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狭小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施工的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5125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用于狭小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施工的模板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狭小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施工的模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设计新颖、体量大、结构复杂的建筑层出不穷。由于受气温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等因素的影响,建筑结构内部将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如处理不当,将会造成建筑物的破坏,产生裂缝甚至倒塌,影响使用与安全。为加强建筑物的整体性,使之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来克服这些破坏应力,而不产生破坏,一般需设置变形缝以有足够的变形宽度而不造成建筑物的破损。而变形缝的两侧通用做法是设计双墙(或双柱),双墙距离又较小,无法按正常的模板加固方法施工,此一直为现场施工遇到的难题,或导致一侧墙加固不到位进而发生砼浇筑爆模、砼成型质量胀模、平直度差等质量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狭小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施工的模板结构,包括:

第一迎砼模板,设置于靠近变形缝一侧的第一龙骨骨架上远离变形缝的一侧;

第二迎砼模板,设置于远离变形缝一侧的第二龙骨骨架上靠近变形缝的一侧;

穿墙套管,穿设于所述第一迎砼模板与所述第二迎砼模板之间,所述穿墙套管的两端分别穿出所述第一迎砼模板与所述第二迎砼模板;

对拉螺杆,穿设于所述穿墙套管内,所述对拉螺杆的两端分别穿出所述第一龙骨骨架与所述第二龙骨骨架;

第一拉结组件,抵靠于所述第一龙骨骨架上靠近变形缝的一侧并与所述对拉螺杆穿出所述第一龙骨骨架的第一螺杆段固定连接;

第二拉结组件,抵靠于所述第二龙骨骨架上远离变形缝的一侧并与所述对拉螺杆穿出所述第二龙骨骨架的第二螺杆段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用于狭小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施工的模板结构,通过穿设于第一迎砼模板与第二迎砼模板之间的对拉螺杆,解决了狭小空间模板安装的问题。并且,将穿墙套管穿设于第一迎砼模板与第二迎砼模板之间,并且穿墙套管的两端分别穿出第一迎砼模板与第二迎砼模板,可以保证剪力墙混凝土浇筑时从模板缝隙中溢出的混凝土不会流进该穿墙套管中,避免了剪力墙浇筑完成后,从模板缝隙中溢出的混凝土流进该穿墙套管中凝固后与对拉螺杆固定,而导致对拉螺杆在拆模时无法取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用于狭小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施工的模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第一龙骨骨架包括:第一纵向龙骨以及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一纵向龙骨上靠近变形缝一侧的两个第一水平龙骨,所述第一螺杆段穿出所述第一纵向龙骨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水平龙骨之间;

所述第一拉结组件包括:穿过所述第一螺杆段并固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水平龙骨的钢板以及抵靠于所述钢板上靠近变形缝的一侧并螺接于所述第一螺杆段的第一螺帽。

本实用新型用于狭小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施工的模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钢板上开设有供穿过所述第一螺杆段的第一通孔。

本实用新型用于狭小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施工的模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水平龙骨为圆钢管。

本实用新型用于狭小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施工的模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第二龙骨骨架包括:第二纵向龙骨以及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二纵向龙骨上远离变形缝一侧的两个第二水平龙骨,所述第二螺杆段穿出所述第二纵向龙骨并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水平龙骨之间;

所述第二拉结组件包括:穿过所述第二螺杆段并固接于两个所述第二水平龙骨的扣压板以及抵靠于所述扣压板上远离变形缝的一侧并螺接于所述第二螺杆段的第二螺帽。

本实用新型用于狭小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施工的模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扣压板上开设有供穿过所述第二螺杆段的第二通孔。

本实用新型用于狭小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施工的模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水平龙骨为圆钢管,所述扣压板上形成有与两个所述圆钢管相适配的两个扣压槽。

本实用新型用于狭小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施工的模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限位撑块,支撑于所述第一迎砼模板与所述第二迎砼模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用于狭小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施工的模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撑块为加筋细石砼撑块。

本实用新型用于狭小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施工的模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第一迎砼模板包括相互拼接的多块第一拼接板,所述第一拼接板的第一侧部设有第一榫部,所述第一拼接板的第二侧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榫部相适配的第一槽部;

所述第二迎砼模板包括相互拼接的多块第二拼接板,所述第二拼接板的第一侧部设有第二榫部,所述第二拼接板的第二侧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榫部相适配的第二槽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狭小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施工的模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狭小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施工的模板结构靠近变形缝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狭小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施工的模板结构的第一迎砼模板的局部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与图2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狭小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施工的模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狭小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施工的模板结构靠近变形缝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2所示,变形缝90一侧(图2中所示为变形缝90的左侧)的剪力墙910已经施工完毕,由于变形缝90的空间较为狭小,施工变形缝90另一侧(图2中所示为变形缝90的右侧)的剪力墙时,很难进行模板安装,因此,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狭小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施工的模板结构,包括:

第一迎砼模板10,设置于靠近变形缝90一侧的第一龙骨骨架20上远离变形缝90的一侧;

第二迎砼模板30,设置于远离变形缝90一侧的第二龙骨骨架40上靠近变形缝90的一侧;

穿墙套管50,穿设于第一迎砼模板10与第二迎砼模板30之间,穿墙套管50的两端分别穿出第一迎砼模板10与第二迎砼模板30;

对拉螺杆,穿设于穿墙套管50内,所述对拉螺杆的两端分别穿出第一龙骨骨架20与第二龙骨骨架40;

