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钢丝龙骨隔墙体系的固定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丝龙骨隔墙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钢丝龙骨隔墙体系直接将带弯钩的膨胀螺栓固定在楼层顶部及底部结构梁板上,因膨胀螺栓间距与钢丝绳相同,为420mm(加密部分间距为320mm),对原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构件破坏较为严重,影响主体结构受力性能;风管穿越隔墙时,风管支架与隔墙体系相互独立,致使风管底部范围内没有设置钢丝绳;设置开启力较大的门时,门洞口加固方式做法不统一,未能形成统一标准;钢丝龙骨隔墙基座施工时,经常发生螺栓间距与混凝土砌块模数不符的情况,导致施工时需根据实际钢丝间距进行现场砌块切割,既耗费大量人工,又提高了材料的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预加工、减少结构损伤的钢丝龙骨隔墙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钢丝龙骨隔墙固定装置,包括:
固定型钢:所述固定型钢为T型固定型钢,所述固定型钢水平固定于墙体上层的结构梁板上,所述固定型钢的竖直方向的T型边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底部钢板:所述底部钢板水平铺设于楼层的结构梁板上,所述底部钢板与所述固定型钢置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底部钢板上均布有多个圆形套环;
混凝土基座:所述混凝土基座坐于底部钢板上,所述底部钢板至少部分置于所述混凝土基座内,所述混凝土基座包括多个并排放置的空心砌块,所述空心砌块的腔室内填充有混凝土;
悬挂式洞口附框:所述悬挂式洞口附框包括2根竖直角钢支架和1根水平角钢支架,2根所述竖直角钢支架一端均固定型钢固定,另一端通过水平角钢支架连接为一体,所述竖直角钢支架下端面远离混凝土基座的上端面;
贯通式大洞口附框:所述贯通式大洞口附框包括2根竖直方钢管和1根水平方钢管,2根所述竖直方钢管的上端均与所述固定型钢固定、下端均与楼层结构梁板固定,1根所述水平方钢管固定于2根竖直方钢管之间,并远离2根竖直方钢管的上下两个端面;
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挂钩,所述钢丝绳的上端的挂钩钩拉于固定型钢的通孔内,或悬挂式洞口附框的竖直角钢支架的下端,所述钢丝绳的下端的挂钩钩拉于底部钢板上的圆形套环内。
进一步的,所述钢丝绳靠近下端挂钩处安装有调节钢丝绳松紧度的花篮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悬挂式洞口附框和贯通式大洞口附框的数量均为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型钢通过多个膨胀螺栓与墙体上层的结构梁板固定连接,多个所述膨胀螺栓对称固定于固定型钢的翼板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钢板通过多个膨胀螺栓与楼层的结构梁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悬挂式洞口附框和贯通式大洞口附框均通过高强螺栓与固定型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钢丝绳置于隔墙的中心线处。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钢板上的膨胀螺栓和钢丝绳外表面均涂有防锈漆。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砌块为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砌块内填充的混凝土为C20细石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的钢丝龙骨隔墙固定装置的有益效果:
1、通过使用成品T型固定型钢固定钢丝绳,减少了对主体结构的破坏;
2、加工及操作简单,减少了现场安装周期;
3、隔墙安装更为稳固,保证了隔墙体系的安装质量;
4、钢丝龙骨隔墙,原基础承重体系采用轻集料混凝土实心砌块,施工时经常发生螺栓间距与混凝土实心砌块模数不符的情况,导致施工时需根据实际钢丝间距进行现场砌块切割,本加固体系优化了底部承重体系,通过采用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避免了混凝土实心砌块切割,减少了建筑材料的损耗;
