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梁体的围束箍筋结构及强化的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6557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强化梁体的围束箍筋结构及强化的梁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体的钢筋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化梁体的围束箍筋结构及强化的梁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作用,使中国区域内地震断裂带十分多且活跃,造成地震频繁震灾严重。

为了避免在地震造成生命与财产的损失,主要的关键在于如何建造一个安全耐震的建筑物。在中国大陆,钢筋混凝土结构亦为应用最多的一种结构形式,占总数的绝大多数,同时也是世界上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多的地区。因此,强化钢筋混凝土的结构的技术,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当房屋结构受地震力时,于钢筋混凝土梁的端部将会承受较大的剪力,故为了因应地震力所带来的剪力,现有钢筋混凝土梁的端部常有双梁箍筋的配置。

但是,现有梁箍筋的设计为各梁箍筋之间的间距很小,其中若再以传统方式的两个箍筋加箍筋顶盖绑扎的方式施作,往往会造成梁主筋上方的梁箍筋密布,导致混凝土不容易浇置捣实,而影响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的确实度。

综合上述,因此亟需一种梁箍筋结构及使用所述结构的梁结构来解决现有技术所产生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强化梁体的围束箍筋结构及强化的梁结构,其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所述围束箍筋结构包括:多个弯折部及多个钢筋部。所述多个弯折部及所述多个钢筋部是一体成形的箍筋结构,用以套设于梁体的多个 梁主筋,藉此可以强化梁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强化梁体的围束箍筋结构的一实施例,所述围束箍筋结构包括:多个弯折部及多个钢筋部。所述多个弯折部是呈弯曲的柱状结构。所述多个钢筋部是呈直条的柱状结构,且连接于所述多个弯折部之间。所述多个弯折部及所述多个钢筋部是一体成形的箍筋结构,且形成大致上呈矩形的多个矩形区域,所述多个矩形区域是交错形成至少一个重迭区域,所述围束箍筋结构是用以套设于多个梁主筋,所述至少一个重迭区域及所述矩形区域的非所述重迭区域部分是分别用以套设于所述多个梁主筋。

在所述强化梁体的围束箍筋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围束箍筋结构的起点及止点是分别呈90度弯钩或135度弯钩。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强化的梁结构的一实施例,其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所述强化的梁结构包括:多个梁主筋及多个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围束箍筋结构。所述围束箍筋结构是用以套设于所述多个梁主筋,所述至少一个重迭区域及所述矩形区域的非所述重迭区域部分是分别用以套设于所述多个梁主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强化的梁结构为预组钢筋结构,用于与钢筋结构进行续接而成为建筑物的结构体的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另外提出一种强化梁体的围束箍筋结构的一实施例,所述围束箍筋结构包括:多个弯折部及多个钢筋部。所述多个弯折部是呈弯曲的柱状结构。所述多个钢筋部是呈直条的柱状结构,且连接于所述多个弯折部之间。所述多个弯折部及所述多个钢筋部是一体成形的箍筋结构,且形成大致上呈矩形的多个矩形区域,且各所述矩形区域是相互重迭且相互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围束箍筋结构是用以套设于多个梁主筋。

在所述强化梁体的围束箍筋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围束箍筋结构的起点及止点是分别呈90度弯钩或135度弯钩。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强化的梁结构的一实施例,其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所述强化的梁结构包括:多个梁主筋及多个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围 束箍筋结构。所述围束箍筋结构是用以套设于所述多个梁主筋,且各所述矩形区域是相互重迭且相互之间具有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强化的梁结构为预组钢筋结构,用于与钢筋结构进行续接而成为建筑物的结构体的一部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强化梁体的围束箍筋结构可以减少工人绑扎固定所需的时间以及减少施工缺陷。此外,梁体因使用所述强化梁体的围束箍筋结构,能够增进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及准确率,并且能够实现出较现有结构更为强化的梁构体。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使用所述围束箍筋结构来实现的梁结构为预组钢筋结构,故其可以实现梁结构的模块化,从而增进施工的效率及有助于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强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具有强化梁体的围束箍筋结构的强化的梁结构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的具有强化梁体的围束箍筋结构的强化的梁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至图6为图1的强化梁体的围束箍筋结构于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7至图9为实用新型的强化梁体的围束箍筋结构的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强化的梁结构的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强化的梁结构与柱结构接合的外观示意图。

