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0604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撑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架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撑器。



背景技术:

支撑器,又称万能支撑器或者可调节基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及工业应有领域,主要应用于防腐木或塑木地板的铺设、大理石平面铺设、喷泉水景工程及各种类型板材的架高。

现有的支撑器主要包括具有外螺纹的柱体和具有内螺纹的套筒,柱体和套筒螺纹连接,将柱体相对套筒旋转就可以实现支撑器高度的调节,但是,现有的支撑器的各个部件一般均由塑料材质制造而成,应用于较大高度的架高工程时,柱体和套筒就需要制造较大的长度,增加了制造难度,并且随着柱体和套筒的长度递增,其承载力将会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撑器,解决现有的支撑器应用于较大高度的架高工程时,存在制造难度大和承载力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支撑器,包括具有外螺纹的柱体和具有内螺纹的套筒,所述柱体的外螺纹和套筒的内螺纹螺纹配合,所述柱体的上端设有用于支撑板材的支撑板,所述套筒的下方设有木塑成型的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与套筒的下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筒壁设有周向环绕的凸边,所述凸边上设有多个周向分布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中贯穿设置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旋入立柱的上端面将套筒与立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上设有轴向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壁上设有多个轴向延伸的卡槽,所述套筒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凸柱,所述第一凸柱的柱面上设有多个轴向延伸的第一凸筋,所述第一凸柱自上而下伸入通孔内,所述第一凸筋与卡槽相嵌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多个周向分布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中贯穿设置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旋入立柱的下端面将底座与立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凸柱,所述第二凸柱的柱面上设有多个轴向延伸的第二凸筋,所述第二凸柱自下而上伸入通孔内,所述第二凸筋与卡槽相嵌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上设有多个轴向贯通的减重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器还包括用于锁紧柱体和套筒的锁套,所述锁套具有与柱体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锁套的下端设有多个周向分布的第一卡齿,所述第一卡齿的齿向与内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套筒的上端设有多个周向分布的第二卡齿,所述第一卡齿与第二卡齿相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锁套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周向分布的凸条。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周向分布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下端与凸边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安装螺钉的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器应用于较大高度的架高工程时,支撑器的最低高度可以通过立柱保证,柱体和套筒的长度可以制造得较短,降低了柱体和套筒的制造难度,并且避免了柱体和套筒的承载力被削弱,木塑成型的立柱制造工艺简单,可以根据所需的高度任意切割,并且具有强度高、抗腐蚀、耐老化和绿色环保的优点。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图1是支撑器的爆炸图;

图2是支撑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套筒和锁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支撑器,包括具有外螺纹11的柱体1和具有内螺纹21的套筒2,柱体1的外螺纹11和套筒2的内螺纹21螺纹配合,柱体1的上端设有用于支撑板材的支撑板12,柱体1与支撑板12为一次性注塑成型,套筒2的下方设有木塑成型的立柱3,立柱3的上端与套筒2的下端固定连接,立柱3具体由PE木塑挤出成型,具有强度高、抗腐蚀、耐老化和绿色环保的优点,木塑材料制成的立柱3长度能够很方便的任意切割,因此,支撑器的最低架空安装高度,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切割立柱3进行控制,支撑器的架空安装高度再通过柱体1相对套筒2旋转实现微调。

为了使套筒2和立柱3固定牢固,套筒2的筒壁设有周向环绕的凸边22,凸边22上设有多个周向分布的第一安装孔23,第一安装孔23中贯穿设置第一螺钉24,第一螺钉24旋入立柱3的上端面将套筒2与立柱3固定连接,第一螺钉24通过旋转就可以旋入木塑材料制成的立柱3中,这样的连接方式操作简单,并且非常牢固可靠,为了第一螺钉24安装更加方便,在立柱3的上端面设置若干个与第一安装孔23一一对齐的第一螺钉孔,第一螺钉24旋入第一螺钉孔不会空打,安装更加快速简便。

套筒2和立柱3通过第一螺钉24固定连接时,容易发生移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立柱3上设有轴向贯通的通孔31,通孔31的孔壁上设有多个轴向延伸的卡槽32,套筒2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凸柱25,第一凸柱25的柱面上设有多个轴向延伸的第一凸筋26,第一凸柱25自上而下伸入通孔31内,第一凸筋26与卡槽32相嵌配合,这样套筒2通过第一凸筋26与立柱3上的卡槽32配合,就可以使套筒2和立柱3无法在径向上产生位移,实现了快速定位,套筒2和立柱3定位后便于第一螺钉24稳定且准确的旋入立柱3,当套筒2和立柱3完成定位后,第一安装孔23与螺钉孔自动对齐,进一步简化了第一螺钉24的安装过程。

