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调节电线张紧度的电线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3398阅读:6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方便调节电线张紧度的电线杆。



背景技术:

电力设备(powersystem)主要包括以发电设备和供电设备两大类,发电设备主要是电站锅炉、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等等,供电设备主要是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互感器、接触器等等,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大多采用的计划检修体制存在着严重缺陷,如临时性维修频繁、维修不足或维修过剩、盲目维修等,这使世界各国每年在设备维修方面耗资巨大。怎样合理安排电力设备的检修,节省检修费用、降低检修成本,同时保证系统有较高的可靠性,对系统运行人员来说是一个重要课题。随着传感技术、微电子、计算机软硬件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模糊集理论等综合智能系统在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中应用,使基于设备状态监测和先进诊断技术的状态检修研究得到发展,成为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目前的电力设备尤其是用来进行电量输送的设备,特别是输电塔,在短距离的非高压输电设备一般都是电线杆,但是现有的电线杆在进行大面积和大覆盖范围内的建设的时候,容易导致电线杆对电线的张力不一致,导致张紧度的不一致,容易对电线的质量造成损害,损坏电力设备,降低输电效率,且容易导致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方便调节电线张紧度的电线杆,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调节电线张紧度的电线杆,包括电线杆本体且所述电线杆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设置有导线轮,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传动轴与所述导线轮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线杆本体的边侧设置有导线管,所述导线管内设置有导线槽,所述导线槽内的边侧设置有耐磨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线杆本体内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控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板;所述电线杆本体的端部设置有安装底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的旋转,带动导线轮旋转,调节电线的张紧度,避免了出现电线破损的情况,避免了出现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电线杆本体;2、安装杆;3、第一支架;4、导线轮;5、第二支架;6、电机;7、导线管;8、导线槽;9、耐磨层;10、安装槽;11、控制器;12、滑动板;13、安装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调节电线张紧度的电线杆,包括电线杆本体1且电线杆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杆2,安装杆2的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架3,第一支架3的一端设置有导线轮4,第一支架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架5,第二支架5的一端设置有电机6,电机6的传动轴与导线轮4传动连接。

电线杆本体1的边侧设置有导线管7,导线管7内设置有导线槽8,导线槽8内的边侧设置有耐磨层9,可以方便电线穿过。

电线杆本体1内设置有安装槽10,安装槽10内设置有控制器11,可以方便控制器11控制电机6。

安装槽10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板12;电线杆本体1的端部设置有安装底座13,方便安装电线杆本体1。

控制器11电性连接电机6,可以方便控制器11控制电机6。

具体的,使用时,可以通过控制器11控制电机6的旋转,带动导线轮4旋转,调节电线的张紧度,防止电线的张紧度过紧或者过松。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控制器11控制电机6的旋转,带动导线轮4旋转,调节电线的张紧度,避免了出现电线破损的情况,避免了出现安全隐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