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高稳定性的移动式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58031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建筑用高稳定性的移动式脚手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用高稳定性的移动式脚手架。



背景技术:

建筑脚手架是指建筑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是建筑施工的必备支架,现如今建筑脚手架的种类越来越多,用途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市面上的建筑脚手架由于体型较大,且不方便移动,同时稳定性也较差,在使用时,由于施工人员要在踏板上走动,使得脚手架出现摇晃,因摇晃对脚手架产生损坏,容易产生脚手架垮塌的危险,从而威胁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难以适应市场及建筑脚手架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脚手架不稳定容易导致施工人员发生危险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用高稳定性的移动式脚手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用高稳定性的移动式脚手架,包括底架、脚轮、立柱、爬梯、上横杆、踏板和伸缩杆,

四个所述脚轮均带有脚刹并分别设于所述底架的底面的四角,所述底架的顶面设有四个互相平行以形成矩形的套管;

所述立柱的一端为螺纹杆端,另一端设有内螺纹套,其中,四个所述立柱的螺纹杆端分别插入四个所述套管内,下部的所述立柱的内螺纹套与相邻的上部的所述立柱的螺纹杆端连接,且最上部在矩形的长度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通过上横杆连接;

所述踏平固定于两个所述横杆上,所述踏板的底面在宽度方向上相对设有两个底托,每个所述底托均连接有一个伸缩杆,每个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均设有底座,以稳定连接于地面上;

所述矩形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从下到上设有多个爬梯。

作为优选,所述踏板在长度方向上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安装孔,以分别连接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另一端和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底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底架的底面设有与所述脚轮相对应的环形槽,每个环形槽的环形内壁设有螺纹,以连接一带有外螺纹的支撑套,每个支撑套用于罩住所述脚轮,且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所述脚刹伸出的长槽。

作为优选,踏板的顶面设有用于防滑的纹路。

作为优选,所述底架的一侧壁上设有插销,与插销相对的另一侧设有插孔,以连接多个所述底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脚手架通过设置于底架上的脚轮移动位置,并通过设置于最上部的立柱上的踏板进行施工,踏板通过两端分别与底托和底座连接的伸缩柱支撑于地面上,提高了脚手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一种建筑用高稳定性的移动式脚手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

1-立柱; 2-内螺纹套;

3-螺纹杆端; 4-套管;

5-底架; 6-上横杆;

7-踏板; 8-底托;

9-伸缩杆; 10-底座;

11-支撑套; 12-脚刹;

13-脚轮; 14-第一支撑杆;

15-第二支撑杆; 16-爬梯;

17-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建筑用高稳定性的移动式脚手架,包括底架5、脚轮13、立柱1、爬梯16、上横杆6、踏板7和伸缩杆9,四个脚轮13分别带有脚刹12并分别设于底架5的底面的四角,底架5的顶面设有四个互相平行以形成矩形的套管4。立柱1的一端为螺纹杆端3,另一端设有内螺纹套2,其中,四个立柱1的螺纹杆端3分别插入四个套管4内,下部的立柱1的内螺纹套2与相邻的上部的立柱1的螺纹杆端3连接,且最上部在矩形的长度方向上相邻两个立柱1之间通过上横杆6连接。

踏平7固定于两个横杆6上,踏板7的底面在宽度方向上相对设有两个底托8,每个底托8均连接有一个伸缩杆9,每个伸缩杆9的底部均设有底座10,以稳定连接于地面上。矩形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立柱1之间从下到上设有多个爬梯16。

本实施例中,踏板7在长度方向上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安装孔,以分别连接第一支撑杆14和第二支撑杆15,第一支撑杆14另一端和第二支撑杆1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底架5上。

本实施例中,底架5的底面设有与脚轮13相对应的环形槽,每个环形槽的环形内壁设有螺纹,以连接一带有外螺纹的支撑套11,每个支撑套11用于罩住脚轮13,且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脚刹12伸出的长槽,可以通过转动支撑套11使支撑套11支撑于地面上,用于防止由于脚刹失灵或损坏而造成脚手架的移动,以进一步将脚手架固定住。

本实施例中,踏板7的顶面设有用于防滑的纹路。

本实施例中,底架5的一侧壁上设有插销17,与插销17相对的另一侧设有插孔,以连接多个底架5。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