第一拉结组件,抵靠于第一龙骨骨架20上靠近变形缝90的一侧并与所述对拉螺杆穿出第一龙骨骨架20的第一螺杆段610固定连接;

第二拉结组件,抵靠于第二龙骨骨架40上远离变形缝90的一侧并与所述对拉螺杆穿出第二龙骨骨架40的第二螺杆段620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用于狭小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施工的模板结构,通过穿设于第一迎砼模板10与第二迎砼模板30之间的对拉螺杆,解决了狭小空间模板安装的问题。并且,将穿墙套管50穿设于第一迎砼模板10与第二迎砼模板30之间,并且穿墙套管50的两端分别穿出第一迎砼模板10与第二迎砼模板30,可以保证剪力墙混凝土浇筑时从模板缝隙中溢出的混凝土920不会流进该穿墙套管50中,避免了剪力墙浇筑完成后,从模板缝隙中溢出的混凝土920流进该穿墙套管50中凝固后与所述对拉螺杆固定,而导致所述对拉螺杆在拆模时无法取出的问题。

具体地,第一龙骨骨架20包括:第一纵向龙骨210以及并排设置于第一纵向龙骨210上靠近变形缝90一侧的两个第一水平龙骨220,所述对拉螺杆的第一螺杆段610穿出第一纵向龙骨210并位于两个第一水平龙骨220之间。所述第一拉结组件包括:穿过第一螺杆段610并固接于两个第一水平龙骨220的钢板710以及抵靠于钢板710上靠近变形缝90的一侧并螺接于所述对拉螺杆的第一螺杆段610的第一螺帽720。

其中,先将钢板710穿过所述对拉螺杆的第一螺杆段610并与第一龙骨骨架20的两个第一水平龙骨220焊接固定,然后再将第一螺帽720与所述对拉螺杆的第一螺杆段610螺接,直到该第一螺帽720抵靠于钢板710上靠近变形缝90的一侧,这样就完成了对本实用新型用于狭小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施工的模板结构中靠近变形缝90的一侧的部分进行固定。

优选地,第一纵向龙骨210为90mm高方木龙骨。第一水平龙骨220为圆钢管,所述圆钢管的规格为Φ48钢管,还可以进一步在第一水平龙骨220上焊接竖向联系筋以加强结构强度。钢板710的规格为70mm×100mm×8mm钢板,钢板710上开设有供穿过所述对拉螺杆的第一螺杆段610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规格为Φ16孔。第一螺帽720的规格为Φ14粗牙螺帽。

进一步地,第二龙骨骨架40包括:第二纵向龙骨410以及并排设置于第二纵向龙骨410上远离变形缝90一侧的两个第二水平龙骨420,第二螺杆段620穿出第二纵向龙骨410并位于两个第二水平龙骨420之间。所述第二拉结组件包括:穿过所述对拉螺杆的第二螺杆段620并固接于两个第二水平龙骨420的扣压板810以及抵靠于扣压板810上远离变形缝90的一侧并螺接于所述对拉螺杆的第二螺杆段620的第二螺帽820。

其中,先将扣压板810穿过所述对拉螺杆的第二螺杆段620并与第二龙骨骨架40的两个第二水平龙骨420焊接固定,然后再将第二螺帽820与所述对拉螺杆的第二螺杆段620螺接,直到该第二螺帽820抵靠于扣压板810上远离变形缝90的一侧,这样就完成了对本实用新型用于狭小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施工的模板结构中远离变形缝90的一侧的部分进行固定。

优选地,第二纵向龙骨410为90mm高方木龙骨。第二水平龙骨420为圆钢管,扣压板810上形成有与两个所述圆钢管相适配的两个扣压槽,所述圆钢管的规格为Φ48钢管,还可以进一步在第二水平龙骨420上焊接竖向联系筋以加强结构强度。扣压板810上开设有供穿过所述对拉螺杆的第二螺杆段620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规格为Φ16孔。第二螺帽820的规格为Φ14粗牙螺帽。

另外,更为优选地,穿墙套管50为PVC管。所述对拉螺杆为Φ14粗牙钩板螺杆,起到将第一迎砼模板10与第二迎砼模板30钩紧并将第一纵向龙骨210夹紧于第一水平龙骨220上、第二纵向龙骨410夹紧于第二水平龙骨420上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由于穿墙套管50的两端分别穿出第一迎砼模板10与第二迎砼模板30而不具备墙厚限位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用于狭小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施工的模板结构,还包括:限位撑块510,支撑于第一迎砼模板10与第二迎砼模板30之间,以达到控制剪力墙体的厚度的目的。优选地,限位撑块510为加筋细石砼撑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在第一迎砼模板10与第二迎砼模板30均设置为由多块拼接板相互拼接而成,并且,每块拼接板的第一侧部设有榫部,每块拼接板的第二侧部设有与所述榫部相适配的槽部,拼接时相邻的两块拼接板的榫部与另一块拼接板的槽部相互配合,形成企口并保证企口齐平,可以有效防止对变形缝90另一侧未完成的剪力墙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发生漏浆的问题。

具体地,第一迎砼模板10包括相互拼接的多块第一拼接板110,第一拼接板110的第一侧部设有第一榫部111,第一拼接板110的第二侧部设有与第一榫部111相适配的第一槽部112。如图3所示,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狭小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施工的模板结构的第一迎砼模板的局部分解图。同样地,第二迎砼模板包括相互拼接的多块第二拼接板,所述第二拼接板的第一侧部设有第二榫部,所述第二拼接板的第二侧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榫部相适配的第二槽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