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木结构连接件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搁栅连接件。
背景技术:
目前木结构连接件包括钉子、螺栓、齿板、裂环、剪盘、挂钩件等,这些连接件在使用时需要破环木材本身的结构,因而影响了木结构的力学性能,降低木结构的稳定性,另外,这些连接件不能拆卸重复利用,用于短期木结构建筑将造成了大量的浪费。例如在许多木结构楼房中往往用到搁栅,搁栅是一种从墙到墙平行布置,放在梁或大梁上来支承铺面、铺地石板或者天花板的板条或钉板条的木条,现有技术中,搁栅有很多种连接方式,但往往需要破坏搁栅本身的木质结构,并且拆卸困难、不可反复利用,因而限制了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的发展。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20072081.2,公开日2006年8月2日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木构件系连接用挂钩。它包括有挂钩主体,其挂钩主体为一个凹形槽板,在凹形槽板的两侧向外弯折出与凹形槽板的两侧成90度夹角构成横向平面的固定挂耳,在两侧的固定挂耳和凹形槽板上至少设有一种钉孔,在固定挂耳上设有销钉。该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该挂件后打破了惯例,底层没有承重墙时二层照常使用搁栅或大梁,而且该搁栅或大梁被承挂端的结构牢度不因搁栅或大梁本身干燥收缩或受潮膨胀而改变。该挂件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容易制造,使用方便。其承重负荷远远大于被承挂的搁栅或大梁的受压强度,因此特别安全可靠。但该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用于木结构连接时操作复杂,拆卸困难,应用于木结构建筑领域还存在一定弊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20060495.2,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木结构梁与屋顶搁栅金属连接件,它包括顶板和两条侧板,顶板设置在屋顶格栅的顶部,两条侧板经旋转后下部与顶板垂直,侧板下部设有数个固定螺钉的通孔,侧板通过螺钉与梁固定连接。该实用新型的木结构金属连接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方便,适用于梁与屋顶格栅固定连接,承载能力良好。但该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用于搁栅连接稳定性不高,同时安装和拆卸也不方便。
由于如今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更多国家在提倡使用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环保、节能,尤其是木结构建筑更加符合绿色建筑理念;所以,如果木结构建筑能够满足装配式、可拆卸这一要求,则将进一步推动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因此急需设计一种装配式可拆卸木结构连接件。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搁栅连接件在使用时会破坏搁栅等木材本身的组织结构,且不可拆卸、不能反复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搁栅连接件,能够有效避免破坏搁栅等木材部件本身的组织结构,安装快速、方便,且可以反复拆卸使用,降低了木材资源的损耗。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搁栅连接件,包括封头搁栅基座以及与封头搁栅基座相连接的搁栅基座,所述的封头搁栅基座包括顶面、底面、两个侧面以及两个端面;所述的两个端面之间为相通结构;所述的搁栅基座包括两块侧板和一块底板;所述的两块侧板中的一块侧板顶端设置有夹板。
优选地,所述的封头搁栅基座的顶面设置有上部螺杆,所述的封头搁栅基座的底面垂向侧面延伸设置连接底板;所述的连接底板上设置有固定孔或者下部螺杆,所述的搁栅基座设置在所述封头搁栅基座的一个侧面上。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底板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孔或两根下部螺杆。
优选地,所述的夹板朝向两块侧板内侧面的一面上设置有若干短钉,所述的夹板通过铰链连接侧板。
优选地,所述的若干短钉的长度从靠近铰链一侧向远离铰链一侧依次变长。
优选地,所述的封头搁栅基座顶面设置有两根上部螺杆。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底板与搁栅基座设置在同一侧。
优选地,所述的两块侧板内侧面设置有凸起固定物。
优选地,所述的凸起固定物为半圆柱状。
