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浆收缩补偿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23041阅读:8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灌浆收缩补偿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连接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竖向钢筋灌浆连接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联通腔压力灌浆法是目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竖向钢筋灌浆连接施工的主要方法。在预制构件安装就位后,用密封材料或专用装置封堵其下方水平缝后,用水平缝做联通腔,从一个灌浆接头处或一个水平缝预留灌浆口向内灌浆,一次填充整个联通腔,包括水平缝和全部连接接头内部的空腔,当其它所有灌浆口和排浆口都有浆液流出时,堵塞所有灌浆口和排浆口,停止灌浆;这种方法施工效率高,但在实际施工中存在相应的不足:

由于灌浆的速度较快,在联通腔的末端和密封结构的接缝、松散表面等位置都会产生憋气,灌浆结束后,这些气体会部分或全部泄漏,原来憋气的空间被浆液补充,造成浆液液面下降。此外,如果联通腔表面混凝土干燥或润湿不充分,灌浆结束后,联通腔表面的混凝土会吸收浆液中的水分,造成浆液体积减少,浆液液面下降。所有的体积变化都会最终反映在联通腔的最高位置,即连接接头空腔的顶端,由于在联通腔中水平缝占绝大部分空间,连接接头空腔所占空间份额很小,且竖向尺寸大,联通腔中浆液较小的体积收缩,就会引起连接接头上端较大的液面下降,从而造成钢筋的锚固长度缩短。

为了避免或减轻这种情况,必须制定严格的灌浆工艺,在联通腔的末端设置排气孔,预先对联通腔内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充分的润湿,控制灌浆速度,采用低速灌浆,在灌满后一段时间内保持一定的灌注压力等等。这些措施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在实际施工中操作难度较大,实施效果不确定。联通腔的形状较复杂,灌浆料流动状况存在不确定性,不能保证设置排气口的位置是灌浆料最后填充的部位;如果在联通腔封闭前润湿混凝土,很难操作,特别是联通腔顶面部位,且即便润湿充分,但在封闭后,何时灌浆是不确定的,润湿的混凝土又会变得干燥或润湿不充分;如果在联通腔封闭后再润湿,联通腔内的积水难以完全清除,可能严重影响灌浆质量;低速灌浆则会降低施工效率;灌满后保压不仅降低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对构件的固定提出很高的要求,否则,灌注压力可能将上方构件顶起,破坏联通腔,造成灌浆的失败。

目前,对于灌浆的饱满程度尚无有效的检测方法和可靠的判据,往往通过在砂浆凝固后查看排浆口的填充情况间接证明是否灌浆饱满,但由于灌浆料粘聚性较强,排浆管不水平等原因,根据排浆口的填充情况判断灌浆是否饱满显然是不可靠的。即便确定灌浆不饱满,补浆也非常困难。因此,目前采用的联通腔灌浆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目前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简便、可靠的灌浆收缩补偿方法,保证灌浆质量。

为了完成本申请的发明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灌浆收缩补偿方法,用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灌浆联通腔上设置一个或多个灌浆口以及一个或多个排浆口;在一个或多个排浆口上设置灌浆补缩冒口,所述补缩冒口的上端高于灌浆联通腔的最高点;

2)通过灌浆口向灌浆腔灌浆,并填充灌浆冒口;当灌浆腔的所有排浆口均排出浆料时停止灌浆,并堵塞灌浆口和排浆口;

3)监视冒口中浆料液位的变化情况,当液位下降接近联通腔最高排浆口位置时,马上向冒口中补充灌浆料,直至冒口中灌浆料液位不发生变化。

所述灌浆补缩冒口为上端开放倒立的瓶状结构或管状结构,通过冒口安装接头与灌浆腔的排浆口、灌浆口连接或设置于构件连接接缝上的接口上。

灌浆前,在补缩冒口的开放端安装有一堵头,当所有灌浆口和排浆口均排出浆料时取下堵头,继续灌浆,直至灌浆冒口中填充适量浆料时停止灌浆。

本发明的另一种灌浆收缩补偿方法,用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灌浆联通腔上设置一个或多个灌浆口以及一个或多个排浆口;

2)通过灌浆口向灌浆腔灌浆,当灌浆腔的所有排浆口均排出浆料时暂停灌浆,并堵塞其他灌浆口和排浆口,

3)在一个或多个排浆口上安装灌浆补缩冒口,所述补缩冒口的上端高于灌浆联通腔的最高点;