其中:1、1A、1D:强化的梁结构;10、10A、10B、10C、10D:围束箍筋结构;101、101A、101B、101C:钢筋部;102、102A、102B、102C:弯折部;A1:矩形区域;A2:重迭区域;12、12D:梁主筋;121:上层梁主筋;122:下层梁主筋;2:柱结构;D:间距;9A、9B:搭接结构;30:续接器;91:钢筋;92:箍筋;95:T头锚定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以下试举以强化梁体的围束箍筋结构及强化的梁结构的多个实施例,以说明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围束箍筋结构的各种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的围束箍筋结构的形式及配置方式并不仅限于以下的示例性实例而已,也可以是其他的变形或修饰例;对于强化的梁结构而言,亦是如此。此外,在以下实施例中,围束箍筋结构是用以套设于梁主筋,其梁主筋例如平行于地或垂直于柱结构上;由于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故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其为实用新型的具有强化梁体的围束箍筋结构的强化的梁结构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强化的梁结构1中,强化梁体的围束箍筋结构10是包含多个钢筋部101以及多个弯折部102。所述多个弯折部102是呈弯曲的柱状结构。所述多个钢筋部101是呈直条的柱状结构,且连接于所述多个弯折部102之间。所述多个弯折部102及所述多个钢筋部101是一体成形的箍筋结构,且形成多个大致上呈矩形的矩形区域A1的围束箍筋结构10,而多个大致上矩形区域A1交错形成重迭区域A2。

所述围束箍筋结构10是用以套设于多个梁主筋12从而形成强化的梁结构1。至少一个重迭区域A2及所述矩形区域A1的非属所述重迭区域A2的部分是分别用以套设于所述多个梁主筋12。换句话说,上述中的重迭区域A2可供多个 梁主筋12穿设;而另一方面,各大致上矩形区域A1的非属重迭区域A2的部分亦可供多个梁主筋12穿设。

此外,在实现时,为了增加结构强度,每一条围成围束箍筋结构10的起点及止点可分别呈90度弯钩或135度弯钩;而,如图1所示,围束箍筋结构10的起点及止点皆呈135度弯钩;然而,其仅为示例,本实用新型对此锚定结构并不做特别限制。

请参阅图2,其为实用新型的强化梁体的围束箍筋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图1的实施例相似,也是利用多个钢筋部101A以及多个弯折部102A,但两者结构上差异在于图1的实施例的围束箍筋结构10是以二个矩形区域A1交错重迭出一个重迭区域A2的结构为例,而本实施例的围束箍筋结构10A则是以多个矩形区域A1交错重迭出不止一个重迭区域A2的结构为例,如图2所示,是以钢筋部101A及弯折部102A围成三个矩形区域A1,且三个矩形区域A1交错重迭形成二个重迭区域A2;然,其围成的矩形区域A1数量及交错重迭所形成的重迭区域A2数量并不以予以限定,可视需求及实际情况设计调整。

请参阅图3至图6,其为强化梁体的围束箍筋结构于使用时的示意图。在图3至图6中,以如图1所示的围束箍筋结构10的结构为例,但不实用新型并不受此限制,例如可利用任何实用新型的围束箍筋结构的实施例。请参考图3,举例而言,可将上层梁主筋121穿设在柱结构2的柱钢筋,以架高上层梁主筋121(如图3所示)。接着,将多个围束箍筋结构10套设于架高的上层梁主筋121上,且各围束箍筋结构10相互邻近(如图4所示);下一步,将下层梁主筋122穿入各围束箍筋结构10且穿设柱结构2的柱钢筋(如图5所示);最后,将相互邻近的围束箍筋结构10依照固定间隔排列,再对围束箍筋结构10及上层梁主筋121及下层梁主筋122进行绑扎(如图6所示)。

请参阅图7及图8,其为实用新型的强化梁体的围束箍筋结构的两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强化梁体的围束箍筋结构10B包含多个钢筋部101B及多个弯折部102B。所述多个弯折部102B及所述多个钢筋部101B是 一体成形的箍筋结构,且形成大致上呈矩形的多个矩形区域A1,矩形区域A1相互重迭且相互之间具有间距D。所述围束箍筋结构10B是用以套设于多个梁主筋;换句话说,由多个大致上矩形区域A1重迭形成的围束箍筋结构10可供多个梁主筋穿设。

