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防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3897阅读:722来源:国知局
屋面防水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屋面防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领域,在现有技术中平屋面女儿墙批水一般采用圆弧处理,屋面女儿墙批水下口采用直接抹灰处理,拉线顺流水方向找坡,批水下口高度与周围的屋面相同。但是,一方面,这种施工方法中通过繁琐抹灰处理很难保证批水下口的平直度;另一方面,批水下口的位置与屋面没有分格处理,批水且下口高度跟屋面一平,导致批水下口的棱角不清晰。因此,需要提出新的一种批水下口平直度保证措施来提高观感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屋面防水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屋面防水系统,包括:

铺设于屋面的屋面结构层;

立设于所述屋面边缘的女儿墙;以及

设于所述屋面和所述女儿墙之间夹角的批水结构,所述批水结构包括:

竖向防水层,固设于女儿墙的内侧面、并延伸到所述屋面结构层上;

批水层,覆设于所述竖向防水层上、并延伸到所述屋面结构层上,形成批水下口端;

贴设于所述批水下口端的直角条;以及

覆设于所述批水层和所述直角条上的抗裂层。

本实用新型屋面防水系统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屋面防水系统通过在屋面上铺设屋面结构层,在女儿墙的内侧面设竖向防水层并延伸到屋面结构层上,从而对女儿墙和屋面形成的夹角处作防水处理。在竖向防水层外设批水层并延伸到屋面结构层上,形成批水下口端,从而能将女儿墙上的水沿着批水层引流下来。利用直角条贴设在批水下口端以形成线条明晰的直角,在批水层和直角条上再抹一层抗裂层,盖住直角条,从而使得批水下口端顺直、且不易开裂,同时也提高了批水下口端的观感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施工简单,选材容易。在施工完成后,批水下口端处的阳角不易破坏,且避免了后期易开裂的问题,线条美观、清晰分明。

本实用新型屋面防水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屋面结构层包括:

铺设于所述屋面的保温层;

设于所述保温层上的找平层;以及

设于所述找平层上的横向防水层,所述横向防水层的端部与所述竖向防水层的端部搭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屋面防水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竖向防水层的顶端通过第一螺栓固定于所述女儿墙的内侧面。

本实用新型屋面防水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竖向防水层顶端的上方罩设有盖板,所述盖板通过第二螺栓固定于所述女儿墙的内侧面。

本实用新型屋面防水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女儿墙的内侧面设有保温砂浆层,所述保温砂浆层位于所述盖板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屋面防水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女儿墙的顶部设有突出所述盖板的保护沿。

本实用新型屋面防水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批水层为保温砂浆层,所述批水层的外表面为弧形面。

本实用新型屋面防水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抗裂层为抗裂砂浆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屋面防水系统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屋面防水系统的直角条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屋面防水系统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屋面防水系统:包括屋面结构层3、女儿墙1以及批水结构,其中屋面结构层3铺设于屋面2上,女儿墙1立设于屋面2的边缘,批水结构设于屋面2和女儿墙1之间夹角处,从而将女儿墙的雨水顺利导入屋面处的檐沟。批水结构包括:竖向防水层4、批水层5、直角条6以及抗裂层,其中竖向防水层4固设于女儿墙1的内侧面、并延伸到屋面结构层3上,批水层5覆设于竖向防水层4上、并延伸到屋面结构层3上,形成批水下口端50,直角条6贴设于批水下口端50,抗裂层覆设于批水层5和直角条6上。本实用新型屋面防水系统对女儿墙和屋面形成的夹角处作防水处理和批水处理,能将女儿墙上的水沿着批水层引流下来,利用直角条贴设在批水下口端以形成线条明晰的直角,并设抗裂层,从而使得批水下口端顺直、且不易开裂,同时也提高了批水下口端的观感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施工简单,选材容易。在施工完成后,批水下口端处的阳角不易破坏,且避免了后期易开裂的问题,线条美观、清晰分明。

