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中跨度较大的钢屋盖结构体系,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不连续支承的椭球面弦支穹顶结构体系。
背景技术:
弦支穹顶结构因建筑造型优美、结构效率高效,近些年来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工程中最早出现并且常用的弦支穹顶结构形式是球面弦支穹顶,它主要适用于平面投影规则的圆形建筑。当建筑要求的平面为局部凸出的椭圆形,或因为建筑功能要求而需要局部开洞或局部留出大空间时,支承柱位置难以保证连续,常规的弦支穹顶布置形式则无法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适用不连续支承的椭球面弦支穹顶结构体系。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不连续支承的椭球面弦支穹顶结构体系,包括上部椭球面弦支穹顶结构和下部支承体系,所述椭球面弦支穹顶结构包括上部单层网壳和与其相连的下部柔性索杆体系,所述下部支承体系由主体支承部分和局部支承部分组成,所述主体支承部分包括多根主体支承结构柱Ⅰ,所述局部支承部分包括刚性支承结构和支承在其下方的多根主体支承结构柱Ⅱ,所述刚性支承结构与所述椭球面弦支穹顶结构连接。
所述刚性支承结构采用空间桁架结构。
该体系的水平投影为局部凸出的椭圆形。
所述刚性支承结构与所述椭球面弦支穹顶结构通过焊接球节点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采用局部刚性支承来代替主体结构柱Ⅰ不连续部分,并对上部椭球面弦支穹顶结构起辅助支承作用,既保留了主体部分弦支穹顶受力合理高效的优势,解决了局部支承不连续的技术难点,又同时保留了弦支穹顶视觉整体性的美观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中:1、上部椭球面弦支穹顶结构;1-1、上部单层网壳;1-2、下部柔性索杆体系,2、下部支承体系;2-1、主体支承结构柱Ⅰ;2-2、刚性支承结构;2-3、主体支承结构柱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4,一种适用不连续支承的椭球面弦支穹顶结构体系,包括上部椭球面弦支穹顶结构1和下部支承体系2,所述椭球面弦支穹顶结构1包括上部单层网壳1-1和与其相连的下部柔性索杆体系1-2,所述下部支承体系2由主体支承部分和局部支承部分组成,所述主体支承部分包括多根主体支承结构柱Ⅰ2-1,所述局部支承部分包括刚性支承结构2-2和支承在其下方的多根主体支承结构柱Ⅱ2-3,所述刚性支承结构2-2与所述椭球面弦支穹顶结构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刚性支承结构2-2采用空间桁架结构。该体系的水平投影为局部凸出的椭圆形。所述刚性支承结构2-2与所述椭球面弦支穹顶结构1通过焊接球节点连接。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