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生间门脚防水处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6850阅读:1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卫生间门脚防水处理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防水结构,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卫生间门脚防水处理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在洗漱或洗澡时,卫生间地面会存积大量的水,因此卫生间地面都会做防水措施,水渗即使渗漏到卫生间地砖下面也不会渗漏到楼下,渗漏到底层的水只会蓄流到卫生间门口。若墙面和卫生间外部的区域没有做好防水,水流通产会顺着墙面上吸,导致墙乳胶漆长期处于潮湿状态,久而久之引起脱落起皮。再者由于卫生间外部的客厅或房间大都采用实木地板或大理石底板,木质材料很容易吸收水分发霉变黑,大理石地板吸收水分后表面会出现水斑,均会影响客厅或房间地面的美观性。

为避免卫生间的水渗入至客厅地板,通常做法是:在卫生间与地面结合部增设卫生间门槛石,并采取湿铺的方式,用防水材料沿着门槛石的四周涂刷一遍,且在门槛石与门梁结构的结合部涂刷一定高度的防水材料,以防止卫生间的水顺着墙面上吸。这种做法的确起到一定的防水效果,但是由于门槛石不能高出地面太多以防门槛石绊脚,且一旦卫生间地面的水蓄积过多,防水材料也无法起到很好的拦截作用,仍然会存在卫生间的水越过门槛石和涂刷的防水材料渗透到客厅或房间的地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卫生间门脚防水处理结构,起到防止卫生间水渗透到房间或客厅的作用。

为了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卫生间门脚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在房间地面完成面和卫生间地面完成面之间的防水门槛结构和门框结构,所述的防水门槛结构包括依次设在结构层上的凿毛套浆台阶、结合层和门槛石,凿毛套浆台阶上方和靠近卫生间一侧均设有防水层,结合层与卫生间地面完成面等高,门槛石与房间地面完成面等高,门槛石靠近房间的侧边与凿毛套浆台阶和结合层齐平,靠近卫生间的侧边覆盖在卫生间地面完成面上,防水门槛结构靠近房间一侧设有耐候胶;所述的门框结构包括设在门槛石上的门套和门套线,门套底部和门套线底部通过耐候胶粘结。

优选地,所述的卫生间地面完成面和结构层之间由下到上依次设有防水层、找平层和粘结剂,防水层与设在凿毛套浆台阶上的防水层连接成整体,找平层的高度低于凿毛套浆台阶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的耐候胶的厚度为3~5mm,耐候胶在室温下能吸收水分。

优选地,所述的门槛石靠近卫生间一侧的上角设有门槛石磨边,磨边宽度和高度均为5mm。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防水结构可有效的解决现有卫生间门槛石的防水层上层的渗透问题,提高了卫生间门槛处防水的可靠性,通过铺设防水层防止卫生间地面的水向下渗透至土建结构层;通过增设凿毛套浆台阶、覆盖台阶的防水层及凿毛套浆台阶靠近房间一侧的耐候胶防止水汽通过门槛石向外渗漏;通过增设门套和门套线之间的耐候胶来防止水汽从墙体渗漏,避免房间墙体受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卫生间门脚防水处理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附图1中A节点的局部放大图。

示意图中的标注说明:1结构层,2防水层,3找平层,4粘结剂,5卫生间地面完成面,11凿毛套浆台阶,12结合层,13门槛石,14耐候胶,21房间地面完成面,31门套,32门套线,33耐候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附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卫生间地面结构包括依次设在结构层1上的防水层2、找平层3和卫生间地面完成面5。所述的防水层2采用柔性防水涂料纵横各涂抹一层,防止卫生间的水渗漏至结构层中,卫生间地面完成面5通过粘结剂4铺贴在找平层3上方。房间地面完成面21为木地面,通过地笼架在结构层1上,房间地面完成面21的标高高于生间地面完成面5的标高。

房间和卫生间之间设有防水门槛结构和门框结构,所述的防水门槛结构包括依次设在结构层上的凿毛套浆台阶11、结合层12和门槛石13,凿毛套浆台阶11的标高高于房间的结构层和卫生间的找平层,卫生间的防水层4一直延伸至凿毛套浆台阶11上表面最靠近房间的一侧,结合层12铺设在防水层4上,结合层12的上表面与卫生间地面完成面4上表面齐平,且低于房间地面完成面21的标高,门槛石13铺设在结合层12上,上表面与房间地面完成面21上表面齐平,门槛石13最靠近卫生间一端覆盖在卫生间地面完成面5上方,且上角设置5*5mm的磨边,防水门槛结构与房间地面结构之间的缝隙处设有3mm厚的耐候胶,防止水汽通过门槛石向外渗漏。

本实施例中的门框结构设在门槛石13上,其包括门套31和门套线32,门套底部和门套线底部通过3mm的耐候胶33粘结,防止水汽从墙体渗漏,避免房间墙体受潮。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