参阅图2,显示了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女儿墙1和屋面2相互垂直,屋面2铺设屋面结构层3。具体地,屋面结构层3包括:保温层30、找平层31以及横向防水层32,其中保温层30铺设在屋面2上,在本实施例中,保温层30采用保温板制成。保温层30的厚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在保温层30上铺设找平层3进行找平处理,以方便后续施工横向防水层32。在找平层3施工完成后,在找平层3上铺设横向防水层32,将横向防水层32的端部与竖向防水层4的端部搭接连接,形成一体结构,以对女儿墙1和屋面2进行很好的防水保护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竖向防水层4的顶端通过第一螺栓40固定于女儿墙1的内侧面,竖向防水层4另一端向下伸展,并延伸铺设到屋面结构层3上,将竖向防水层4和横向防水层32搭接成一体,以保证没有缝隙,从而形成良好的防水效果。

在竖向防水层4固定好后,为了防止有雨水从竖向防水层4与女儿墙1的固定处渗漏进女儿墙1,在竖向防水层4的顶端的上方罩设盖板7,盖板7通过第二螺栓70固定于女儿墙1的内侧面。在本实施例中,盖板7为金属板制成,金属板弯折成三折面,一面用于固定在女儿墙1的内侧面,另两面起到防护导流的作用。女儿墙1的内侧面的位于盖板7的上方设有保温砂浆层10,保温砂浆层10对女儿墙1起到保温防护作用。女儿墙1的顶部设有突出盖板7的保护沿12,从而在下雨时能够将大部分的雨水挡设到保护沿11的外围,从而减轻盖板7和批水层结构处的防水压力。

参阅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屋面防水系统的直角条剖视图。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批水层5采用保温砂浆浇筑,批水层的外表面涂抹成弧形面。从而雨水能够沿着批水层5而下,不会产生积水问题。批水下口端50采用直角条6贴设,阳角朝外,从而利用直角条产生一直角,线条明晰美观。

在直角条6贴设好后,利用抗裂砂浆涂抹在批水层5和直角条6上形成抗裂砂浆层,抗裂砂浆层以完全盖住角条为宜,防止后期开裂。在本实施例中,抗裂砂浆层的完成面的高度高出周围屋面1cm。直角条6采用塑料角条,优选地,塑料角条在屋面转角位置需要做斜口处理,即将屋面转角位置处的两个塑料角条的对接处分别切去45°角,这样剩余的两个45°角就能相互拼接在一起,以便于拼缝严密。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屋面防水系统的施工方法作说明:

在屋面上依次施工保温层、找平层以及横向防水层。

在女儿墙的内侧面用螺钉固定竖向防水层,将竖向防水层延伸覆设在屋面上,并将竖向防水层和横向防水层搭接连接,避免出现缝隙。在竖向防水层的上方用螺钉固定盖板。在女儿墙的内侧面设有保温砂浆层,保温砂浆层位于盖板上方。

用保温砂浆在竖向防水层外铺设批水层,将批水层延伸到屋面结构层上,形成批水下口端,将直角条贴设在批水下口端,阳角朝外,以形成直角,保证批水层的圆弧施工准确。待保温砂浆层完成硬化后,在批水成和直角条上进行涂抹抗裂砂浆,以完全盖住角条为宜,最终完成面高度高出周围屋面1cm。待完全凝固后,用壁纸刀对阳角下口阴角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屋面防水系统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屋面防水系统通过在屋面上铺设屋面结构层,在女儿墙的内侧面设竖向防水层并延伸到屋面结构层上,从而对女儿墙和屋面形成的夹角处作防水处理。在竖向防水层外设批水层并延伸到屋面结构层上,形成批水下口端,从而能将女儿墙上的水沿着批水层引流下来。利用直角条贴设在批水下口端以形成线条明晰的直角,在批水层和直角条上再抹一层抗裂层,盖住直角条,从而使得批水下口端顺直、且不易开裂,同时也提高了批水下口端的观感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施工简单,选材容易。在施工完成后,批水下口端处的阳角不易破坏,且避免了后期易开裂的问题,线条美观、清晰分明。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