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熔砖捣冒口用钢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3858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熔砖捣冒口用钢钎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钎,特别是一种电熔砖捣冒口用钢钎。



背景技术:

用于玻璃窑炉砌筑材料锆刚玉电熔砖,从浇铸形式可分为普通浇铸和无缩孔浇铸两大类。普通浇铸电熔砖大多用于玻璃窑炉的火焰空间部位,不接触玻璃液,只受到高温气流侵蚀,因此普通浇铸电熔砖允许内部蔬松,生产时可以使用体积较小的冒口。浇铸后,冒口的表层在常温下快速凝固,结成一层硬壳,砖内部空气排不出来,冒口内的溶液就不能顺利对砖体补充蔬松,因此要每隔三分钟把冒口上结成的硬壳打破,反复三至五次。捣冒口时钢钎捣入不能过深,否则会影响冒口面的平整程度,影响外观质量。因此捣冒口的深度需要一个限位。目前的捣冒口工具只是一个“L”形钢钎,没有限位,只能评经验操作,当然就出现冒口面平整度不一致的情况。再则,另一个更大的问题是钢钎捣冒口时,钢钎上粘结的溶液被带出,凝固后,脱离时,粘结料会被钢钎污染成黑色,每天会有这种小料300公斤左右,每月约十吨小料废料,直接损失达到每年60万元。因此,其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电熔砖捣冒口用钢钎,可有效解决电熔砖浇铸时捣冒口没有限位和带出料液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熔砖捣冒口用钢钎,包括支撑杆和钎体,所述的钎体呈拆装式设置在支撑杆上,钎体一侧的支撑杆作为手持端,另一侧的支撑杆作为限位端,手持端支撑杆长度大于限位端的支撑杆的长度,钎体的外壁上开有呈螺旋形设置的螺旋凹槽,螺旋凹槽内填充有由锆英粉涂料构成的防粘结体。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易生产,成本低,钎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换,解决了无法限位的问题,同时料液不粘结带出,使用方便,效果好,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旋凹槽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螺旋凹槽处的局部放大图(未填充防粘结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杆和钎体,所述的钎体3呈拆装式设置在支撑杆1上,钎体一侧的支撑杆作为手持端1a,另一侧的支撑杆作为限位端1b,手持端支撑杆长度大于限位端的支撑杆的长度,钎体的外壁上开有呈螺旋形设置的螺旋凹槽7,螺旋凹槽7内填充有由锆英粉涂料构成的防粘结体5,所述的锆英粉涂料为市售产品。

为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钎体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4,支撑杆上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对应的螺纹套2,钎体的上部旋装在螺纹套内,构成可更换的拆装式结构;

所述的钎体的轴线与支撑杆的轴线垂直;

所述的防粘结体5的外端面高于钎体的外表面;

所述的钎体的下端呈尖端;

所述的支撑杆的长度为1500mm,直径为20mm;所述的钎体的直径为20-30mm。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根据冒口高度的不同,更换不同长度的钎体,手持端支撑杆长度大于限位端的支撑杆的长度,使用时限位端能起到限位的作用,同时在钎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呈螺旋形的由锆英粉涂料构成的防粘结体,这样在抽出钎体带出部分的料液在凝固后脱离时不会被污染,可以继续使用,大大节约了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易生产,成本低,钎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换,解决了无法限位的问题,同时料液不粘结带出,使用方便,效果好,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