34、管状件341、第二凸耳342、限位圈343、第一外螺纹段344、螺纹圈345;

芯管35、第二外螺纹段351、外翻圈352;

膨胀块36、

中心拉杆37、限位头371、第三外螺纹段372、螺母373;

主龙骨4;

卡齿龙骨吊件5;

扣板6、卡入部61、上翻边62;

吊杆7;

主龙骨吊件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可缩短与天花板间距的建筑吊顶结构,可缩短与天花板间距的建筑吊顶结构,包括位于天花板1下方的若干卡齿龙骨2,所述天花板1上设有若干排安装孔11,所述安装孔11内设有墙体连接件3,所述卡齿龙骨2通过墙体连接件3安装在天花板1上,在卡齿龙骨2底面上安装有扣板6,其特征在于:

如图3、4、5所示,所述卡齿龙骨2由连在一起的一个顶面22和前后两个侧面23构成,所述顶面22上间隔设有圆孔21,所述侧面23底边上间隔设有卡槽24;所述扣板6两侧边缘设有上翻边62,所述上翻边62顶部具有可卡入所述卡槽24内的卡入部61,相邻两个扣板6的卡入部61呈镜像状卡入在同一个卡槽24中;

如图6和7所示,所述墙体连接件3包括膨胀管31、内管32、第一活动件33、第二活动件34、芯管35、膨胀块36和中心拉杆37;

如图8和9所示,所述膨胀管31嵌装在天花板1上的安装孔11中,在膨胀管31内上部的位置设有隔板311,所述隔板311中心具有通孔312,膨胀管31的顶部是一圈相互间设有破口313的膨胀脚314,在膨胀管31内下部设有扩径段315,膨胀管31内位于扩径段315和隔板311之间的部分为卡装段316,卡装段316内壁上设有延伸至所述扩径段315的弧形凹槽317;

如图10所示,所述内管32插入所述膨胀管31,该内管32顶部具有内翻圈321,内翻圈321的中心处是螺孔322,在内管32的管壁上设有珠孔323,珠孔323的位置与膨胀管31内的弧形凹槽317相对,所述珠孔323内设有可左右移动的珠子324,在内管32内设有弹性管325,所述弹性管325与所述珠子324相接触,所述弹性管325内设有支撑管326;所述内管32下部外侧设有缩径段327,所述缩径段327左右两侧设有第一转轴328;

所述第一活动件33连接在内管32下方,该第一活动件33由环状件331和位于环状件331两侧上方的第一凸耳332组成,所述第一凸耳332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328上且相互间可转动; 在所述环状件331的外壁前后两侧设有第二转轴333,所述第二转轴333与所述第一转轴328在空间上呈垂直分布;

所述第二活动件34连接在第一活动件33下方,该第二活动件34由管状件341和位于管状件341两侧上方的第二凸耳342组成,所述第二凸耳342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333上且相互间可转动;所述管状件341外侧固定设有限位圈343,所述管状件341下部设有第一外螺纹段344,在第一外螺纹段344上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螺纹圈345;

所述芯管35穿过所述支撑管326、第一活动件33和第二活动件34,在芯管35顶部具有与所述螺孔322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段351,所述芯管35底部露出在所述第二活动件34的管状件341下方并且芯管35底部具有外翻圈352;

所述膨胀块36位于所述膨胀管31顶部那圈膨胀脚314的内侧,该膨胀块36外径由下往上逐渐变大;

所述中心拉杆37穿过所述膨胀块36、通孔312和芯管35,在中心拉杆37顶部具有限位头371,在中心拉杆37底部设有第三外螺纹段372,所述第三外螺纹段372露出在所述芯管35底部外翻圈352的下方,在第三外螺纹段372上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螺母373;

所述第二活动件34的管状件341穿过所述卡齿龙骨2上的圆孔21,所述螺纹圈345位于卡齿龙骨2的顶面22的下方,螺纹圈345锁紧后所述卡齿龙骨2的顶面22被限制在所述限位圈343和螺纹圈345之间。

其中,卡齿龙骨2和扣板6还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相配合的其他结构。

这种可缩短与天花板间距的建筑吊顶结构具有如下技术优点:

