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面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型屋面板铺设结构。
背景技术:
屋面板是可直接承受屋面荷载的板。房屋的屋顶,一般使用铝镁锰或合金等金属制成。多功能单翼盖缝箱型屋面板,用到房屋的屋盖上后,使屋盖基本上不渗漏,且铝镁锰屋面板具有御寒隔热效果。该项屋盖系将屋面板做成单体箱型在顶部下坡设单翼。在屋面板内部做成单孔或多孔的空腔,其空腔内衬垫保温隔热材料或以板内空腔来提高屋面板的御寒隔热性能。屋面板在房屋顶层的山墙斜梁上组装后,翼板则搭接遮盖使多个单体箱型屋面板不出现见光的垂直缝,形成整体性良好的坡屋顶。
铝镁锰屋面板是一种极具性价比的屋面、外墙材料。铝合金在建筑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现代建筑向舒适、轻型、耐久、经济、环保等方向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AA3004铝镁锰合金(AlMg1Mn1)由于结构强度适中、耐候、耐渍、易于折弯焊接加工等优点,被普遍认可作为建筑设计使用寿命50年以上的屋面、外墙材料;因应海洋性气候建筑设计,可选用耐腐蚀性能更强的5052船舶级铝合金材料。主要优点:1.重量轻;铝的密度为2.73g/m3,只有钢的1/3。2.强度高;通过成分配置、加工和热处理方法可以达到很高的强度。3.耐腐蚀;具有自我防锈能力,形成的氧化层,可防止金属氧化锈蚀,耐酸碱性好。4.表面处理多样、美观;可进行阳极氧化、电泳、化学处理、抛光、涂漆处理。5.可塑性好,易加工;6.良好的导电性能。非磁化和低电火花敏感度,可以防电磁干扰和降低特殊环境下的易燃性;7.安装方便;铝金属可以铆接、焊接、胶粘等多种方式连接。8.环保,100%可循环回收利用。
现有技术的屋面板由于铺设的构造,容易造成防水效果不好,保温、隔热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新型屋面板铺设构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上层压型钢板、固定支架、隔热垫片、防水透气膜、保温层、C型钢檀条、卷材、下层压型钢板;所述的下层压型钢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卷材,卷材的上表面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水透气膜,防水透气膜的上表面设置有隔热垫片,隔热垫片的上表面设置有上层压型钢板;所述的上层压型钢板和下层压型钢板之间还设置有C型钢檀条,C型钢檀条的一侧边与下层压型钢板连接,C型钢檀条的另一侧边上表面设置有隔热垫片,且C型钢檀条的另一侧边与固定支架焊接,固定支架与上层压型钢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防水透气膜为聚烯烃微孔膜和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防水透气膜。
作为优选,所述的卷材为铝箔卷材。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由于采用防水透气膜,水蒸气可藉扩散原理通过微孔膜,液态水或水滴因其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水分子无法通过,也就防止了水的渗透发生,从而对保温层形成保护。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屋面板铺设构造,具有较强的防水保温性能,在对保温层形成全面保护的同时,又能有效的避免室内温度差对保温效果产生影响,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保温节能的效果,同时又起到持续节能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固定支架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层压型钢板;2、固定支架;3、隔热垫片;4、防水透气膜;5、保温层;6、C型钢檀条;7、卷材;8、下层压型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上层压型钢板1、固定支架2、隔热垫片3、防水透气膜4、保温层5、C型钢檀条6、卷材7、下层压型钢板8;所述的下层压型钢板8的上表面设置有卷材7,卷材7的上表面设置有保温层5,保温层5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水透气膜4,防水透气膜4的上表面设置有隔热垫片3,隔热垫片3的上表面设置有上层压型钢板1;所述的上层压型钢板1和下层压型钢板8之间还设置有C型钢檀条6,C型钢檀条6的一侧边与下层压型钢板8连接,C型钢檀条6的另一侧边上表面设置有隔热垫片3,且C型钢檀条6的另一侧边与固定支架2焊接,固定支架2与上层压型钢板1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防水透气膜4为聚烯烃微孔膜和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防水透气膜。
作为优选,所述的卷材7为铝箔卷材。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由于采用防水透气膜4,水蒸气可藉扩散原理通过微孔膜,液态水或水滴因其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水分子无法通过,也就防止了水的渗透发生,从而对保温层5形成保护。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屋面板铺设构造,具有较强的防水保温性能,在对保温层形成全面保护的同时,又能有效的避免室内温度差对保温效果产生影响,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保温节能的效果,同时又起到持续节能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 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