立柱3可以直接放置于地面上,但为了使支撑器更加稳定,在立柱3的下方设有底座4,底座4由塑料材质制成,底座4上设有多个周向分布的第二安装孔41,第二安装孔41中贯穿设置第二螺钉42,第二螺钉42旋入立柱3的下端面将底座4与立柱3固定连接,为了第二螺钉42安装更加方便,在立柱3的下端面设置若干个与第二安装孔41一一对齐的第二螺钉孔,第二螺钉42旋入第二螺钉孔不会空打,安装更加快速简便,这样支撑器通过底座4放置于地面上,立柱3只需要设置为简单的柱体,立柱3只要根据需要通过切割控制高度,如此降低了立柱3的制造难度,底座4的下端面的面积比立柱3的下端面的面积大,底座4就可以适配不同高度的立柱3。

底座4和立柱3通过第二螺钉42固定连接时,也容易发生移位,因此,在底座4的上端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凸柱43,第二凸柱43的柱面上设有多个轴向延伸的第二凸筋44,第二凸柱43自下而上伸入通孔31内,第二凸筋44与卡槽32相嵌配合,这样底座4通过第二凸筋44与立柱3上的卡槽32配合,就可以使底座4和立柱3无法在径向上产生位移,实现了快速定位,底座4和立柱3定位后同样的便于第二螺钉42稳定且准确的旋入立柱3,当底座4和立柱3完成定位后,第二安装孔41与第二螺钉孔自动对齐,进一步简化了第二螺钉42的安装过程。。

为了降低立柱3的重量,便于支撑器运输和搬运,立柱3上设有多个轴向贯通的减重孔33,由于减重孔33是沿轴向贯通的,因此,减重孔33的设置对立柱3轴向的承载力影响很小,在减重的基础上,立柱3在轴向上的强度仍能满足架空施工的要求。

由于第一安装孔23设在凸边22上,因此,凸边22的强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套筒2和立柱3的连接强度,为了增大凸边22的强度,在套筒2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周向分布的加强筋28,加强筋28的下端与凸边22相连。

板材可以直接铺设于支撑板12上,或者,也可以在支撑板12上铺设龙骨,而板材铺设并固定于龙骨上,支撑板12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安装螺钉的安装孔121,当板材直接铺设于支撑板12上时,通过螺钉将板材与支撑板12固定牢固,当支撑板12上铺设龙骨时,通过螺钉将龙骨与支撑板12固定牢固,而安装孔121则是便于螺钉旋入支撑板12,同时,安装孔121也可以减轻支撑板12的重量,有利于支撑器整体减重。

如图1和图3所示,当柱体1和套筒2相对旋转实现支撑器高度微调时,旋转柱体1和套筒2都较不方便,而当支撑器高度微调完成后,板材震动将会造成柱体1和套筒2轻微的相对旋转,导致支撑器高度发生变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支撑器还包括用于锁紧柱体1和套筒2的锁套5,锁套5具有与柱体1的外螺纹11配合的内螺纹51,锁套5的下端设有多个周向分布的第一卡齿52,第一卡齿52的齿向与内螺纹51的旋向相反,套筒2的上端设有多个周向分布的第二卡齿27,第一卡齿52与第二卡齿27相啮合,这样将锁套5朝着内螺纹51旋向相同的方向旋转就可以使柱体1相对套筒2伸长,使支撑器的高度增加,由于第一卡齿52与第二卡齿27是相啮合的,并且第一卡齿52的齿向与内螺纹51的旋向相反,当支撑器的高度微调到位时,锁套5就无法朝着与内螺纹51的旋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柱体1就无法降低高度,锁套5就自动完成了柱体1和套筒2锁止功能,从而提高支撑器的稳定性。

为了便于对锁套5进行旋转操作,在锁套5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周向分布的凸条53,凸条53可以使施工人员旋转锁套5时不容易发生打滑。

如图4所示,为了降低底座4的重量,便于支撑器运输和搬运,底座4设有多个轴向贯通的减重孔45,减重孔45以不同的回转半径沿周向分布。

以上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做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力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