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通信与输电一体式杆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1824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通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与输电一体式杆塔。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输电线路建设步伐加快,输电线路走廊越来越稀缺,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外部环境因素日益复杂,在城区线路中输电终端设施与通信设施相互影响屡有发生。

对于架空输电线路与通信铁塔位置重叠,若输电线路先建,另选通信铁塔位置,增加通信布置的难度与费用;若通信铁塔先建,拆除已建通信铁塔,为输电线路预留走廊,因此,有必要对架空线路与通信一体式铁塔进行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通信与输电一体式杆塔,解决现有输电终端设施与通信设施之间的走廊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新型通信与输电一体式杆塔,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段杆身、输电线路结构、中段杆身及通信设施,所述通信设施连接在中段杆身上端,采用可装配方式;输电终端设施连接在中段杆身下端的下段杆身处。

所述的通信设施包括上段杆身、设于上段杆身顶部的避雷针、设于上段杆身周边的平台天线。

在通信设施下端与输电终端设施上端之间连接有用于加长通信设施与输电终端设施之间间距的可拆卸式的中段杆身,中段杆身上端与通信设施中上段杆身固定连接,中段杆身下端与输电终端设施中下段杆身固定连接。

所述输电终端设施包括地线横担、导线横担和辅助横担,由上至下依次安装地线横担、导线横担;所述地线横担共一层,垂直于线路方向设置用于悬挂地线的两边横担,所述导线横担共三层,呈鼓型排列,垂直于线路方向设置用于悬挂导线的两边横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完成输电线路杆塔与通信杆塔的一体化设计,避免了走廊冲突,实现了输电线路杆塔与通信杆塔的共廊。采用装配式方案设计,根据供电单位与通信单位沟通结果,可及时调整方案设计,避免浪费,提高适用性,降低对目标线路的要求,铁塔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新型通信与输电一体式杆塔,包括下段杆身1、输电终端设施、中段杆身8及通信设施2。

所述输电终端设施包括地线横担6、导线横担7和辅助横担,由上至下依次安装地线横担、导线横担。所述地线横担共一层,垂直于线路方向设置两边横担,用于悬挂地线。所述导线横担共三层,呈鼓型排列,垂直于线路方向设置两边横担,用于悬挂导线。

所述通信设施采用可装配式结构设置在杆塔顶部,用于接收发送通信信号;所述中段杆身设置在通信设施下端,用于降低输电终端设施的电磁影响,增强信号接收能力;所述输电终端设施位于采用可装配式结构,设置在中段杆身上端,

所述主杆中段杆身位于下段杆身上方,用于增加通信设施与输电终端设施的间距、增加通信设施高度等。

所述上段杆身位于中段杆身上方,用于设置通信设施。

所述的通信设施包括避雷针3、平台天线4;避雷针设于上段杆身5顶部,用于防雷;平台天线设于上段杆身周边,用于接收/发送信号。

所述通信设施、输电终端设施、中段杆身、上段杆身采用可装配式设计,根据需要装配适当设施,中段杆身上端与上段杆身下端固定连接,中段杆身下端与下段杆身上端固定连接。

若输电线路先建通信后建,经供电单位与通信单位沟通确定通信杆塔拟定位置,按下段杆身、输电线路导线横担、输电线路地线横担的顺序安装杆塔,同时为中段杆身、上段杆身、通信设施预留安装位置。当通信单位确定通信杆塔位置时,需安装中段杆身、上段杆身、通信设施;当通信单位调整通信杆塔位置时,无需额外安装。

若通信先建,输电线路后建,经通信单位与供电单位沟通确定通信杆塔拟定位置,按下段杆身、中段杆身、上段杆身、通信设施的顺序安装杆塔,为输电终端设施预留安装位置。当供电单位确定输电线路位置时,需安装输电终端设施,通过悬挂导地线实现线路贯通;当供电单位调整输电线路位置时,无需额外安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