此外,在实现时,为了增加结构强度,每一条围成围束箍筋结构10B的起点可呈135度弯钩,而止点可呈90度弯钩(如图7所示);亦或是围束箍筋结构10B的起点及止点皆可呈135度弯钩(如图8所示)。

请参阅图9,其为强化梁体的围束箍筋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与图7的实施例相似,也是包括多个钢筋部101C以及多个弯折部102C,但两者结构上差异在于:图7(或图8)所示的围束箍筋结构10B是以双箍的结构为例,而如图9所示的本实施例的围束箍筋结构10C则是以三个或以上的箍为例。然而,实用新型对于箍状结构的数量并不做限定,可视需求及实际情况设计调整。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化的梁结构,其作为预组钢筋结构,可用于与钢筋结构进行续接而成为建筑物的结构体的一部分。此预组钢筋结构用以模块方式安装于工地以建造建筑物,且所述预组钢筋结构是预先组接钢筋而成型,藉此使在工地现场可快速施工以增进建筑物的建造效率、准确率,从而改善建筑物的结构安全问题。此外,所述预组钢筋结构是利用预组工法,在工厂中以标准化、自动化流程完成梁柱钢筋结构,免除掉旷时费力的现场人工钢筋绑扎等工项,再于现场进行梁柱钢构的吊装、组立与灌浆等作业,藉以有助于大幅提升施工质量、降低施工难度、缩短施工期,并可以减缩施工成本。

图10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强化的梁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如图10所示,强化的梁结构1D用于与搭接结构9A、9B进行续接而成为建筑物的结构体的一部分。强化的梁结构1D包括多个围束箍筋结构10D以及多个梁主筋12D,围束箍筋结构10D例如为以上任一围束箍筋结构的实施例(10、10A、10B、或10C)或其他依照实用新型而实现的修饰例或变化例。举例而言,强化的梁结 构1D是藉由多个续接器30而与所述搭接结构9A、9B进行续接,从而成为梁结构。所述搭接结构9A、9B是用于与柱结构的主筋相互搭接而固定,且包含钢筋91并藉由续接器30而与强化的梁结构1D连接,于需要时可适当地绑扎箍筋92。此外,所述搭接结构9A、9B的钢筋91的一端还可具有T头锚定结构95,以取代弯钩钢筋的锚定结构;然而,本实用新型对于锚定结构并不限定。另外,所述搭接结构9A、9B亦可视为衔接用钢筋结构。在另一实施例中,多个强化的梁结构1D可以续接而延长梁的长度,并藉由搭接结构9A、9B而与其他柱进行搭接。此外,强化的梁结构1D亦可视为具有续接器30,且强化的梁结构1D的两端的主筋可配置为呈现有落差的状态,如图10所示。

图11为图10的强化的梁结构与柱结构接合的外观示意图。如图11所示,用作柱的两个预组钢筋结构1(即柱)与强化的梁结构1D是透过相互搭接而固定且彼此垂直设置。举例而言,强化的梁结构1D藉由搭接结构9A、9B而与其他柱进行搭接。

如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连结用钢筋结构,其为单一钢筋所形成的一体成形的箍筋结构,兼顾现有箍筋与系筋的效果,可以减少工人绑扎固定所需的时间以及减少施工缺陷。通过单一个箍筋结构,可以使得建筑物中的梁结构的制作更容易施工。所述强化梁体的围束箍筋结构可以减少工人绑扎固定所需的时间以及减少施工缺陷。此外,梁体因使用所述强化梁体的围束箍筋结构,能够增进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及准确率,并且能够实现出较现有结构更为强化的梁构体。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使用所述围束箍筋结构来实现的梁结构为预组钢筋结构,故其可以实现梁结构的模块化,从而增进施工的效率及有助于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强化。此外,利用所述钢筋结构所形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达到强化建筑物结构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以如上的实施例举例说明了,然而本实用新型并非仅限定于此等实施方式而已。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再进行各种的还动与修饰;例如,将前述实施例中所例示的各技术内容加以组合或变更而成为新的实施方 式,此等实施方式亦当然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属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围亦包括上述权利要求及其所界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