4)继续灌浆直至灌浆冒口中填充适量浆料时停止灌浆,也可直接向冒口内添加灌浆料,监视冒口中浆料液位的变化情况,当液位下降接近联通腔最高排浆口位置时,马上向冒口中补充灌浆料,直至冒口中灌浆料液位不发生变化。

所述补缩冒口为上端开放倒立的瓶状结构或管状结构,通过冒口安装接头与灌浆腔的排浆口、灌浆口连接或设置于构件连接接缝上的接口上。

本发明所述的灌浆收缩补偿方法也适用于当将灌浆连接装置与构件水平缝分开灌浆时。此时水平缝即视为一个联通腔,灌浆口和冒口均设置在水平缝上,冒口同时作为排气口。

本发明的灌浆收缩补偿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区别在于:

(1)在联通腔的适当部位(优先在联通腔的末端最高点)设置灌浆冒口,用冒口中的灌浆料补偿在流态阶段联通腔排气及混凝土吸水引起的浆体体积收缩,与灌浆料的塑型膨胀和硬化后膨胀结合,可确保混凝土构件节点灌浆饱满、密实;

(2)灌浆冒口的设置,使灌浆工艺控制相对简单,对灌浆速度的控制、联通腔混凝土表面的润湿、灌浆压力的保持等无需再做严格控制,降低了灌浆施工的工艺要求;

(3)以冒口中灌浆料残留状况与排浆口浆料饱满情况结合作为联通腔是否漏浆、及接头灌浆是否饱满的判据,可靠性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采用联通腔灌浆时在排浆口上预先设置灌浆冒口灌浆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采用联通腔灌浆时在排浆口上预先设置灌浆冒口灌浆结束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采用联通腔灌浆时,灌浆过程中未在排浆口上加装灌浆冒口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采用联通腔灌浆时,灌浆过程中在排浆口上加装灌浆冒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采用联通腔灌浆时,灌浆过程中在排浆口上加装灌浆冒口后进行补浇浆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灌浆口,2为排浆口,3为冒口安装接头,4为浆料灌注口,5为补缩冒口,6为冒口堵头,7为灌浆口或排浆口堵头,8为浆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灌浆连接施工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灌浆收缩补偿方法,用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竖向连接采用联通腔灌浆时因排气及吸水引起的浆料体积收缩进行补偿,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在灌浆准备时选择确定一个灌浆口1作为浆料灌注口4,以及一个或多个排浆口2安装补缩冒口5,在联通腔尺寸较小时,可只使用1个冒口,优先安装在离灌注口最远的排浆口上;当联通腔尺寸较大时,可安装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冒口,均匀分布于联通腔的各个位置。在安装补缩冒口的排浆口上安装冒口安装接头3。墙面外预留排浆管截短后可作为安装接头。

(2)将补缩冒口5安装在安装接头3上,补缩冒口可以是塑料类材料制成的圆管、漏斗、倒立的无底缩口瓶等,冒口的最高点应高于联通腔最高位置20厘米以上。补缩冒口须采用可靠的方式固定。用冒口堵头6塞住冒口的开口端。

(3)采用压力灌浆方法从位于低处的灌注口4注入灌浆料8,灌浆过程中,当浆液从灌浆口1或排浆口2流出时,立即用灌浆口/排浆口堵头7堵住,直至所有灌浆口1(灌注口除外)和排浆口2都排出浆液,冒口5中浆液超过冒口高度的2/3后停止灌浆,取下冒口堵头6。

(4)停止灌浆后,马上关注冒口5中浆液液面的变化。正常情况下,液面会缓慢下降,应适时向冒口中添加灌浆料,保持液面始终高于联通腔的最高点位置。液面不再明显下降时,在冒口中注入少许水,防止浆料表面失水结皮,补缩能力下降。如液面快速下降,应连续向冒口中补浆,并立即检查查找联通腔泄漏点,采取措施进行封堵。

实施例二:

如图3-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灌浆收缩补偿方法,用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竖向连接采用联通腔灌浆时因排气及吸水引起的浆料体积收缩进行补偿,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同实施例一步骤(1)。

(2)采用压力灌浆方法从灌注口4注入灌浆料,灌浆过程中,当浆液从灌浆口1或排浆口2流出时,立即用灌浆口、排浆口堵头7堵住,直至所有灌浆口(灌注口除外)和排浆口都排出浆液后,暂停灌浆。

(3)取下冒口安装接头3上的堵头7,将补缩冒口5安装在安装接头3上,继续灌浆,直至冒口5中浆液超过冒口高度的2/3。

(4)同实施例一步骤(4)。

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