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幕墙结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708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幕墙结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制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幕墙结构件。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是对已建成的建筑物,还是对尚未建成的建筑物来说,它们均仅靠墙体自身结构保持室内的密封性。考虑到增加室内的密封性有利于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缓解电力的紧缺矛盾。目前通常采用墙外保温的方式,例如外墙外保温主要是在建筑物的外墙复合上保温材质,以解决墙体的热渗漏问题,同时还可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保温材质一般采用墙体保温隔热板,一般分为有机类保温隔热板如常见的泡沫材质隔热板、无机类保温隔热板、复合材料保温隔热板三类,在无机类保温隔热板中,矿棉板及石棉板均具有质轻、耐久、不燃、不腐等优点,是优良的隔热保温、吸声材料,因此其应用于保温隔热板技术中将大大提高保温隔热板的性能。为能够将上述矿棉板及石棉板牢固地固定在铝单板内,专利ZL201520211120.6公开有一种墙体保温隔热板,其包括依次叠置于一体的铝包板本体、矿棉板层、石棉板层,在所述铝包板本体四周均向所述石棉板层方向形成弯折部,该弯折部包覆于所述矿棉板层、石棉板层的侧边上且该弯折部自由端部通过所述石棉板层将所述矿棉板层压设于所述铝包板本体上。虽然上述技术方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但是,该技术方案本身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如:铝包板本体上的弯折部很容易翘边,容易划伤操作者,降低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放置于铝包板本体内的矿棉板层、石棉板层容易自其内脱落等等,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既能够具有保温隔热的效果,又能够保证结构紧凑,结构性能稳定的金属幕墙结构件。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金属幕墙结构件,包括:一正方体结构的铝包板和压边组件,所述铝包板顶部开口且所述铝包板的四侧壁均向其内部弯曲形成水平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包括:弯折部Ⅰ和与弯折部Ⅰ相互对称的弯折部Ⅱ,以及位于弯折部Ⅰ和弯折部Ⅱ之间的弯折部Ⅲ与弯折部Ⅳ,所述压边组件包括:两对称地固接在弯折部Ⅰ上的连接柱,分别可旋转地连接在两连接柱上的两压边架,两对称地固接在弯折部Ⅱ上且分别与两连接柱一一对应的挂接柱和两分别固接在所述弯折部Ⅲ或弯折部Ⅳ上的配接柱,两所述压边架的自由端分别设有一能够与其同侧的挂接柱相挂接的挂钩且两所述压边架相互背离的一侧中部分别设有一能够与其同侧的配接柱相配接的挂钩。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有上述技术方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增设了压边组件的结构,即:所述压边组件包括:两对称地固接在弯折部Ⅰ上的连接柱,分别可旋转地连接在两连接柱上的两压边架,两对称地固接在弯折部Ⅱ上且分别与两连接柱一一对应的挂接柱和两分别固接在所述弯折部Ⅲ或弯折部Ⅳ上的配接柱。

本技术方案中,具体地明确了压边组件的具体结构,其中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

一组包括:一固接在弯折部Ⅰ上的连接柱,一可旋转地连接在连接柱上的压边架,一固接在弯折部Ⅱ上且分别与连接柱对应的挂接柱,一固接在所述弯折部Ⅲ上的配接柱。

另一组包括:一固接在弯折部Ⅰ上的连接柱,一可旋转地连接在连接柱上的压边架,一固接在弯折部Ⅱ上且分别与连接柱对应的挂接柱,一固接在所述弯折部Ⅳ上的配接柱。

在实际的使用时,压边组件中的两连接柱,均起基本的支撑作用,分别用于安装两压边架,之所以设计两压边架分别可旋转地连接在与其对应的连接柱上,是方便操作者将压边架绕其对应的连接柱旋转,以将连接柱旋转至能够与挂接柱和配接柱相配接。

压边组件中的两挂接柱,分别用于与其对应侧的压边架的自由端相配接,每个挂接柱与其对应侧的压边架的连接关系是通过设置在压边架自由端的挂钩来实现的。当挂钩挂接在所述挂接柱上时,压边架即可保证弯折部Ⅰ和弯折部Ⅱ的边沿不会翘起。

