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便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2265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应急便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户外如厕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急便所。



背景技术:

现有的应急便所一般为独立的帐篷,配合便桶或便盆使用,为了方便运输,一般可拆卸为散件,结构比较复杂,不方便拆解,其组装成形后的大小高度等结构尺寸比较固定,且只适合在野外使用,不适于在密闭的运兵车上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应急便所,其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和拆解,还可以自由调节高度,非常适合在野外和运兵车上使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应急便所,包括:第一U形杆、第二U形杆、帷幔、多个伸缩杆、挂帘杆和门帘;所述第一U形杆的杆体上设置有多个竖向连接口,所述第一U形杆的两个端部设置有横向连接头;所述第二U形杆的杆体上设置有多个竖向套环,每个所述竖向套环与所述第一U形杆上的一个所述竖向连接口相对应;所述帷幔上横向设置有第一杆套和第二杆套,所述第一杆套设置在所述帷幔的上边沿,所述第二杆套设置在所述帷幔的中部,所述第一U形杆穿过所述第一杆套,所述第二U形杆穿过所述第二杆套;每个所述伸缩杆的顶部与所述第一U形杆上的一个竖向连接口连接,每个所述伸缩杆的杆身穿过所述第二U形杆上的一个竖向套环;所述挂帘杆的两端设置有横向连接口,所述挂帘杆的两端通过所述横向连接口与所述第一U形杆两端的横向连接头相连接;所述门帘的上边沿设置有第三杆套,所述门帘通过所述第三杆套挂套在所述挂帘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应急便所,第一U形杆和第二U形杆分别穿入帷幔上的第一杆套和第二杆套,使帷幔容易展开和收放,在使用时,只需要将伸缩杆的端部插入第一U形杆上的竖向连接口中,并使伸缩杆穿过第二U形杆上的竖向套环,这样就可快速地将帷幔支撑起来;提前将挂帘杆穿入门帘,在帷幔支撑起来后,将挂帘杆通过其两端的横向连接口与第一U形杆两端的横向连接头连接,即可将应急便所组装完成,如果是在密封的运兵车内,可相应将伸缩杆调低,以适应车内的高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U形杆包括第一横杆和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杆两端的两个第一侧杆,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一侧杆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竖向连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应急便所,第一U形杆中的第一横杆和两个第一侧杆中上各有一个竖向连接口,三个竖向连接口分别对应连接三个伸缩杆,可形成对连接在第一U形杆和第二U形杆上的帷幔的最基本的支撑,同时,降低了调整帷幔的支撑高度的难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U形杆上的所述竖向连接口呈等腰三角形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应急便所,分别分布在第一U形杆上的第一横杆和两个第二侧杆上的三个竖向连接口呈等腰三角形分布,其支撑稳定性可达到最高。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U形杆包括第二横杆和连接在所述第二横杆两端的两个第二侧杆,所述第二横杆和所述第二侧杆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竖向套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应急便所,第二U形杆上的第二横杆和两个第二侧杆分别与第一U形杆上的第一横杆和两个第一侧杆相对应,分别设置在第一横杆和两个第二侧杆上的竖向套环也分别与第一U形杆上的三个竖向连接口向对应,刚好可使三个伸缩杆穿过,起到对三个伸缩杆的横向限位作用。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杆套的数量为多个,对应的,所述第二U形杆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二U形杆分别套装在一个所述第二杆套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应急便所,设置在帷幔上的多个第二杆套中分别套装有第二U形杆,使帷幔在展开时直接形成三个包围面,只需要再加装伸缩杆和门帘即可使用,组装方便快捷。在撤收时只需要去下伸缩杆和门帘,也不需要将第二U形杆取出,可直接堆叠固定即可。

作为优选的,所述门帘上还设置有顶盖布,所述顶盖布与所述门帘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三杆套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应急便所,顶盖布与门帘分布连接在第三杆套的两侧,第三杆套随着挂帘杆连接在第一U形杆上时,门帘与帷幔可完全遮挡使用者,顶盖布可向向上搭在第一U形杆的上方,对帷幔的顶部进行遮挡,在野外使用时可以用来遮阳挡雨,在车内使用时不必对帷幔顶部进行遮挡,可使其与门帘一起保持悬挂。

