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拆装的电梯井防护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电梯井也称电梯井道,井壁上安装电梯轨道和配重轨道,预留的门洞安装电梯门,井道顶部设有电梯机房。在电梯井施工过程中,为了方便施工,同时提高安全性,常常需要搭建防护结构,传统的防护结构主要通过若干钢管和锁扣搭建成支撑架,在对某层的电梯井井口操作时,该支撑架遮挡在该层电梯井井口,完成该层的混凝土浇筑之后,拆除该支撑架,然后再在上一楼层搭建支撑架,如此下去,重复至顶层,支撑架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地拆、搭、拆、搭,大大影响了施工效率,同时也增大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拆装的电梯井防护支撑结构,解决目前的电梯井防护结构影响施工效率,同时增大施工人员的工作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免拆装的电梯井防护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底座以及位于支撑底座上方的支撑架,支撑架的两侧与支撑底座的两端实现铰接;
所述支撑底座包括两块分离式支撑板,两块分离式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架的底部铰接,所述分离式支撑板包括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第一子板上设有开口朝下的凹口,且该凹口贯穿第一子板上靠近第二子板的端面,第一子板上还设有横向贯穿第一子板、凹口的条形孔,所述第二子板靠近第一子板的端面上设有与凹口的形状相配合的限位杆;
还包括插杆,所述插杆同时穿过两块分离式支撑板上的条形孔。
在本方案中,使用时,两块分离式支撑板横放在所施工楼层的电梯井井口处,支撑架位于电梯井井口的正上方,此时,插杆位于条形孔内靠近第二子板的一端,限位杆卡在凹口内,且插杆位于限位杆的下方,防止限位杆向下运动,从而使得分离式支撑板组成一个完整的支撑结构,将整个防护结构支撑在电梯井井口上;当完成本楼层的混凝土浇筑后,只需通过塔吊钩住支撑架,使整个防护结构沿着电梯井向上运动,由于支撑架的两侧与与分离式支撑板的两端是铰接的,此时拨动插杆,使其向远离第二子板的方向平移,插杆逐渐从限位杆的下方移出,随着支撑架向上运动,加之限位杆不受插杆的约束作用,由于第一子板与第二子板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向下打开并逐渐分离,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逐渐成竖直状态,从而使得分离式支撑板可以轻松地从电梯井井口中穿过;到达上一楼层后,使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合上,然后拨动插杆,使插杆位于限位杆的下方,防护结构再次进入使用状态。整个施工过程无需对防护结构进行拆装,从而能够更连续、快速地实现楼层的混凝土浇筑,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同时也减小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由若干钢管固定而成,支撑架的最下方为两根平行设置的底杆,分离式支撑板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两根底杆上。通过钢管搭建的支撑架既能够保证支撑架的强度,也便于搭建,同时将支撑架的底部设置底杆,便于安装铰接结构。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两根横杆,其中一根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一子板上,另一根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二子板上。通过抬起横杆,能够将两个第一子板或者两个第二子板同时抬起,从而能够减少施工人员的数量,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的对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操作效率。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上分别固定有一个套环,套环穿接在底杆上。套环与底杆形成铰接结构,从而更好地实现支撑架与第一子板、支撑架与第二子板之间的铰接。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环为轴承,轴承的内径与底杆的外径相等。轴承能够增强底杆转动的灵活性,便于提高支撑底座的转动灵活度,同时也有利于延长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上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兜网。兜网能够截住支撑架上方可能掉落的杂物等,对支撑架下方的施工人员起到很好地保护作用,增强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分离式支撑板,并将分离式支撑板设置成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的组合结构形式,通过控制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的开合来调节分离式支撑板的横向长度,从而既能使分离式支撑板在工作的时候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同时在转运至下一楼层的过程中,不会给转运带来影响,从而无需拆装,能够更连续、快速地实现楼层的混凝土浇筑,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同时也减小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另外,由于分离式支撑板从中间一分为二,能够有效地减小分离式支撑板在分离后的整个防护结构的纵向长度,便于吊升,也便于对防护结构进行操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套环设置成轴承结构,增强了底杆转动的灵活性,进而提高了支撑底座的转动灵活度,同时也有利于延长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水平的兜网,兜网能够截住支撑架上方可能掉落的杂物等,对支撑架下方的施工人员起到很好地保护作用,增强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分离式支撑板处于支撑状态时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吊升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分离式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子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子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第一子板,2、第二子板,3、套环,4、支撑架,5、底杆,6、条形孔,7、插杆,8、兜网,9、凹口,10、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免拆装的电梯井防护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底座以及位于支撑底座上方的支撑架4,支撑架4的两侧与支撑底座的两端实现铰接;
本实施例的支撑底座包括两块分离式支撑板,两块分离式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架3的底部铰接,分离式支撑板包括第一子板1和第二子板2,第一子板1上设有开口朝下的凹口9,且该凹口9贯穿第一子板1上靠近第二子板2的端面,第一子板1上还设有横向贯穿第一子板1、凹口9的条形孔6,第二子板2靠近第一子板1的端面上设有与凹口9的形状相配合的限位杆10,当限位杆10卡入凹口9后,第一子板1与第二子板2合成一个完整的支撑板。
本实施例还包括插杆7,插杆7同时穿过两块分离式支撑板上的条形孔6,通过调节插杆7在条形孔6中的位置,来实现对限位杆10的控制,当插杆7从限位杆10下方移出后,限位杆10失去插杆7对其的束缚作用,第一子板1和第二子板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然打开并逐渐呈竖直状态,使得第一子板1和第二子板2均位于电梯井井口内。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支撑架4由若干钢管固定而成,支撑架4的最下方为两根平行设置的底杆5,分离式支撑板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两根底杆5上。
另外,为了方便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本实施例还可设置两根横杆(图上未标注),其中一根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一子板1上,另一根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二子板2上,通过拉动横杆,可实现两个第一子板1或两个第二子板2同步运动,便于第一子板1和第二子板2快速卡合。
本实施例可采用如下结构来实现分离式支撑板与支撑架4之间的铰接,第一子板1和第二子板2上分别固定有一个套环3,套环3穿接在底杆5上。优选的,为了更好地实现第一子板1和第二子板2的转动,本实施例的套环3可选用轴承,轴承的内径与底杆5的外径相等。
为了防止下落的杂物影响施工,提高作业的安全性,本实施例还可在支撑架4上设置水平的兜网8。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