首先,卡齿龙骨2通过墙体连接件3安装在天花板1上,墙体连接件3嵌入天花板1,使得天花板1与扣板6之间的距离明显缩短,尤其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吊杆和主龙骨的距离,因此这种建筑吊顶结构适合低层高的房间使用;

其次,墙体连接件3具有的第一活动件33和第二活动件34可作偏转,当安装孔11不严格垂直时,仍能使卡齿龙骨2处于水平,因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安装孔11很难保证严格垂直,如果墙体连接件3不具有调节功能,但又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可调节的吊杆,那么一旦安装孔11有轻微的歪斜时将影响卡齿龙骨2的安装;

另外,墙体连接件3具有高度调整功能,方便了安装时对卡齿龙骨2高度的调节,使卡齿龙骨2能够处于合理的设计高度;墙体连接件3能调节的原理是:弹性管325具有弹性,其与珠子324相接触,可以将珠子324向外弹,这样当内管32插入膨胀管31时,珠子324顶在膨胀管31的内壁上,内管32就不易掉落,而此时内管32仍能上下运动,实现高度的调节;珠子324在膨胀管31内有两个位置,一是珠子324在弧形凹槽317内,此时珠子324受到的力较小,内管32的上下移动相对轻松;另一个是珠子324在弧形凹槽317外,即内管32转过一定的角度,此时珠子324的容纳空间减小,其更加靠近弹性管325,内管32被卡得更紧,需要较大的力才能使内管32作高度上的调节;其中,弹性管325可以是弹性橡胶管。珠子324有两个状态的好处是:处于弧形凹槽317内时因为易于调节,所以当卡齿龙骨2装在第二活动件34上后(将第二活动件34的管状件341穿过所述卡齿龙骨2上的圆孔21并拧上下方的螺纹圈345,但不拧紧螺纹圈345),整一排的墙体连接件3的内管都是易于上下活动的,可以将卡齿龙骨2调至合理的位置(粗调),调节完成后,旋动第二活动件34使珠子324从弧形凹槽317中脱出,这样由于珠子324的卡紧力增加,卡齿龙骨2就可以被固定在天花板上了,,此时需要较大的力,才能对卡齿龙骨2进行上下微调,最后拧紧螺纹圈345即可,这样的方式,即可以调节高度,又使安装较为方便,由此可以省去现有技术中较长的吊杆;

墙体连接件3的涨紧功能其能牢牢地安装于天花板上,对其下方的卡齿龙骨2及扣板6等形成有力的支撑;涨紧功能的原理是当芯管35插入后,芯管35通过转动使芯管35顶部与隔板311相抵,而中心拉杆37穿过芯管35,在中心拉杆37底部第三外螺纹段372上的螺母373一步步锁紧时,中心拉杆37会下移,从而将膨胀块36向下扯,相配合的膨胀脚314得以张开使膨胀管31涨紧在安装孔11中;在墙体连接件3中,芯管35的作用非常关键,其不仅是在涨紧时有作用,因为芯管35顶部具有与所述螺孔322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段351,当芯管35旋入螺孔322后,芯管35与内管32连成一个整体,在涨紧后芯管35被牢牢地固定,因此内管32也不再可以作上下调节了,卡齿龙骨2的位置被完全固定,在使用过程中也不会再发生移位,不会因为弹性橡胶管老化而出现问题,使整个吊顶处于稳固状态。

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珠孔323外侧卡装有橡胶圈329(如图11所示),或者所述珠孔323为内大外小的形状(如图12所示),这样的改进都可以使珠子不易从珠孔掉出,便于安装。

本发明所述的建筑吊顶结构,为了适应低层高住宅的需求,天花板1与扣板6间的距离最好不大于十厘米。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可缩短与天花板间距的建筑吊顶结构,它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主龙骨和吊杆,大大减少了扣板与天花板的距离,特别适合中国目前2.9米层高的住宅使用;同时还兼职了结构牢固,安装方便的特点,实用性强。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明显地,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各种等同修改或补充,都应当落入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