作为优选的,所述门帘两侧的边沿和所述帷幔两侧的边沿设置有即时连接件,所述顶盖布的边沿和所述帷幔的顶部边沿设置有即时连接件,所述顶盖布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U形杆与所述挂帘杆所围平面的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应急便所,即时连接件可以采用磁吸件,门帘两侧的边沿上的磁吸件和帷幔两侧的边沿的磁吸件可以相互吸合,使门帘不会因摆动而导致帷幔内的人走光。顶盖布的边沿的磁吸件和帷幔的顶部边沿的磁吸件可以相互吸合,使顶盖布可遮挡帷幔的顶部。顶盖布的面积大于第一U形杆与挂帘杆所围平面区域的面积,这样顶盖布搭在第一U形杆的上方时能够完全遮挡住帷幔的顶部,在顶盖布的边沿连接配重块可增加顶盖布的边沿的重量,使顶盖布盖在帷幔的顶部时难以被风吹开。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U形杆为一体式结构或组合连接结构,所述第二U形杆为一体式结构或组合连接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应急便所,采用一体式结构的第一U形杆和第二U形杆结构简单,容易固定,方便伸缩杆连接,在野外时,还方便使用绳索连接第一U形杆和地面上的固定桩来对应急便所进行固定。当然,第一U形杆和第二U形杆还可以采用组合连接结构,即第一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一侧杆相铰接,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二侧杆相铰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应急便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应急便所的侧向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第一U形杆和挂帘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第二U形杆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4中:1第一U形杆;101竖向连接口;102横向连接头;110第一横杆;120第一侧杆;2第二U形杆;201竖向套环;210第二横杆;220第二侧杆;3帷幔;301第一杆套;302第二杆套;4伸缩杆;5挂帘杆;501横向连接口;6门帘;601第三杆套;602顶盖布。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应急便所,包括:第一U形杆1、第二U形杆2、帷幔3、多个伸缩杆4、挂帘杆5和门帘6;所述第一U形杆1的杆体上设置有多个竖向连接口101,所述第一U形杆1的两个端部设置有横向连接头102;所述第二U形杆2的杆体上设置有多个竖向套环201,每个所述竖向套环201与所述第一U形杆1上的一个所述竖向连接口101相对应;所述帷幔3上横向设置有第一杆套301和第二杆套302,所述第一杆套301设置在所述帷幔3的上边沿,所述第二杆套302设置在所述帷幔3的中部,所述第一U形杆1穿过所述第一杆套301,所述第二U形杆2穿过所述第二杆套302;每个所述伸缩杆4的顶部与所述第一U形杆1上的一个竖向连接口101连接,每个所述伸缩杆4的杆身穿过所述第二U形杆2上的一个竖向套环201;所述挂帘杆5的两端设置有横向连接口501,所述挂帘杆5的两端通过所述横向连接口501与所述第一U形杆1两端的横向连接头102相连接;所述门帘6的上边沿设置有第三杆套601,所述门帘6通过所述第三杆套601挂套在所述挂帘杆5上。

在以上实施例中,第一U形杆1和第二U形杆2分别穿入帷幔3上的第一杆套301和第二杆套302,使帷幔3容易展开和收放,在使用时,只需要将伸缩杆4的端部插入第一U形杆1上的竖向连接口101中,并使伸缩杆4穿过第二U形杆2上的竖向套环201,这样就可快速地将帷幔3支撑起来;提前将挂帘杆5穿入门帘6,在帷幔3支撑起来后,将挂帘杆5通过其两端的横向连接口501与第一U形杆1两端的横向连接头102连接,即可将应急便所组装完成,如果是在密封的运兵车内,可相应将伸缩杆4调低,以适应车内的高度。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应急便所在野外使用时的舒适度,可在帷幔3上设置通风窗口,提高应急便所的通风性,还可以加长帷幔3的下边沿,在野外支撑起应急便所后可在加长的帷幔3的下边沿压上石头或盖上土,防止风吹得帷幔3底部晃动而影响使用。同时,门帘6的内侧面还可以设置布袋,布袋用于放置便袋和卫生纸。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U形杆1包括第一横杆110和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杆110两端的两个第一侧杆120,所述第一横杆110和所述第一侧杆120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竖向连接口101。

