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水泥混凝土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部分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内部设置多个搅拌轴,可使其在搅拌过程中加速搅拌,提高其工作效率,但这样,就增加了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如果其中一个搅拌轴损坏,整个搅拌装置都不能进行工作,影响工作进度;搅拌轴上两侧的叶片多在同一水平线上,在搅拌过程中,只是针对搅拌筒内的一片区域进行搅拌,利用搅拌时产生的漩涡来带动其他区域的水泥混凝土一起运动,这样就造成搅拌不均匀,搅拌出来的成品达不到理想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牢固可靠,同时可以使混凝土搅拌更加均匀的新型水泥混凝土搅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水泥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支架,位于支架顶部的电机,以及位于支架内部的搅拌筒,所述的搅拌筒的顶部设置进料口,所述的进料口呈漏斗状,搅拌筒的底部设置出料口,搅拌筒的内部垂直设置搅拌轴,所述的搅拌轴的上端连接电机,搅拌轴的轴壁上呈阶梯状由上而下依次布设至少2个以上的搅拌叶片,所述的相邻两个搅拌叶片之间的角度为60°,所述的搅拌叶片由搅拌臂和刮板组成,所述的搅拌臂呈“凸”字形,搅拌臂宽的一端的底部呈圆弧状,窄的一端设置斜角,所述的斜角大于90°,斜角上可拆卸连接刮板,搅拌轴与搅拌臂连接处设置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料口为二个。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机和搅拌轴之间设置减速机。
进一步地,所述的搅拌叶片为六个。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水泥混凝土搅拌装置,其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轴的轴壁上呈阶梯状由上而下依次布设至少2个以上的搅拌叶片,所述的相邻两个搅拌叶片之间的角度为60°,搅拌轴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对搅拌筒内不同位置的水泥混凝土进行全方位搅拌,使混凝土搅拌更加均匀;搅拌臂宽的一端的底部呈圆弧状,可以使搅拌臂与搅拌轴的连接更加紧固,加强筋的设置可对搅拌臂与搅拌轴进行二次加固;搅拌臂呈“凸”字形,搅拌臂与搅拌轴连接处受力较大,故搅拌臂的一端宽,可使其接触面积变大,增加其受力强度,搅拌臂的斜角上可拆卸连接刮板,刮板在搅拌过程中,受力较大,易损,故可单独对刮板进行更换,节约材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连接牢固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泥混凝土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泥混凝土搅拌装置的搅拌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泥混凝土搅拌装置的搅拌轴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支架,2为搅拌筒,3为进料口,4为出料口,5为电机,6为减速机,7为搅拌轴,8为搅拌臂,9为刮板,10为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新型水泥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支架1,位于支架1顶部的电机5,以及位于支架1内部的搅拌筒2,搅拌筒2的顶部设置进料口3,进料口3呈漏斗状,进料口3为二个,搅拌筒2的底部设置出料口4,搅拌筒2的内部垂直设置搅拌轴7,搅拌轴7的上端连接电机5,电机5和搅拌轴7之间设置减速机6,搅拌轴7的轴壁上呈阶梯状由上而下依次布设六个搅拌叶片,相邻两个搅拌叶片之间的角度为60°,所述的搅拌叶片由搅拌臂8和刮板9组成,所述的搅拌臂8呈“凸”字形,搅拌臂8宽的一端的底部呈圆弧状,窄的一端设置斜角,所述的斜角大于90°,斜角上可拆卸连接刮板9,搅拌轴7与搅拌臂8连接处设置加强筋10。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