5、底部承重体系内部使用混凝土进行填充,较轻集料混凝土实心砌块基座具有更加良好的材料刚度,与结构连接也更为牢固,确保了隔墙整体的稳定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钢丝龙骨隔墙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钢丝龙骨隔墙固定装置的悬挂式洞口附框的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钢丝龙骨隔墙固定装置的固定型钢的固定节点主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钢丝龙骨隔墙固定装置的固定型钢的固定节点侧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钢丝龙骨隔墙固定装置的底部钢板的固定节点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钢丝龙骨隔墙固定装置的固定结构剖视图。
1、固定型钢;2、膨胀螺栓;3、通孔;4、底部钢板;5、圆形套环;6、水平角钢支架;7、竖直角钢支架;8、高强螺栓;9、竖直方钢管;10、水平方钢管;11、空心砌块;12、混凝土;13、花篮螺栓;14、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6所示,钢丝龙骨隔墙固定装置,包括:
固定型钢1:固定型钢1为T型固定型钢,固定型钢1水平固定于墙体上层的结构梁板上,固定型钢1的竖直方向的T型边上开设有若干通孔3;
底部钢板4:底部钢板4水平铺设于楼层的结构梁板上,底部钢板4与固定型钢1置于同一水平面,底部钢板4上均布有多个圆形套环5;
混凝土基座:混凝土基座坐于底部钢板4上,底部钢板4至少部分置于混凝土基座内,混凝土基座包括多个并排放置的空心砌块11,空心砌块11的腔室内填充有混凝土12;
悬挂式洞口附框:悬挂式洞口附框包括2根竖直角钢支架7和1根水平角钢支架6,2根竖直角钢支架7一端均固定型钢1固定,另一端通过水平角钢支架6连接为一体,竖直角钢支架7下端面远离混凝土基座的上端面;
贯通式大洞口附框:贯通式大洞口附框包括2根竖直方钢管9和1根水平方钢管10,2根竖直方钢管9的上端均与固定型钢1固定、下端均与楼层结构梁板固定,1根水平方钢管10固定于2根竖直方钢管9之间,并远离2根竖直方钢管9的上下两个端面;
钢丝绳14:钢丝绳14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挂钩,钢丝绳14的上端的挂钩钩拉于固定型钢1的通孔3内,或悬挂式洞口附框的竖直角钢支架7的下端,钢丝绳14的下端的挂钩钩拉于底部钢板4上的圆形套环5内。本实用新型的钢丝绳14采用直径3mm的钢丝绳14,或者根据实际施工要求其他规格尺寸的钢丝绳14均可。
钢丝绳14靠近下端挂钩处安装有调节钢丝绳松紧度的花篮螺栓13。
悬挂式洞口附框和贯通式大洞口附框的数量均为多个。本实用新型的悬挂式洞口附框和贯通式大洞口附框的数量可以根据施工要求设定,相互之间一定间隔地设置,确保通风管道、天窗或门扇设置满足施工和设计要求即可。
固定型钢1通过多个膨胀螺栓2与墙体上层的结构梁板固定连接,多个膨胀螺栓2对称固定于固定型钢1的翼板两侧。
底部钢板4通过多个膨胀螺栓2与楼层的结构梁板固定连接。
上述固定型钢1和底部钢板4上的膨胀螺栓2本实用新型最优选的规格为M8膨胀螺栓,但是根据实际施工要求,也可以选取其他规格的膨胀螺栓2。
悬挂式洞口附框和贯通式大洞口附框均通过高强螺栓8与固定型钢1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高强螺栓8最优选的尺寸规格为M6高强螺栓,另外,根据实际施工要求,也可以选取其他规格的高强螺栓8。
钢丝绳14置于隔墙的中心线处。底部钢板4上的膨胀螺栓2和钢丝绳14外表面均涂有防锈漆。
空心砌块11为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空心砌块11内填充的混凝土12为C20细石混凝土。
具体的施工方法为:
使用测量仪器放出隔墙定位中心线,用M8膨胀螺栓将固定型钢1的翼板固定在上层结构梁板上,用M8膨胀螺栓将焊有圆形套环5的底部钢板4固定在楼层结构梁板上,使用M6高强螺栓安装悬挂式洞口附框、贯通式大洞口附框,使用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作为基座混凝土浇筑模具,根据墙体定位线进行排砖,确保地面膨胀螺栓2设置在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内部孔洞中,将钢丝绳14的挂钩钩在顶部固定型钢1的T字边上并拧紧,再钩拉底部钢板4上的圆形拉环5,调节花篮螺栓13,绷紧钢丝绳14,注意应将钢丝绳14尽量控制在隔墙的中心线上,将地面膨胀螺栓2及底部钢丝绳14上涂刷防锈漆,干透后使用C20细石混凝土填满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用短钢筋充分振捣密实,然后上部收平。
本实用新型的钢丝龙骨隔墙固定装置的有益效果:
1、通过使用成品T型固定型钢1固定钢丝绳14,减少了对主体结构的破坏;
2、加工及操作简单,减少了现场安装周期;
3、隔墙安装更为稳固,保证了隔墙体系的安装质量;
4、钢丝龙骨隔墙,原基础承重体系采用轻集料混凝土实心砌块,施工时经常发生螺栓间距与混凝土实心砌块模数不符的情况,导致施工时需根据实际钢丝间距进行现场砌块切割,本加固体系优化了底部承重体系,通过采用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避免了混凝土实心砌块切割,减少了建筑材料的损耗;
5、底部承重体系内部使用混凝土进行填充,较轻集料混凝土实心砌块基座具有更加良好的材料刚度,与结构连接也更为牢固,确保了隔墙整体的稳定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