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屋面桁架高空拼装滑移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58065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大跨度屋面桁架高空拼装滑移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结构屋面桁架滑移控制方法,尤其涉及大跨度屋面桁架高空拼装滑移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滑移安装方法从二十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几十年的时间,从开始提出到现在经过数个阶段,技术逐渐趋于成熟,伴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对设计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出现大跨度结构以满足建筑美学和使用功能的需求,可以有效节省空间、可进行立体作业、安装效率高、安全度高。

但是大跨度结构安装过程对于同步性以及挠度控制尤为重要,关系到安装过程以及后期结构的安全问题,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现有技术中应用到了同步感应计算机控制模块,将在滑移过程中对同步性进行控制,这种自动控制系统有其优势,但在操作过程中由于人为操作不当,或者系统本身出现问题很容易死造成滑移过程中累计误差产生较大偏差,更不便于调整,而且系统本身无法对桁架滑移过程中的挠度误差进行检测,同时系统本身复杂、造价高,达不到现场全方位监控的要求。

大跨度屋面桁架高空拼装滑移控制亟待提出一种新的方法,以解决造价和改善滑移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大跨度屋面桁架高空拼装滑移控制方法,以降低设备造价和改善滑移控制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发明公开了大跨度屋面桁架高空拼装滑移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拼装前序工作

A1.根据滑移距离加工制作滑移刻度尺;

A2.制作反光贴片,所述反光贴片为圆形且至少带有上下两处刻度,所述刻度不在同一侧且以反光贴片中轴线对称设置;

A3.在待安装桁架位置牛腿之间安装滑移轨道支撑梁;

A4.在滑移轨道支撑梁上中心位置安装滑移轨道,并在桁架纵向边梁下部焊接临时滑移支座,形成滑移体系;

A5.根据滑移桁架位置标识滑移中线,将A1中滑移刻度尺黏贴到滑移轨道支撑梁上,以中线为起点与终点;

A6.滑移轨道支撑梁靠近轨道部位粘贴滑移刻度尺,粘贴完毕后在临时滑移支座外侧焊接滑移指针,滑移指针下部位置正好与刻度部位垂直,滑移指针下部距离滑移刻度尺距离为2mm。

步骤二:拼装过程控制

B1.测量并确定桁架的挠度是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并进行标识;

B2.在标识点设置反光贴片并测量数据以确定原始起拱数值,反光贴片安装在分段起拱控制点处,距离下边缘100mm,所述反光贴片带刻度;

B3.反光贴片安装完后,利用全站仪按照设计起拱数值对待安装桁架进行测量,反光贴片的中心刻度为起拱要求数值,测量数值刻度下方为起拱偏大,测量数值在刻度上方为起拱偏小,根据实际进行重新调整直至接近设计起拱值;

B4.按照设计、规范要求的起拱值进行起拱;

步骤三:滑移同步性控制

C1.对滑移系统进行检测,进行试滑移;

C2.滑移过程中每次滑移距离为100mm,同时在两侧滑移轨道安排专人根据滑移刻度尺滑移显示距离进行监控,每次滑移距离出现偏差时,对于滑移距离偏小的一侧增加滑移顶推力进行微调,达到每次滑移同步的效果。

C3.连续进行C2所述操作进行滑移,滑移每榀桁架至下一牛腿中心线进行定位调整;

C4.每榀桁架滑移完成后至下一牛腿位置时,利用自动液压系统进行微调,微调显示刻度,主要通过自制滑移刻度尺确定微调距离,首先在就位牛腿上表面测量标识出就位中心线,然后确定需要微调距离,利用液压顶推进行微调至牛腿定位点;

C5.拼装下一榀桁架,以第一榀桁架作为测量控制点,挠度按照每榀为控制点,进行每榀桁架的滑移控制;

C6.每榀滑移完成后和进行下一榀桁架的拼装前,在现场利用反光贴片进行测量控制,控制拼装的起拱值;

C7.桁架累计滑移完成后对整体桁架进行定位测量,并进行微调,并完成桁架滑移施工。

优选的,所述A1中滑移刻度尺的刻度以十进位进行标注,每间隔1m位置时标注一次,确定1m间隔。

优选的,所述A1中滑移刻度尺的宽度为20mm~25mm,其材质为防水硬质材料。

优选的,所述滑移刻度尺和反光贴片背面均为防水贴片。

优选的,所述滑移指针利用¢3.2焊条制作而成,其长度为100mm~150mm。优选的,滑移完成后进行整体桁架微调定位,按照过程中标识的牛腿上平面就位中心线重新进行核实进行微调就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设计的滑移刻度尺、反光贴片和滑移指针,过程控制更加直观、能精确对滑移过程同步性进行控制,挠度控制更加方便易行。

