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管塔的塔管,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的三管塔塔管,属于通讯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讯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三管塔由于结构较稳定,便于安装,三管塔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目前的三管塔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三管塔的塔管在安装的过程中具有不稳定的性能,安装过中难以固定两个塔管的连接处,难以直接把连接处用螺栓进行固定,增加了安装过程的困难,在塔柱的高处安装塔管更为不稳定,给安装过程带来了许多不便利,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便于安装的三管塔塔管。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于安装的三管塔塔管,方便塔管的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安装的三管塔塔管,包括塔身,所述塔身内部安装有三个塔柱,所述塔身的顶端安装有避雷针,所述塔身的顶端安装有通讯设备,且所述通讯设备与天线架连接,所述塔身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桁架,所述塔柱的顶端安装有顶管,且所述塔身的底端安装有底管,所述塔柱的中部安装有若干个中管,且所述塔身向上的直径渐小;所述顶管、所述中管和所述底管的顶端均设置有卡接槽,且所述卡接槽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
进一步的,所述顶管和所述中管的底端均设置有卡接座,所述顶管、所述中管和所述底管的底端均设置有底板,且所述底板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螺栓孔,且所述螺栓孔内部安装有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槽的侧壁设置有螺栓孔,所述中管和所述底管的顶端均设置有固定板,且所述固定板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螺栓孔,所述底管的底端安装有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顶管、所述中管和所述底管均倾斜。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采用无缝钢管作为塔柱材料,风荷载系数小,抗风能力强。塔柱采用外法兰盘连接,螺栓受拉,不易破坏,降低维护成本。塔柱正三角型布置,节约钢材。占地面积小,节约土地资源,选址便利。塔身自重轻,新型三叶式伐板基础,降低基础造价,桁架式结构设计,运输和安装便捷、建设工期短。塔型随风荷载曲线变化设计,线条流畅,遇罕遇风灾不易倒塌,减少人畜伤亡,设计符合国家钢结构设计规范和塔桅设计规程,结构安全可靠,使用范围广,野外自立塔、楼顶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塔柱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顶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中管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底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三管塔塔管,包括塔身3,所述塔身3内部安装有三个塔柱4,所述塔身3的顶端安装有避雷针1,所述塔身3的顶端安装有通讯设备2,且所述通讯设备2与天线架5连接,所述塔身3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桁架6,所述塔柱4的顶端安装有顶管7,且所述塔身4的底端安装有底管9,所述塔柱4的中部安装有若干个中管8,且所述塔身4向上的直径渐小;所述顶管7、所述中管8和所述底管9的顶端均设置有卡接槽10,且所述卡接槽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
所述顶管7和所述中管8的底端均设置有卡接座11,所述顶管7、所述中管8和所述底管9的底端均设置有底板15,且所述底板15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螺栓孔13,且所述螺栓孔13内部安装有螺栓16,底板能够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使得塔柱之间的连接紧凑。
所述卡接槽10的侧壁设置有所述螺检孔13,所述中管8和所述底管9的顶端均设置有固定板14,且所述固定板14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所述螺栓孔13,所述底管9的底端安装有底座17,卡接槽的内部卡接有卡接座,便于塔柱的安装。
所述顶管7、所述中管8和所述底管9均倾斜,方便塔身顶端的安装,稳定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底管固定在地基内部,底管的顶端卡接槽的内部卡接中管的卡接座,中管底端的底板正好与底管顶端的固定板吻合,将中管进行旋转,使得中管的底板内部的螺栓孔与底管顶端的固定板表面的螺栓孔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中管安装好之后,依照安装中管和底管的方法把不同规格的中管依次安装,当中管安装的高度已经满足塔身高度的要求后,将顶管的底端安装在中管的顶端,并且用螺栓固定连接。将每一个塔柱均按照上述的方法进行安装,即可完成三管塔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能采用无缝钢管作为塔柱材料,风荷载系数小,抗风能力强。塔柱采用外法兰盘连接,螺栓受拉,不易破坏,降低维护成本。塔柱正三角型布置,节约钢材。占地面积小,节约土地资源,选址便利。塔身自重轻,新型三叶式伐板基础,降低基础造价,桁架式结构设计,运输和安装便捷、建设工期短。塔型随风荷载曲线变化设计,线条流畅,遇罕遇风灾不易倒塌,减少人畜伤亡,设计符合国家钢结构设计规范和塔桅设计规程,结构安全可靠,使用范围广,野外自立塔、楼顶塔。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