在以上实施例中,第一U形杆1中的第一横杆110和两个第一侧杆120中上各有一个竖向连接口101,三个竖向连接口101分别对应连接三个伸缩杆4,可形成对连接在第一U形杆1和第二U形杆2上的帷幔3的最基本的支撑,同时,降低了调整帷幔3的支撑高度的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U形杆1上的所述竖向连接口101呈等腰三角形分布。

在以上实施例中,分别分布在第一U形杆1上的第一横杆110和两个第二侧杆220上的三个竖向连接口101呈等腰三角形分布,其支撑稳定性可达到最高。

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U形杆2包括第二横杆210和连接在所述第二横杆210两端的两个第二侧杆220,所述第二横杆210和所述第二侧杆220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竖向套环201。

在以上实施例中,第二U形杆2上的第二横杆210和两个第二侧杆220分别与第一U形杆1上的第一横杆110和两个第一侧杆120相对应,分别设置在第二横杆210和两个第二侧杆220上的竖向套环201也分别与第一U形杆1上的三个竖向连接口101向对应,刚好可使三个伸缩杆4穿过,起到对三个伸缩杆4的横向限位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杆套302的数量为多个,对应的,所述第二U形杆2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二U形杆2分别套装在一个所述第二杆套302中。

在以上实施例中,设置在帷幔3上的多个第二杆套302中分别套装有第二U形杆2,使帷幔3在展开时直接形成三个包围面,只需要再加装伸缩杆4和门帘6即可使用,组装方便快捷。在撤收时只需要取下伸缩杆4和门帘6,也不需要将第二U形杆2取出,可直接堆叠固定即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门帘6上还设置有顶盖布602,所述顶盖布602与所述门帘6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三杆套601的两侧。

在以上实施例中,顶盖布602与门帘6分布连接在第三杆套601的两侧,第三杆套601随着挂帘杆连接在第一U形杆1上时,门帘6与帷幔3可完全遮挡使用者,顶盖布602可向向上搭在第一U形杆1的上方,对帷幔3的顶部进行遮挡,在野外使用时可以用来遮阳挡雨,在车内使用时不必对帷幔3顶部进行遮挡,可使其与门帘6一起保持悬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门帘6两侧的边沿和所述帷幔3两侧的边沿设置有即时连接件,所述顶盖布602的边沿和所述帷幔3的顶部边沿设置有即时连接件,所述顶盖布602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U形杆1与所述挂帘杆5所围平面的面积。

在以上实施例中,即时连接件可以采用磁吸件,门帘6两侧的边沿上的磁吸件和帷幔3两侧的边沿的磁吸件可以相互吸合,使门帘6不会因摆动而导致帷幔3内的人走光。顶盖布602的边沿的磁吸件和帷幔3的顶部边沿的磁吸件可以相互吸合,使顶盖布602可遮挡帷幔3的顶部。顶盖布602的面积大于第一U形杆1与挂帘杆5所围平面区域的面积,这样顶盖布602搭在第一U形杆1的上方时能够完全遮挡住帷幔3的顶部,在顶盖布602的边沿连接配重块可增加顶盖布602的边沿的重量,使顶盖布602盖在帷幔3的顶部时难以被风吹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U形杆1为一体式结构或组合连接结构,所述第二U形杆2为一体式结构或组合连接结构。

在以上实施例中,采用一体式结构的第一U形杆1和第二U形杆2结构简单,容易固定,方便伸缩杆4连接,在野外时,还方便使用绳索连接第一U形杆和地面上的固定桩来对应急便所进行固定。当然,第一U形杆1和第二U形杆2还可以采用组合连接结构,即第一横杆110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一侧杆120相铰接,第二横杆210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二侧杆220相铰接。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