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形缝位置处理的整体提升钢模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7661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形缝位置处理的整体提升钢模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变形缝位置处理的整体提升钢模板装置,具体是一种对拉螺杆卡具的制作、安装及使用。



背景技术:

变形缝有三种,即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由于变形缝的宽度有限,要在如此窄的地方完成模板及支架体系的安装、调整、拆除,的确有相当大的难度,这也是变形缝上下错台等问题产生的原因。近年来,随着业主对观感要求的提高,高层剪力墙结构要求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形缝位置处理的整体提升钢模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形缝位置处理的整体提升钢模板装置,包括对拉螺杆卡具、侧面加固环、顶部提升环、钢板、方钢管背楞和钢筋,所述的钢板与钢板背楞管焊接形成同一平面的网状钢框,网状钢框顶部设置对称的顶部提升环,网状钢框两端设置侧面加固环,钢板上开设孔洞,孔洞内设有PVC管,端头焊有螺母的对拉螺杆卡具设置在PVC管内,钢筋逐个穿过对拉螺杆卡具端头的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钢板厚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钢板背楞为的50×80横向、竖向方钢管,横向、竖向方钢管均焊接在同一平面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满足变形缝处多单元同时施工;能简化施工工序,加快整体施工进度;能够有效降低劳动力成本和材料成本,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变形缝位置混凝土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整体提升模板组件图。

图2为整体提升模板拼装图。

图3为伸缩缝侧加固节点。

图中:1-对拉螺杆卡具 2-侧面加固环 3-顶部提升环 4-钢板 5-方钢管背楞 6-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变形缝位置处理的整体提升钢模板装置,包括对拉螺杆卡具1、侧面加固环2、顶部提升环3、钢板4、方钢管背楞5和钢筋6,所述的钢板4与钢板背楞5管焊接形成同一平面的网状钢框,网状钢框顶部设置对称的顶部提升环3,网状钢框两端设置侧面加固环2,钢板4厚3mm,钢板背楞5为的50×80横向、竖向方钢管,横竖背楞均焊接在同一平面内,钢板4的相应位置开设孔洞,钢板背楞5在钢板4孔洞的位置断开;孔径尺寸主要为确保对拉螺杆卡具端头螺母能够通过;将40PVC管在室内侧穿插通过两侧模板;将端头焊有螺母的对拉螺杆卡具1穿过PVC管,然后使用C20钢筋6逐个穿过M25螺母,实现伸缩缝侧模板的固定及加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墙柱钢筋验收完成后,用塔吊将钢模板吊运至伸缩缝处,并作临时固定;吊装室内侧模板体系至板面,并做临时固定;从室内侧模板体系穿入40PVC套管,并贯通至钢板外侧;从室内侧,沿PVC套管内穿入对拉螺杆卡具至钢板外侧;在伸缩缝模板端头,一名工人可通过推进C20钢筋逐个穿插通过对拉螺杆卡具端头的螺母,为保证施工进度,在此过程中,另一工人可通过转动相应位置的对拉螺杆卡具,使钢筋较快穿过螺母。室内侧及端头位置安装及加固钢管等,通过室内侧对拉螺杆卡具的加固实现伸缩缝处模板体系的加固。混凝土浇筑完成且具备拆模条件后,按照先支后拆的方式进行模板体系的拆除,通过塔吊等起重设备将模板转运至指定位置,方便后续周转使用。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