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建造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预制外墙板与柱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全装制配式建筑相对于传统现浇筑式建筑,在技术上是一大进步,全装配式建筑的预构建在工厂模块化生产,现场组装,因而能实现预制构件标准化,质量可控,节约材料,建造时高效快捷,节约材料避免浪费,生产现场和施工现场无环境污染。即便如此,但现有很多技术仍然需要技术进步,如预制外墙板与预制梁、与支撑柱的连接,现有的施工方法,相对工期较长,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偏移,安装精度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预制外墙板与柱连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预制外墙板与柱连接复杂、不容易安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预制外墙板与柱连接装置,其组成包括:梁、与梁连接的柱体、与柱体连接的外墙板,柱体预留连接件、外墙板预留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与所述柱体垂直安装,所述外墙板预留连接件与所述外墙板焊接固定,所述柱体预留连接件安装在所述柱体上,两个所述外墙板预留连接件套入所述柱体预留连接件中,在所述柱体预留连接件中填充有发泡水泥,所述外墙板与所述梁之间的缝隙中填充防火材料。
所述柱体预留连接件上部为带豁口的矩形钢管,所述柱体预留连接件下端焊接有底板,在所述底板下方焊接底托,所述柱体连接件面向所述预制外墙板的方向开有豁口。
所述外墙板预留连接件为一个开口的槽钢,所述槽钢两个左右相邻墙板的槽钢背对开口,所述槽钢一端套入所述柱体预留连接件中,所述槽钢另一端与所述外墙板内的钢筋焊接固定。
所述外墙板预留连接件的高度为所述柱体预留连接件高度的一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安装时,简单快捷,只需要把外墙板预留连接件套入柱体预留连接件中,然后浇筑即可,在施工完成后,拆卸也比较容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墙体预制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柱体预制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预制外墙板与柱连接装置,其组成包括:梁1、与梁连接的柱体2、与柱体2连接的外墙板3,柱体预留连接件4、外墙板预留连接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梁1与所述柱体2垂直安装,所述外墙板预留连接件5与所述外墙板3焊接固定,所述柱体预留连接件4安装在所述柱体2上,两个所述外墙板预留连接件5套入所述柱体预留连接件4中,在所述柱体预留连接件4中填充有发泡水泥,所述外墙板3与所述梁1之间的缝隙中填充防火材料。
所述柱体预留连接件4上部为带豁口的矩形中空钢材,该豁口的宽度为矩形中空钢材开豁口边宽度的30%~40%,具体数值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所述柱体预留连接件4下端焊接有底板7,在所述底板7下方焊接底托6,所述柱体连接件4面向所述预制外墙板3的方向开有豁口,底板7与底托6能很好加固柱体预留连接件4。
所述外墙板预留连接件5是一个开口的槽钢,所述槽钢两个左右相邻墙板的槽钢背对开口,所述外墙板预留连接件也可以将两个开口的槽钢焊接成工字型,所述槽钢的两个左右相邻墙板的槽钢背对开口,所述槽钢一端套入所述柱体预留连接件中,所述槽钢另一端与所述外墙板内的钢筋焊接固定。
下层所述外墙板预留连接件5套入柱体预留连接件4的下半高度,上层外墙板预留连接件5套入柱体预留连接件4的上半高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