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存储类机械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车辆或者其它器件停泊与存取的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活动的需求,以及居民收入的提高,道路上各类公共车辆和私家车的数量急剧上升,这不仅导致道路拥堵,对于城市、城镇等民众集聚区来说,车辆存放与停泊压力明显增强。各城市都在加强车库的建设,这也远远不能满足停车的需求,许多城市已经开放了道路的辅道存车泊车。
本实用新型,首先就是为了解决这个市政难题而研发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立体停车场,基本结构是一种钢结构式的停车库设备,设计应用对象是如轿车、SUV等小型车辆。以一个单一的泊车位为设计单元,采用螺纹连接,可以根据需要组合与变化,布置成单排或者多排;每横排根据场地大小布置M列,M为≥2的自然数;每竖列可以根据实际做成N层,N为≥2的自然数。与传统立体停车库相比,这组合式的立体车场,在设计理念、结构和应用上有很明显的不同。
首先,本实用新型在设计原理上与传统车库不同,传统车库是根据规划地面来设计的,车库结构是整体设计、组装的,这类车库针对性强,但是可变性差。本实用新型是以单一的一个泊车位为设计单元,可以不针对任何现场目标,从而可实现独立定型的大规模生产,运达现场后,根据实际需要拼装,可以利用小到平面大于1~2个泊车位的任意场地,充分适应现有市政状况;
其次,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立体停车场,具体制造结构单元,可以以设计存储单元为基础分解成的一根根梁和柱等定型构件,提升动力机器也进行序列化处理。现场拼装是螺纹 连接为主的,在工厂进行标准化生产制造,所以可以在应用过程中,根据需要扩充、转移、改变布置形态,可以动态满足区域车辆数量变化实际;
第三,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立体停车场,车辆在泊车位的状态是落实在实体梁上,不会出现不稳定的现象。提升架7设置有导轨和逆止防护等常规的技术要素,保证存取操作稳定和失电等异常状态下的安全。
第四,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立体停车场,提升存取设备(含托架5、吐纳行走机构6和提升架7)是敞开式的,车辆的定位是靠传感器触发相应的挡块等控制与反馈的方式实现的;并且按竖列设计提升存取设备,每竖列可以独立工作。这样可以实现同一排多列同时存取车辆(最高可以实现相隔的两列同时存取车辆),互不干扰。这一结构特点,更适应作为泊车时间短、存取频度高的停车场用,所以命名为组合式立体停车场。
第五,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立体停车场,作为停车场其正常结构是敞开的,便于直观观察存车状态。同时,结构上预留有封闭板的安装钉孔,非存取口的三方可以安装封闭板,存取口一方设置有悬挂式封闭门的滑槽,这种结构上的预留,可以使得组合式立体停车场保留有较长时间泊车的车库的作用。尤其存储单元的顶部设置有悬挂式轨道、底部设置有接盘管道等结构,可以配装非接触式洗车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立体停车场的装配关系三向视图:
图中:A为立体停车场正立面图,B为立体停车场平面图,C为立体停车场侧向视图(图中,中间一层车辆处于提升状态);1-第一层存储单元,2-第N层存储单元,3-提升动力机构,4-平衡配重机构(选配),5-托架,6-吐纳行走机构,7-提升架,8-落架。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布置方式图:
图中:I-市政公共泊车场或车库布置方式,II-道路边侧布置方式,III-道路隔离带布置方式,IV-道路预留带布置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实施原理进 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立体停车场,从概念设计上,以单个泊车位为设计单元(图中1、2),称为存储单元,根据场地条件和容量要求,存储单元(1)、(2)进行适当平面排列和竖向搭接,就组合成了所需要的立体停车场。在规划设计中,第N层存储单元(2)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由存储容量与车辆存取频度确定,单排布置时,初步建议N≤5。组合式立体停车场的安装,需要有预制的基础,第1层存储单元(1),要另加基础地脚板,采用螺栓固定。
