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形屋面的混凝土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4925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曲线形屋面的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安装滑动导轨:在预先铺设好的屋面木模板上沿屋面弧度方向均匀弹出多条平行的轨道中心线,在屋面木模板上的每条轨道中心线上沿轨道中心线的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固定支座,在所述固定支座上安装有与其底面垂直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所述固定支座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调节螺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用于容纳滑动导轨的轨道安装槽,在轨道安装槽内放置滑动导轨,所述滑动导轨的上表面为设置为连续锯齿结构,在安装同一滑动导轨时由屋檐口向屋脊的方向顺序安装,滑动导轨通过销钉与轨道安装槽的侧壁固定连接,相同标高位置的滑动导轨弧度相同,通过调整所述调节螺杆在所述固定支座上的拧入深度来调整待浇筑混凝土的厚度;

b、组合并安装钢模板:根据各个建筑屋面的常用模数制作多块宽度不同的钢模板,然后根据待浇筑屋面的面积进行组合搭配,每块所述钢模板与相邻的钢模板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利用塔吊将组合拼装好的钢模板放置在滑动导轨上以使钢模板与屋面木模板相对设置;在放置组合完成的钢模板时,钢模板的长边与轨道中心线平行;

c、调整钢模板的弧度:在每块钢模板的背面固定安装中间柱,并采用脚手管将每块钢模板上的中间柱连成整体结构,在每块钢模板和安装在其上的中间柱之间连接有用于调整钢模板弧度的可伸缩的支撑调节杆,支撑调节杆与钢模板之间以及支撑调节杆与中间柱之间均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调节杆对称分布在中间柱的径向的两侧;调节支撑调节杆的长度以使对应的钢模板沿自身的轴线旋转,在调节钢模板的弧度时始终检查钢模板与屋面木模板之间的距离,以随时调整屋面混凝土成型弧度和屋面待浇筑混凝土厚度;

d、在钢模板上安装模板移动机构:模板移动机构包括主动轴和从动轴,在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上均套有与所述滑动导轨数目相同的齿轮,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分别安装在组装后的钢模板的顶端和底端,在所述钢模板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轴转动的驱动电机,将主动轴与从动轴上的齿轮与对应的滑动导轨啮合后通过销钉将齿轮固定在其所在的主动轴或从动轴上;

e、在组装好的钢模板上安装平板振动器:根据不同混凝土板厚和钢模板拼装的面积选取合适数量的平板振动器,并将平板振动器呈多行多列的形式排布在在组装好的钢模板的背面;

f、检查模板移动机构:安装完平板振动器后,调试驱动电机,将驱动电机的转向调整到与钢模板行走方向同向的状态;驱动电机转向调整完成后给驱动电机通电以调试钢模板在滑动导轨上的行走,确保钢模板在滑动导轨上的平稳行走;

g、模板移动机构完成后进行屋面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在对屋面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由下至上浇筑,在浇筑时开启平板振动器,当混凝土浇筑至一定高度后开启驱动电机,使组装钢模板向上移动,通过控制钢模板的移动速度来调整混凝土浇筑速度;

h、当钢模板所在的区域屋面浇筑完成后,采用塔吊将钢模板整体吊至下一浇筑区域,重复步骤f检查钢模板移动机构,并重复步骤g对屋面进行由下至上的混凝土浇筑,直至整个屋面浇筑完成;当屋面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钢模板,将钢模板运至下一施工区域重复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形屋面的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中,所述固定支座采用橡胶固定支座,且所述固定支座通过钢钉固定安装在屋面木模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形屋面的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c中,所述中间柱与钢模板的连接结构为:在每块钢模板的背面设置有固定卡槽,将中间柱插入固定卡槽并通过销钉将中间柱固定安装再所述固定卡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形屋面的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c中,在调节钢模板弧度时从两侧同时向中间柱方向对称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形屋面的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电机与主动轴之间通过链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形屋面的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f中,在对钢模板的行走进行调试时,主动轴上的齿轮跑偏或从动轴上的齿轮跑偏时,检查主动轴与滑动导轨的垂直度以及从动轴与滑动导轨的垂直度,通过调整主动轴或从动轴的位置或者局部调整滑动导轨位置的措施确保齿轮与滑动导轨的啮合。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