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凉亭结构,特别是一种广场用多功能凉亭。
背景技术:
广场是城镇中人们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具有交通便利、布局合理、承载功能多、面积大等特点。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场的建设力度也在逐年加大。但是由于城镇空间有限,以及公共建设资金增长缓慢,城镇地区的广场建设速度远远不及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复苏、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广场健身活动,更加凸显建设广场和提高广场综合利用率的重要性。大部分的广场都在其四周设有座椅,以方便参与广场活动的人们临时休息。如果固定座椅设置太多,则大部分时间座椅利用率低且占用空间大,会影响广场的其他功能;固定座椅设置太少,则会出现休息座位不够用的现象;设置临时座椅则会大大增加广场的运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空间利用率高,占用空间小的广场用多功能凉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广场用多功能凉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凉亭包括基础板1,在地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基础板1相配的沉槽2,所述的基础板1滑动连接在沉槽2内,在基础板1的侧边设置有齿条3,在沉槽2内设置有升降电机4,升降电机4输出轴上的齿轮与所述的齿条3相啮合,在沉槽2内还设置有与基础板1相配的行程开关5,在所述基础板1的底部对称地开设有两个插槽6,而在沉槽2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插槽6相配的、通过液压缸7驱动的第一挡板8,在基础板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顶板9,与顶板9的两侧边相配的设置有支架10,在基础板1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座位板11,与座位板11的两侧边同样相配的设置有支架10,所述的升降电机4、行程开关5和液压缸7均通过控制系统12进行控制。
所述的座位板11外端面上还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扩展插孔13。
所述的支架10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基础板1上,支架10的另一端则与开设在顶板9或座位板11侧边上的卡槽相配。
所述的卡槽为多个,且在顶板9或座位板11的侧边上沿侧边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
在所述沉槽2顶端的开口处滑动连接有第二挡板14,在第二挡板14上设置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广场用多功能凉亭,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可安装在广场的任意位置,由驱动电机驱动凉亭的打开与收起。当收起时,凉亭可以完全沉降至地面以下,地上部分没有任何凸起,不影响广场的其他活动。当打开时,凉亭可以浮出地面,方便人们休息。同时广场应当具有避险功能,当遇到重大事件,该折叠凉亭还具有扩展功能,可方便地改造成临时帐篷。本实用新型专利利用合理的机械机构和自动化控制原理,根据空间复用最大化原则设计了多功能广场用折叠凉亭。该装置可便利、灵活地为广场提高休息空间,且不影响广场整体布局。遇到突发事件,凉亭还能改造成简易帐篷。该折叠凉亭造价低、运行成本低、运行稳定、功能使用、扩展性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广场的综合利用效率,适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广场用多功能凉亭,它包括一个基础板1,在地面上则开设有与这个基础板1相配的沉槽2,并且基础板1滑动连接在沉槽2内,在基础板1的侧边上设置有齿条3,而在沉槽2内则设置有升降电机4,在升降电机4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该齿轮与上述的齿条3相啮合,在沉槽2内还设置有与基础板1相配的行程开关5,在基础板1的底部还对称地开设有两个插槽6,在沉槽2的上部则设置有两个通过液压缸7驱动的第一挡板8,并且所述的第一挡板8与所述的插槽6相配,在基础板1的顶部转动连接的设置有顶板9,与顶板9的两个侧边相配的设置有支架10,而在基础板1的中部则转动连接有座位板11,同样的,与座位板11的两侧也相配的设置有支架10,在座位板11的外端面上还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扩展插孔13,而上述的升降电机4、行程开关5和液压缸7均通过控制系统12统一进行控制;在所述沉槽2顶端的开口处滑动连接有第二挡板14,在第二挡板14上设置有把手,使用者可以通过拉拽把手的方式利用第二挡板14将沉槽2顶端的开口封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广场用多功能凉亭的工作过程如下:在不需要使用凉亭时,顶板9与座位板11均并拢在基础板1上,基础板1完全进入沉槽2内,第二挡板14将沉槽2顶端的开口封闭,广场可正常使用;当需要使用凉亭时,首先把持着把手,将第二挡板14从沉槽2顶端的开口处拉开,然后控制系统控制升降电机4工作,升降电机4输出端上的齿轮驱动齿条3连通基础板1上升,待基础板1升至预定位置后,行程开关5检测到基础板1已经到位,则向控制系统12发出信号,控制系统12一方面控制升降电机4停止工作,另一方面控制系统12还会控制液压缸7工作,带动第一挡板8伸出到插槽4内,此时基础板1就坐落在两个第一挡板8上,第一挡板8的另一端则插入沉槽2上设置的挡台中;
基础板1到位后,手动将顶板9翻转至合适角度后,利用支架10将其固定,同时将座位板11翻转至合适角度后,同样利用支架10将其固定,本实施例变为凉亭状态,
使用时,还可以将帆布等柔性不透水的材质连接在顶板9的外边沿,并将柔性材质的边缘固定在地面上,让本装置形成类似帐篷的状态,供人休息;休息时,可以通过将带有支腿的扩展板端头插入扩展插孔13的方式来增大座位板11的整体面积,使用者可以躺在扩展后的座位板11(连通扩展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