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同步交叉施工的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6844阅读:6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同步交叉施工的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同步交叉施工的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有防水要求的地下工程中,通常采用外贴法地下防水卷材,为了防止防水卷材变形,保证地下卷材的防水功能,同时,在回填土方的施工过程中,防止卷材防水层免受石块及机械的碰撞损坏,以保证其完整性,防水卷材外侧需要设置保护层。目前,防水保护层的做法通常为以下三种:一是砖砌保护墙;二是粘贴聚苯板;三是铺抹水泥砂浆层。

方法一的缺陷:

1、施工工期长,影响后续土方回填交叉作业,工程进度慢。

2、材料费及人工费高。

3、当地下室埋深较大时,由于砖墙与地下室外墙之间无拉结,砌筑过高容易发生垮塌;若在砖墙中间增设混凝土现浇带以增强其刚度,相应会增加不小的成本。

方法二的缺陷:

1、聚苯板材料较软,土方回填时容易被石块冲击砸坏和碰掉,进而破坏防水层。

2、聚苯板粘贴在防水层上,土方回填时土方对聚苯板会产生一个向下的拉力,容易把聚苯板拉坏,甚至把防水层一起拉开裂。

方法三的缺陷:

1、对防水材料有要求,如果防水卷材是光面的,则无法铺抹水泥砂浆,适用范围局限。

2、水泥砂浆层铺抹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后续土方回填,施工周期长;养护不当,则容易引起砂浆层空鼓、开裂甚至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可同步交叉施工的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结构,能够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周期、避免防水保护层在肥槽回填时因大块土石或坚硬砖石的撞击而受到破坏、提高防水保护层的抗拉强度及整体强度、增强防水保护层对防水层的长久保护和隔离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同步交叉施工的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结构,包括:地下室外墙,所述地下室外墙外侧具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具有防水层保护层,所述防水层保护层包括:基础层,所述基础层设于地下室底板之上,所述基础层上部设有防护框架,所述防护框架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之间的空隙处从下往上装有若干防护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同步交叉施工的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结构,所述支撑柱包括边缘支撑柱和中部支撑柱,所述边缘支撑部为U形槽钢,所述中部支撑柱为工字型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同步交叉施工的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结构,所述工字型钢为整体结构或相背设置的两根边缘支撑柱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同步交叉施工的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结构,所述边缘支撑柱顶部通过转角固定装置固定在地下室顶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同步交叉施工的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结构,所述转角固定装置为L状的平面结构,所述L状的平面结构的一边具有与L状的平面结构垂直的竖直部,所述竖直部限制边缘支撑柱侧向倾倒。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同步交叉施工的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结构,所述中部支撑柱通过中部固定装置固定在地下室顶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同步交叉施工的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结构,所述中部固定装置为平面直角状结构,所述平面直角一面具有卡口,所述卡口卡住工字型钢的竖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同步交叉施工的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结构,所述支撑柱底部通过坚固装置固定在地下室底板上。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与传统砖墙防水保护层相比,操作简便,施工迅速,成本低廉,自重轻,安全可靠,不易出现垮塌的安全问题。

2、与传统聚苯板防水保护层相比,物理性能好,土方回填时不易被石块冲击破坏;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物理交联成型,在胶粘剂的配合下能与防水层牢固粘接,形成封闭保护,整体强度高,土方回填时不易受土方的拉力而脱落,没有损耗。

3、与传统水泥砂浆防水保护层相比,施工快速,能有效缩短施工周期;防水保护层与防水层粘结牢固,平整度好,不易出现脱落的质量问题;对防水材料没有限制,无论是卷材防水层还是涂料防水层均可使用。

4、轻质、高强、耐久年限高,金属面复合板材结构能形成对防水层长久的保护的隔离,并有辅助防水的作用。

5、防护板横向安装,可随肥槽回填土进行同步交叉施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6、土方回填完毕后,中部固定装置和转角固定装置可拆卸下来重复使用,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同步交叉施工的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同步交叉施工的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结构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同步交叉施工的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同步交叉施工的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结构的中部固定装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可同步交叉施工的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结构的转角固定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5为本实用新型种可同步交叉施工的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结构及施工方法的实施例, 一种可同步交叉施工的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结构,包括:地下室外墙5,所述地下室外墙5外侧具有防水层4,所述防水层4具有防水层保护层,所述防水层保护层包括:基础层2,所述基础层2设于地下室底板1之上,所述基础层2上部设有防护框架,所述防护框架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之间的空隙处从下往上装有若干防护板7,所述支撑柱3包括边缘支撑柱和中部支撑柱,所述边缘支撑柱为U形槽钢,所述中部支撑柱为工字型钢,所述工字型钢为整体结构或相背设置的两根边缘支撑柱构成,所述边缘支撑柱顶部通过转角固定装置10固定在地下室顶板8上,所述转角固定装置10为L状的平面结构,所述L状的平面结构的一边具有与L状的平面结构垂直的竖直部,所述竖直部限制边缘支撑柱侧向倾倒,所述中部支撑柱通过中部固定装置9固定在地下室顶板8上,所述中部固定装置9为平面直角状结构,所述平面直角一面具有卡口,所述卡口卡住工字型钢的竖部,所述支撑柱3底部通过坚固装置6固定在地下室底板1上。

一种可同步交叉施工的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地下室外墙5及防水层4施工完毕后,在地下室底板1上紧贴防水层4砌筑基础层2;

2)在基础层2顶部紧贴防水层垂直安装支撑柱3,用坚固装置6将支撑柱3与基础层2固定成一体,即安装边缘支撑柱和中部支撑柱;

3)安装边缘支撑柱顶部固定结构,将边缘支撑柱的顶部通过转角固定装置10固定在地下室顶板8上,所述固定装置10的L状的平面结构紧贴在地下室顶板上,所述与L状的平面结构垂直的竖直部将支撑柱3紧贴地下室外墙5的一面限制在内;

4)安装中部支撑柱即工字型钢的顶部固定结构,将工字型钢的顶部通过中部固定装置9安装固定在地下室顶板8上,所述工字型钢平行的两面中的一面与地下室外墙紧贴,所述中部固定装置9的卡口,形成工字型钢的竖部的避位,所述中部固定装置9防止工字形钢侧向倾倒或相互分离;

5)逐层安装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为一侧有凹槽,另一侧有凸榫的企口型的板材结构,通过企口拼接后结合紧密,安装时在防护板7与防水层4的接触面涂抹胶粘剂,点粘在防水层4上,以增强整体稳定性;

6)逐层回填泥土层与防护板的安装交叉施工,提高施工便捷性和施工效率。

所述防护板7为金属面聚苯乙烯复合板,所述金属面聚苯乙烯复合板总厚度为50mm,其上下两层为0.16mm厚的镀锌铁皮,中间芯材为聚苯乙烯泡沫板。

所述边缘支撑柱为镀锌槽钢,所述镀锌槽钢为一端封口,镀锌槽钢另一端开口的有凹槽结构,镀锌槽钢材料厚度1mm,凹槽宽度与金属面聚苯乙烯板复合板厚度一致。

所述转角固定装置10和中部固定装置9均开设有条形孔,转角固定装置10用2颗膨胀螺栓固定,中部固定装置9用1颗膨胀螺栓固定,双拼安装的镀锌槽钢形成的工字型钢,通过中部固定装置9的卡口,卡合在一起,并贴紧防水层4。

所述基础层2为500mm高、120mm宽的砖基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