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示高线铝合金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3539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示高线铝合金模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浇筑模板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具有示高线铝合金模板。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模板,铝模板拼装后需要加固,一般背楞式铝模板需要在板上开取对拉孔,对于大面积标准墙板各大厂家采取先冲孔再行拼装的方式,但是小面积复杂墙面特别是飘窗,百叶窗等处墙面墙板规格多样,传统的先钻孔后拼装方式不仅复杂而且通用性差很难保证墙两侧板孔对拉,先拼装再人工划线钻孔方式不能保证严格对拉,主要是水平方向有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示高线铝合金模板,该模板采用等间距示高线消除了模板间的水平误差,利用保护装置使模板结实耐用,利用侧板和顶板的等间距螺孔实现模板的方便精确的拼装和拆卸功能,方便实用、节约材料。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示高线铝合金模板,包括板体、保护装置、示高指示装置,所述的板体包括端板、侧板、弯楞、顶板,所述的保护装置包括筋板、横梁,所述的示高指示装置包括示高线,所述的侧板垂直于对称分布于端板两侧,所述的顶板设置在侧板两端呈对称分布,所述的筋板设置在端板上表面,所述的弯楞与侧板连接,所述的横梁垂直连接两侧板,所述的示高线设置在端板上表面。

作为优化,所述的端板、侧板、弯楞、筋板一体成型,牢固耐用。

作为优化,所述的顶板焊接在板体两端,所述的侧板长度大于顶板的长度,长条形的模板实用性适用性强。

作为优化,所述的筋板的数量大于两条,根据模板的宽度调整筋板数量。

作为优化,所述的横梁两端焊接于两侧板表面,所述的横梁的数量大于两条,根据模板长度调整横梁数量。

作为优化,所述的示高线为等间距的平行于侧板的直线,方便计算水平距离。

作为优化,所述的示高线为间距为50mm的线条或者沟槽,方便钻孔和消除水平误差。

作为优化,所述的示高线的条数大于三条。

作为优化,靠近侧板的两条所述示高线与两侧板外侧面的间距为50mm,方便计算水平距离。

作为优化,所述的侧板和顶板上都钻有对称且等间距的螺孔,实现模板方便精确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示高线铝合金模板,采用等间距示高线消除了模板间的水平误差,利用保护装置使模板结实耐用,利用侧板和顶板的等间距螺孔实现模板的方便精确的拼装和拆卸功能,方便实用、节约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的B部放大图;

其中,1端板、2侧板、3弯楞、4筋板、5示高线、6横梁、7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实施例中,一种具有示高线铝合金模板,包括板体、保护装置、示高指示装置,所述的板体包括端板1、侧板2、弯楞3、顶板7,所述的保护装置包括筋板4、横梁6,所述的示高指示装置包括示高线5,所述的侧板2垂直于对称分布于端板1两侧,所述的顶板7设置在侧板2两端呈对称分布,所述的筋板4设置在端板1上表面,所述的弯楞3与侧板2连接,所述的横梁6垂直连接两侧板2,所述的示高线5设置在端板1上表面。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于复杂墙面处模板对拉孔我们采用上墙后人工划线钻孔,为保证精度,在制作板体时于端板1上表面拉出数条等间距的示高线5,然后将模板通过侧板2上的螺孔进行拼装,这样在建立模板时就省去了水平跨度的测量,只需要量取竖直高度进行划线,然后在模板上开取对拉孔,通过对拉孔将模板固定形成浇筑空间进行浇筑,提高了划线精度,解决的孔位水平错位的问题提高了浇筑的精度,由于模板一体成型可根据具体施工要求截取不同长度的模板,对于不同面积的墙面可截取不同长度的模板,可利用模板间的螺孔相互连接,适用性强,可反复利用,绿色节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示高线铝合金模板,采用等间距示高线消除了模板间的水平误差,利用保护装置使模板结实耐用,利用侧板和顶板的等间距螺孔实现模板的方便精确的拼装和拆卸功能,方便实用、节约材料。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一种具有示高线铝合金模板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