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建筑领域的模板,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快速拆装的钢塑组合模板。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主要用于在建筑施工浇筑混凝土时组合模腔,建筑模板有木模板、多层胶合模板、钢制模板、钢木组合模板和铝合金模板等,木模板和多层胶合模板拆装不方便;钢制模板自重较重,增加了劳动强度;铝合金模板成本较高;钢木组合模板由平面模板和框架组成,由于框架形制固定,不能满足特殊场合下的需要,且自重较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由若干单元模板组成的快速拆装钢塑组合模板。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拆装钢塑组合模板,包括若干单元模板,所述单元模板包括平面模板,所述平面模板其中一面靠近边缘位置设置有至少一根肋板,相邻的平面模板之间能够通过所述肋板进行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肋板包括筋板和设置于筋板内侧壁下部的箸板,所述肋板通过所述箸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平面模板上,所述筋板上还设置有贯穿其侧壁的槽孔。
优选地,所述槽孔截面为矩形。
优选地,所述筋板内侧壁为平面,外侧壁为凹槽。
优选地,所述筋板上位于槽孔正上方的凹槽上翼缘上设置有向外的第一开口,下翼缘上至少有一个与第一开口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朝外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数量不相等。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和/或第二开口为矩形开口。
优选地,还包括背筋。
优选地,若干单元模板连接完成后,在有肋板的一面加装第一背筋,在第一背筋外侧还加装有第二背筋,所述第二背筋向单元模板方向压紧第一背筋。
优选地,所述单元模板第一边缘设置有一根肋板。
优选地,所述单元模板第一边缘设置有一根肋板、第二边缘设置有两根肋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由若干单元模板组成的快速拆装钢塑组合模板,相邻单元模板之间通过肋板进行可拆卸连接,既能有效的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同时方便安装与拆分;筋板侧壁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筋板的矩形槽孔,在两个筋板之间相对应的槽孔内穿装连接件,能方便快速的将两块平面模板连接起来;所述筋板凹槽翼缘上设置有矩形开口,相邻单元模板拼装时,所述两个矩形开口配合形成一个矩形槽,通过在矩形槽内穿装拉条将墙体两面的组合模板固定,从而在组合模板之间形成规则的组合空腔;拼接完成后,在有肋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平整组合模板的第一背筋和第二背筋,保证组合模板的平整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快速拆装钢塑组合模板间拼装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快速拆装钢塑组合模板间拼装示意图;
图3为肋板与平面模板组装主视示意图;
图4为肋板俯视示意图;
图5为肋板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4和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快速拆装钢塑组合模板的示意图,包括两块单元模板,单元模板包括平面模板1,所述平面模板1可以为无污染的高分子材料,也可以为竹木模板或木模板,所述平面模板1其中一面第一边缘设置有一根肋板,所述肋板包括筋板2,所述筋板2外侧壁为凹槽,所述筋板2的内侧壁为平面,且内侧壁下端设置有带有孔8的箸板3。所述筋板2和箸板3共同构成肋板,所箸板3与平面模板1通过螺栓连接,从而将肋板和平面模板固定在一起,所述箸板3与平面模板1之间还可以通过铆钉、钢钉等连接在一起。
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有贯穿所述筋板的截面为矩形的槽孔5,所述凹槽上翼缘上位于槽孔5正上方位置设置有朝外的第一矩形开口6,所述凹槽下翼缘上设置有朝外的第二开矩形开口7,所述第二矩形开口7与第一矩形开口6位置相对,且相对于第一矩形开口7间隔设置,所述平面模板1边缘与矩形开口7相对应的位置也设置有第三矩形开口10,两块单元模板拼装在一起时,相对应的槽孔5内穿装带有槽孔的丁字形销,将两块钢塑组合模板固定在一起。相对应的两组矩形开口6、7、10共同组合成矩形槽,墙体两面的平面模板通过穿装在矩形槽内的拉条固定在一起,从而形成用于浇灌混凝土的空腔。未与第二矩形开口7相对应的两个矩形开口6也组合成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设置带有槽孔的L型挂钩,快速拆装钢塑组合模板拼装完成后,在有肋板一侧中间位置贴紧平面模板设置有第一背筋4,所述第一背筋4的外侧固定有向平面模板方向压紧第一背筋4的第二背筋9,所述第二背筋9通过L型挂钩与肋板固定,所述的第一背筋4和第二背筋9为方管,也可为方管型型材。
实施例2 如图2、3、4和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快速拆装钢塑组合模板的示意图,包括四块单元模板,单元模板包括平面模板1,所述平面模板1可以为无污染的高分子材料,也可以为竹木模板或木模板,所述平面模板1其中一面第一边缘位置设置有一根肋板,第二边缘位置设置有两根肋板,所述肋板包括筋板2,所述筋板2外侧壁为凹槽,所述筋板2的内侧壁为平面,且内侧壁下端设置有带有孔8的箸板3。所述筋板2和箸板3共同构成肋板,所箸板3与平面模板1通过螺栓连接,从而将肋板和平面模板固定在一起,所述箸板3与平面模板1之间还可以通过铆钉、钢钉等连接在一起。
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有贯穿所述筋板的截面为矩形的槽孔5,所述凹槽上翼缘上位于槽孔5正上方位置设置有朝外的第一矩形开口6,所述凹槽下翼缘上设置有朝外的第二开矩形开口7,所述第二矩形开口与第一矩形开口6相对,且相对于第一矩形开口7间隔设置,所述平面模板1边缘与矩形开口7相对应的位置也设置有第三矩形开口10,两块单元模板拼装在一起时,相对应的槽孔5内穿装带有槽孔的丁字形销,将两块钢塑组合模板固定在一起。相对应的两组矩形开口6、7、10共同组合成矩形槽,墙体两面的平面模板通过穿装在矩形槽内的拉条固定在一起,从而形成用于浇灌混凝土的空腔。未与第二矩形开口7相对应的两个矩形开口6也组合成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设置带有槽孔的L型挂钩,快速拆装钢塑组合模板拼装完成后,在有肋板一侧中间位置贴紧平面模板设置有第一背筋4,所述第一背筋4的外侧固定有向平面模板方向压紧第一背筋4的第二背筋9,所述第二背筋9通过L型挂钩与肋板固定,所述的第一背筋4和第二背筋9为方管,也可为方管型型材。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