优选地,所述的两块侧板内侧面设置有两根凸起固定物。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可拆卸搁栅连接件能够达到搁栅预先安装、现场组装的国家装配式建筑要求,可以反复拆装,循环利用,不破坏搁栅等木材组织结构,具有节约资源、节省成本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连接、安装搁栅结构稳定、强度高;连接底板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孔,可以使本实用新型作为底层搁栅连接件,用于固定地梁板;
(3)本实用新型连接底板上设置有两根下部螺杆,可以使本实用新型作为中间搁栅连接件,用于固定顶梁板;
(4)本实用新型夹板朝向两块侧板内侧面的一面上设置有若干短钉,可以使搁栅牢固、稳定地固定于搁栅基座上;
(5)本实用新型若干短钉的长度从靠近铰链一侧向远离铰链一侧依次变长,方便夹板钉入和拆卸;
(6)本实用新型顶面设置有两根上部螺杆、两块侧板内侧面设置有凸起固定物、两块侧板内侧面设置有两根凸起固定物,且凸起固定物为半圆柱状,均可以进一步提高搁栅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7)本实用新型连接底板与搁栅基座设置在同一侧,使搁栅连接更加紧凑,连接结构更加稳定;
(8)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四。
图中:1、上部螺杆;2、夹板;3、短钉;4、铰链;5、凸起固定物;6、连接底板;7、封头搁栅基座;8、搁栅基座;9、封头搁栅;10、地梁板;11、搁栅;12、预埋锚栓;13、楼面板;14、底梁板;15、墙骨柱连接件;16、墙骨柱;17、顶梁板;18、下部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以规格为38*89(单位mm)的搁栅为基础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搁栅连接件,包括封头搁栅基座7以及与封头搁栅基座7连接的搁栅基座8,封头搁栅基座7包括顶面、底面、两个侧面以及两个端面;两个端面之间为相通结构;顶面设置有两根上部螺杆1;底面垂向侧面延伸设置连接底板6;连接底板6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孔;搁栅基座8设置在两个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上;连接底板6与搁栅基座8设置在同一侧;搁栅基座8包括两块与封头搁栅基座7上两个端面平行的侧板以及一块与封头搁栅基座7上底面平行的底板;两块侧板内侧面各设置有一根凸起固定物5,共两根;凸起固定物5为半圆柱状;两块侧板中的一块侧板顶端通过铰链4连接设置有夹板2;夹板2朝向两块侧板内侧面的一面上设置有六根短钉3;六根短钉3成两排,靠近铰链4的一排长度为8mm,远离铰链4的一排长度为10mm。
本实施例中一种装配式可拆卸搁栅连接件,其连接底板6上设置有固定孔,属于底层搁栅连接件,能够达到底层搁栅预先安装、现场组装的国家装配式建筑要求,可以反复拆装,循环利用,不破坏搁栅等木材组织结构,具有节约资源、节省成本的优点。
通过搁栅的安装对本实施例一种装配式可拆卸搁栅连接件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首先将地梁板10安装固定于地基上,在地梁板10上开设两个安装孔,两个安装孔与连接底板6上的两个固定孔对应,两个安装孔的中心距为62mm,两个安装孔距离地梁板10边缘52mm,两个安装孔的孔径为8mm;通过预埋锚栓12穿过连接底板6上的两个固定孔将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装配式可拆卸搁栅连接件固定于地梁板10上;然后将封头搁栅9从封头搁栅基座7的两个相通的端面穿入,将预先加工好的搁栅11(预先在搁栅11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分别加工与凸起固定物5对应的凹槽)竖向装入搁栅基座8,并通过搁栅基座8两块侧板内侧面的两个凸起固定物5与预先在搁栅11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加工的凹槽相配合而夹紧,将夹板2绕铰链4翻转压紧搁栅11,设置在夹板2上的两排短钉3能扎入搁栅11,起到更加牢固、稳定连接的作用,且这些短钉3的长度从靠近铰链4一侧向远离铰链4一侧依次变长,方便夹板2的压紧;靠近铰链4一侧的一排短钉3的长度为8mm,另一排短钉3的长度为10mm;且两排短钉3相互交错设置;如图4所示,将已开设楼面板安装孔的楼面板13装入,楼面板安装孔与上部螺杆1对应;如图5所示,再将已开设底梁板安装孔的底梁板14装入,底梁板安装孔与上部螺杆1对应;最后通过墙骨柱连接件15将墙骨柱16安装连接在底梁板14上,这样就实现了该底层搁栅的安装。
施工过程中,也可在木材与连接件连接处加上防水垫层,防止木材的腐朽。
实施例2
一种装配式可拆卸搁栅连接件,与实施例1相同,所不同的是:连接底板6上设置的不是两个固定孔,而是设置两根下部螺杆18。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装配式可拆卸搁栅连接件属于中间层搁栅连接件或者顶层搁栅连接件,其使用过程与实施例1中的底层搁栅连接件相同,所不同的是,如图6所示,连接底板6上的两根下部螺杆18与已开设顶梁板安装孔的顶梁板17相连,这样顶梁板17下端可以继续通过墙骨柱连接件15安装墙骨柱16,实现了中层搁栅或者顶层搁栅的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