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型钢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7228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一种H型钢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H型钢构件。



背景技术:

H型钢是一种新型经济建筑用钢,具有截面形状经济合理,力学性能好,轧制时截面上各点延伸较均匀、内应力小的优点。与普通工字钢比较,还具有截面模数大、重量轻、节省金属的优点,可使建筑结构减轻30-40%。此外,由于H型钢腿内外侧平行,腿端是直角,拼装组合成构件,可节约焊接、铆接工作量达25%。现有技术中的H型钢常用于要求承截能力大,截面稳定性好的大型建筑(如厂房、高层建筑等),以及桥梁、船舶、起重运输机械、设备基础、支架、基础桩等。现有技术中的H型钢受腹板结构限制其抗扭强度偏低,应用在地震带附近的建筑结构中易发生不可恢复的形变,为建筑的安全性带来不利的影像。

因此研发一款H型钢构件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中的至少一种成为一种必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H型钢构件,具有结构坚固,抗扭力强,易于与混凝土结合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H型钢构件,包括:上翼板、腹板和下翼板;所述腹板位于所述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所述腹板的侧面设置有肋板。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肋板为折线状。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肋板为波纹状。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肋板上设置有凸起。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凸起为圆柱状。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凸起上设置有凹槽。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上翼板和下翼板平行,且均与所述腹板垂直。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上翼板和下翼板分别与所述腹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圆角。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肋板与所述腹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圆角。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肋板设计为折线状,为加固腹板提供有效的结构支撑的同时为增强H型钢构件与混凝土的结合力提供了更进一步的结构支持。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肋板设计为波纹状,为H型钢构件抗击地震波的冲击提供有力的结构支持,改进后的H型钢构件在承受地震冲击时具备良好的吸能技术效果,在地震中仅会发生少量的可恢复形变,应用在建筑结构体系中可促使建筑更为坚固耐用,能够大幅提升建筑的抗震系数。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肋板上设置凸起,为更进一步提升H型钢构件与混凝土的结合力提供了更进一步的结构支持。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凸起做成圆柱状,有助于增加腹板与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面积,为更进一步借助混凝土吸收地震带来的冲击能量提供有力的结构支持,H型钢构件的细微形变既能吸收巨大的震动能量,将其作为建筑结构主体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能够将建筑物的抗震指数提升至新的等级。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为凸起设置凹槽,为更进一步增强腹板与混凝土的结合力提供了更进一步的结构支持。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为上翼板和下翼板分别与腹板的连接处设置过渡圆角,为减少应力集中,提高上翼板和下翼板分别与腹板的连接强度提供了有力的结构支持。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为肋板与腹板的连接处设置过渡圆角,为提高肋板与腹板间的连接强度提供有力的结构支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为现有技术中的H型钢构件的腹板的侧面设置肋板,达到增强腹板结构强度的技术效果,更进一步提升H型钢构件的结构强度,及抗震效果,当地震引起的强烈震动传导至H型钢构件时,腹板侧面设置的肋板能够有效的吸收震动能量,保持H型钢构件在强震中仅发生微小的可恢复性形变,为维护建筑安全提供了有力的结构支持。此外,肋板的设置还能更进一步提升腹板与混凝土的结合力,为提升包裹有H型钢构件的水泥钢柱的结构强度提供了更进一步的结构支持。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H型钢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H型钢构件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H型钢构件的另一种改进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H型钢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上翼板;200、腹板;300、下翼板;210、肋板;220、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不失一般性,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一种H型钢构件,包括:上翼板100、腹板200和下翼板300;腹板200位于上翼板100和下翼板300之间,腹板200的侧面设置有肋板210。

优选的,如图2所示,肋板210为折线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肋板设计为折线状,为加固腹板提供有效的结构支撑的同时为增强H型钢构件与混凝土的结合力提供了更进一步的结构支持。

优选的,如图3所示,肋板210为波纹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肋板设计为波纹状,为H型钢构件抗击地震波的冲击提供有力的结构支持,改进后的H型钢构件在承受地震冲击时具备良好的吸能技术效果,在地震中仅会发生少量的可恢复形变,应用在建筑结构体系中可促使建筑更为坚固耐用,能够大幅提升建筑的抗震系数。

优选的,上翼板和下翼板平行,且均与腹板垂直。

优选的,上翼板和下翼板分别与腹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圆角。本实用新型通过为上翼板和下翼板分别与腹板的连接处设置过渡圆角,为减少应力集中,提高上翼板和下翼板分别与腹板的连接强度提供了有力的结构支持。

优选的,肋板与腹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圆角。本实用新型通过为肋板与腹板的连接处设置过渡圆角,为提高肋板与腹板间的连接强度提供有力的结构支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肋板的结构与设置方式不受限制,凡为满足不同受力要求而在腹板上设置的任意结构的肋板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使用时可将上述H型钢构件与混凝土共同制成混凝土钢柱,应用在建筑结构内能够极大幅度的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为现有技术中的H型钢构件的腹板的侧面设置肋板,达到增强腹板结构强度的技术效果,更进一步提升H型钢构件的结构强度,及抗震效果,当地震引起的强烈震动传导至H型钢构件时,腹板侧面设置的肋板能够有效的吸收震动能量,保持H型钢构件在强震中仅发生微小的可恢复性形变,为维护建筑安全提供了有力的结构支持。此外,肋板的设置还能更进一步提升腹板与混凝土的结合力,为提升包裹有H型钢构件的水泥钢柱的结构强度提供了更进一步的结构支持。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肋板200上设置有凸起220。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肋板200上设置凸起220,为更进一步提升H型钢构件与混凝土的结合力提供了更进一步的结构支持。

优选的,凸起为圆柱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凸起做成圆柱状,有助于增加腹板与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面积,为更进一步借助混凝土吸收地震带来的冲击能量提供有力的结构支持,H型钢构件的细微形变既能吸收巨大的震动能量,将其作为建筑结构主体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能够将建筑物的抗震指数提升至新的等级。

优选的,凸起上设置有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为凸起设置凹槽,为更进一步增强腹板与混凝土的结合力提供了更进一步的结构支持。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