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偏移料斗后壁的建筑机械,属于建筑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机械是工程建设和城乡建设所用机械设备的总称,它包括挖掘机械,铲土运输机械,压实机械,工程起重机械,桩工机械,路面机械,混凝土机械,混凝土制品机械,钢筋级预应力机械,装修机械,高空作业机械等多种机械组成。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310250324.6的一种建筑机械,能够适当地防止各摄像机的位置关系发生偏移。该建筑机械搭载有多个摄像机并基于来自所述多个摄像机的各影像来输出合成显示,具备单一的托架,该单一的托架相对于建筑机械的机体固定,将所述多个摄像机以相互被定位的状态进行保持。单一的托架既可以由单一的部件构成,也可以将多个部件一体化而构成。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料斗不具备偏移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因为料斗固定的原因造成施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偏移料斗后壁的建筑机械,以解决现有的建筑机械所设的料斗不具备偏移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因为料斗固定的原因造成施工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偏移料斗后壁的建筑机械,其结构包括投料口、料斗、料斗偏移器、滑动槽、支撑架、加固件、支脚圈、辅助轮、弹簧、移动轮、减震器、油箱、操作箱、搅拌器、搅拌叶轮、主体,所述料斗与料斗偏移器相连接,所述料斗偏移器由壁板、压槽、滑轮、转轴、紧固螺母、连接器、卡位装置组成,所述壁板活动连接滑轮,所述壁板设有压槽,所述转轴设在滑轮内部,所述滑轮通过紧固螺母与连接器相连接,所述卡位装置设在压槽上,所述支撑架与料斗偏移器相连接,所述支撑架设有滑动槽,所述支脚圈通过弹簧与减震器相连接,所述辅助轮固定连接支撑架,所述移动轮与主体相连接,所述操作箱与搅拌器相连接,所述搅拌器设有搅拌叶轮,所述搅拌器与主体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投料口设在料斗上。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件固定连接支撑架。
进一步地,所述油箱设在主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设有操作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有料斗偏移器,能够移动料斗的位置,操作简单,有效的解决了料斗无法移动而导致施工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偏移料斗后壁的建筑机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料斗偏移器示意图。
图中:投料口-1、料斗-2、料斗偏移器-3、壁板-300、压槽-301、滑轮-302、转轴-303、紧固螺母-304、连接器-305、卡位装置-306、滑动槽-4、支撑架-5、加固件-6、支脚圈-7、辅助轮-8、弹簧-9、移动轮-10、减震器-11、油箱-12、操作箱-13、搅拌器-14、搅拌叶轮-15、主体-1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偏移料斗后壁的建筑机械,其结构包括投料口1、料斗2、料斗偏移器3、滑动槽4、支撑架5、加固件6、支脚圈7、辅助轮8、弹簧9、移动轮10、减震器11、油箱12、操作箱13、搅拌器14、搅拌叶轮15、主体16,所述料斗2与料斗偏移器3相连接,所述料斗偏移器3由壁板300、压槽301、滑轮302、转轴303、紧固螺母304、连接器305、卡位装置306组成,所述壁板300活动连接滑轮302,所述壁板300设有压槽301,所述转轴303设在滑轮302内部,所述滑轮302通过紧固螺母304与连接器305相连接,所述卡位装置306设在压槽301上,所述支撑架5与料斗偏移器3相连接,所述支撑架5设有滑动槽4,所述支脚圈7通过弹簧9与减震器11相连接,所述辅助轮8固定连接支撑架5,所述移动轮10与主体16相连接,所述操作箱13与搅拌器14相连接,所述搅拌器14设有搅拌叶轮15,所述搅拌器14与主体16相连接,所述投料口1设在料斗2上,所述加固件6固定连接支撑架5,所述油箱12设在主体16上,所述主体16设有操作箱13。
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料斗偏移器3的滑轮302在滑动槽4上进行移动,通过卡位装置306固定滑轮302在压槽301上的位置防止装置移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