压边组件中的两配接柱,分别用于与其对应侧的压边架的中部相配接,每个配接柱与其对应侧的压边架的连接关系是通过设置在两所述压边架相互背离的一侧中部的挂钩来实现的,当设置在两所述压边架相互背离的一侧中部的挂钩分别挂接在其对应侧的配接柱上时,压边架即可保证弯折部Ⅲ和弯折部Ⅳ的边沿不会翘起。

基于上述两组结构对称设置,本技术方案即可有效保证弯折部Ⅰ,弯折部Ⅱ,弯折部Ⅲ和弯折部Ⅳ的边沿均不会翘起,大大降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划伤操作者的几率,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为了方便操作者将压边架的状态固定住,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挂接柱和配接柱上均配接有锁紧螺母。通过锁紧螺母,操作者可将压边架分别与挂接柱和配接柱固定。

为了能够有效地防止置入铝包板内的材料自其内脱落,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两所述压边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插接槽且两插接槽之间能够共同配接有限位板。在操作者将压边架的自由端挂接在挂接柱上并且将其中部固接在配接柱上后,操作者可将限位板置入插接槽内,以便于对铝包板内的材料的活动空间进行约束。

优选地,为了将置入铝包板内的材料压紧,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限位板靠近铝包板内部的一侧固接有压紧板。

为了能够有效地防止置入铝包板内的材料自其内脱落,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两所述压边架相互靠近的一侧之间共同配接有弹性筋条。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了压边组件的结构,基于上述两组结构对称设置,本技术方案即可有效保证弯折部Ⅰ,弯折部Ⅱ,弯折部Ⅲ和弯折部Ⅳ的边沿均不会翘起,大大降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划伤操作者的几率,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基于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改进,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了挂接柱和配接柱的具体结构,优化两压边架之间的配接方式,既能够有效地防止置入铝包板内的材料自其内脱落,而且能够将置入铝包板内的材料压紧,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既能够具有保温隔热的效果,又能够保证结构紧凑,结构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铝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压边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插接槽);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限位板和压紧板);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弹性筋条)。

图中:1、铝包板;2、弯折部Ⅰ;3、弯折部Ⅱ;4、弯折部Ⅲ;5、弯折部Ⅳ;6、连接柱;7、压边架;8、挂接柱;9、配接柱;10、挂钩;11、插接槽;12、限位板;13、压紧板;14、弹性筋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一种金属幕墙结构件,包括:一正方体结构的铝包板1和压边组件,所述铝包板1顶部开口且所述铝包板1的四侧壁均向其内部弯曲形成水平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包括:弯折部Ⅰ2和与弯折部Ⅰ2相互对称的弯折部Ⅱ3,以及位于弯折部Ⅰ2和弯折部Ⅱ3之间的弯折部Ⅲ4与弯折部Ⅳ5,所述压边组件包括:两对称地固接在弯折部Ⅰ2上的连接柱6,分别可旋转地连接在两连接柱6上的两压边架7,两对称地固接在弯折部Ⅱ3上且分别与两连接柱6一一对应的挂接柱8和两分别固接在所述弯折部Ⅲ4或弯折部Ⅳ5上的配接柱9,两所述压边架7的自由端分别设有一能够与其同侧的挂接柱8相挂接的挂钩10且两所述压边架7相互背离的一侧中部分别设有一能够与其同侧的配接柱9相配接的挂钩10。

本实施例中,所述挂接柱8和配接柱9上均配接有锁紧螺母。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两所述压边架7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插接槽11且两插接槽11之间能够共同配接有限位板12。请参阅图4和图5。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12靠近铝包板1内部的一侧固接有压紧板13。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两所述压边架7相互靠近的一侧之间共同配接有弹性筋条14。请参阅图6。

使用方法:

在实际使用时,操作者可先将矿棉板层、石棉板层等材料置入铝包板内,然后,将所述铝包板1的四侧壁均向其内部弯曲形成水平弯折部。然后,旋转两压边架,直至设置在压边架自由端上的挂钩挂接在所述挂接柱上,且设置在两所述压边架相互背离的一侧中部的挂钩分别挂接在其对应侧的配接柱上。

基于挂接柱和配接柱上的锁紧螺母的设计,操作者还可拧紧所述挂接柱和配接柱上的锁紧螺母。

在操作者将压边架的自由端挂接在挂接柱上并且将其中部固接在配接柱上后,操作者可将限位板置入插接槽内,以便于对铝包板内的材料的活动空间进行约束。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