2)本发明设计的滑移刻度尺、反光贴片和滑移指针,造价低廉、使用方便,能够有效节约成本且易于施工。

3)本发明的控制方法操作简单、控制效果好,适用推广应用。

4)本发明中滑移刻度尺和反光贴片背面均为防水贴片,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适应性更强,防水作用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大跨度屋面桁架高空拼装滑移控制平面示意图。

图2是滑移刻度尺示意图。

图3是反光贴片示意图。

图4是滑移轨道支撑梁剖面图。

图5是滑移刻度尺刻度示意图。

图6是反光贴片刻度示意图。

其中:1.高空拼装平台,2.滑移轨道支撑梁,3.滑移轨道,4.临时滑移支座,5.屋面桁架,6.滑移指针,7.滑移刻度尺,8.反光贴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6所示,大跨度屋面桁架5高空拼装滑移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拼装前序工作

A1.根据滑移距离加工制作滑移刻度尺7,滑移刻度尺7的刻度以十进位进行标注,每间隔1m位置时标注一次,确定1m间隔;滑移刻度尺7的宽度为20mm,其材质为防水硬质材料

A2.制作反光贴片8,所述反光贴片8为圆形且至少带有上下两处刻度,所述刻度不在同一侧且以反光贴片8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滑移刻度尺7和反光贴片8背面均为防水贴片;

A3.在待安装桁架位置牛腿之间安装滑移轨道支撑梁2;

A4.在滑移轨道支撑梁2上中心位置安装滑移轨道3,并在桁架纵向边梁下部焊接临时滑移支座4,形成滑移体系;

A5.根据滑移桁架位置标识滑移中线,将A1中滑移刻度尺7黏贴到滑移轨道支撑梁2上,以中线为起点与终点;

A6.滑移轨道支撑梁2靠近轨道部位粘贴滑移刻度尺7,粘贴完毕后在临时滑移支座4外侧焊接滑移指针6,滑移指针6下部位置正好与刻度部位垂直,滑移指针6下部距离滑移刻度尺7距离为2mm,所述滑移指针6利用¢3.2焊条制作而成,其长度为100mm。

步骤二:拼装过程控制

拼装过程在高空拼装平台1上进行

B1.测量并确定桁架的挠度是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并进行标识;

B2.在标识点设置反光贴片8并测量数据以确定原始起拱数值,反光贴片88安装在分段起拱控制点处,距离下边缘100mm,所述反光贴片8带刻度;

B3.反光贴片8安装完后,利用全站仪按照设计起拱数值对待安装桁架进行测量,反光贴片的中心刻度为起拱要求数值,测量数值刻度下方为起拱偏大,测量数值在刻度上方为起拱偏小,根据实际进行重新调整直至接近设计起拱值;

B4.按照设计、规范要求的起拱值进行起拱;

步骤三:滑移同步性控制

C1.对滑移系统进行检测,进行试滑移;

C2.滑移过程中每次滑移距离为100mm,同时在两侧滑移轨道3安排专人根据滑移刻度尺7滑移显示距离进行监控,每次滑移距离出现偏差时,对于滑移距离偏小的一侧增加滑移顶推力进行微调,达到每次滑移同步的效果。

C3.连续进行C2所述操作进行滑移,滑移每榀桁架至下一牛腿中心线进行定位调整;

C4.每榀桁架滑移完成后至下一牛腿位置时,利用自动液压系统进行微调,微调显示刻度,主要通过自制滑移刻度尺7确定微调距离,首先在就位牛腿上表面测量标识出就位中心线,然后确定需要微调距离,利用液压顶推进行微调至牛腿定位点;

C5.拼装下一榀桁架,以第一榀桁架作为测量控制点,挠度按照每榀为控制点,进行每榀桁架的滑移控制;

C6.每榀滑移完成后和进行下一榀桁架的拼装前,在现场利用反光贴片8进行测量控制,控制拼装的起拱值;

C7.桁架累计滑移完成后对整体桁架进行定位测量,并进行微调,并完成桁架滑移施工。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6所示,实施例二方案与实施例一方案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滑移刻度尺7的宽度为25mm;所述滑移指针的长度为150mm。

在有的实施例中,滑移完成后进行整体桁架微调定位,按照过程中标识的牛腿上平面就位中心线重新进行核实进行微调就位。

在有的实施例中,滑移过程中每次滑移距离为200mm。

在有的实施例中,滑移过程中每次滑移距离为100mm,同时在两侧滑移轨道3利用实时录像根据滑移刻度尺7滑移显示距离进行监控,每次滑移距离出现偏差时,对于滑移距离偏小的一侧增加滑移顶推力进行微调,达到每次滑移同步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