1.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立体停车场的生产实施方式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立体停车场,从设计概念上,立体停车场是按照一个泊车位设计的,采取存储单元(1)、(2)的组合搭接的结构方式,除了有利于工厂独立定型生产外,还有一个目标,就是可以根据实现动态变化。例如一个生活小区,初期车辆不多时,立体停车场每排只需要3层,随着车辆的增多,可以再次添购存储单元(1)、(2),现场组装到4~5层;或者,由于场地用途的改变,立体停车场可以拆解转移,另行组装,等等。
要说明的是,在车间生产时,结构件是按照单个存储单元的梁、柱等结构件和功能件为单元预制的。这种标准化、序列化生产,具有互换性和装配性,便于组织生产、便于运输和现场拼装。
提升动力机构(3)连同提升架(7),是多层存储的提升存取机构。每一竖列设置一个提升架(7),是为了克服传统立体车库存取车排队现象的。所以,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立体停车场,车辆存取时间短,同一排各竖列存储单元,可以同时存、取车辆,互不干扰。提升动力机构(3),可以有液压的方式或者缆绳等方式提升,考虑到层数N变化的方便,一般采用缆绳拉升。提升存储机构提升高度以每层的高度为一个动作节奏,立柱上还设置有位置传感器,实现物理检测反馈提升架的位置,控制其他构件的动作;提升动力机构(3)设置有卷扬机抱刹,立柱上还设置有防坠落托杆,用于应对停电等意外状态,具有可靠的安 全性;
平衡配重机构(4),是一种选配机构,根据应用实际确定配套。这个机构具有节能和平衡的作用,根据统计最多的车型设计配重块重量,配重块在车间生产时是一个钢板做成的盒子,可以在安装现场取土填实,达到设计重量即可,配重块沿导轨运动,其外侧可以添加保护罩。
托架(5)是随车的底架,每层一个。托架(5)采用滚动式,图中显示为轮式托架,也可以采取辊式托架等方式,驱动车辆进出存储单元。在提升车辆时是在提升架上的,提升到位置后,随车辆一起运行到停车工位,工位轨道落实在存储单元的底梁上,确保泊车稳定安全。在取车时运动方向正好相反,驱动能量来自安装在提升加上的电机系统。为了保证道路不会因为托架的存在与否而凹凸不平,一般托架(5)设计成格栅式(包括简单格栅和不同装饰纹路的格栅),地面设计有一块与托架互补嵌套的落架(8),与托架(5)成套配套生产,现场安装。
吐纳行走机构(6),是托架进出存储单元的传动机构。这个机构的设计,是需要技巧的,图中仅在中间存储单元显示了其基本原理,实际设计时具体结构较多。吐纳行走机构(6)的运行个目标位的位置传感器触发。其驱动动力,可以采取分散动力,每个吐纳行走机构各自配套动力,其优点是一个电机坏了,不影响其它各层的动作,缺点是配套的小电机太多;也可以把动力电机安装在提升架(7)上,提升架(7)运行到每层后,电机通过敞开式传动机构驱动吐纳行走机构(6)运行,其优点是电机少,立体停车场造价低。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立体停车场,在电气控制方面选用成熟的电控技术。实现包括人工按钮式、刷卡式或者投币式,就近或者遥控操作等电气控制管理技术,以适应有人照料和自助式无人照料等多种应用场合。同时保留必要的手动操作部件,以应对存取过程中的故障状态。
2.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立体停车场的现场安装布置
立体停车场可以布置在到路边、隔离带、停车广场等等地域,有多种不同的布置方式:在广场做成大型高容量泊车场时,可以设置专人照料岗位;在小区、路边、隔离带时,可 以做成自助式泊车场。
图2举例示意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立体停车场的几种布置方式,图中:
布置方式(I),适用于公共泊车场地,即停车场、各类地面底下相应土建车库等场所。这种布置方式,存储单元的层数可以码垛较高一些,即N取值可以偏大(N≥5),相同的地面面积,泊车容量大一些;
布置方式(II),是利用道路边沿的空地布置,一般建议布置层数N≤5;
布置方式(III),是利用快车道与辅道间的隔离带布置,存取车辆在辅道侧。布置方式(II)和(III)可以根据需要分段,与道旁树或者其他市政设施相间分布,立体停车场也可以做适当装饰,具有广告或者美化市容的作用;
以上几种布置方式,托架做成格栅形式(相应地路面可以做成互补的格栅状态,这对互补格栅成对在车间制作,现场安装),这样,下部道路不会因为提升架的起落而高低不平,便于附近邻位车辆的通行。与当前的各城市道路两边均停车的实际相比,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立体停车场既利用了道路,对道路的占用率缩小了大约60%以上;
布置方式(IV),其特点是托架在两各竖列立体停车场之间,车辆从辅道存储,取车时则直接驶向快车道。宽度方向占地较宽,目前主要用于道路预留带,随着各大城市车辆的增多,预计未来市政规划中,可能会考虑到利用道路泊车的可能,那将会有可能加宽道路隔离带,布置方式(IV)将会是其中的一种。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 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