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屋面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88533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屋面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屋顶防水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屋面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屋面是建筑最重要的围护系统,也是建筑遭受自然因素(风、雪、雨、温变)侵蚀最严重的部位。国内外相关的建筑调查资料表明,平屋面一直存在普遍、多发的渗漏水问题,渗漏水不仅影响建筑功能的使用,更为严重的是缩短屋面的使用寿命,据有关部门调查,国内平屋面的平均寿命不到8年。

这在科学的意义上已经证明当前屋面营造技术存在某种致命的不足。但是,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我们一直在走试图执着寻求一种好的防水材料,希望依靠防水材料就能满足建筑(功能)需求。

现代建筑平屋面是集保温、防水、防护、功能于一体的,由多种材料、多道工序构成的并以平面形式直接应对自然环境的屋面围护系统。采用可靠度分析理论设计的工业化装配式屋面系统,通过科学设计各功能性体系构造,让功能体系(构造层可视为屋面系统的子系统)能够协作运行,满足建筑屋面功能需求的高可靠度的系统,一站式的工业化装配式屋面系统也是未来屋面系统的发展趋势。

目前的屋面大都存在以下缺陷。

屋面体系的安全基础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能够承受一定时间段内渗漏水不垮塌,但不能保证是否漏水。防水层为屋面提供防水、围护安全的前提是防水层完整不破损、不开裂。工程项目中很难实现防水层的完整不破损,而最大程度的避免防水层破损是满足屋面使用安全的最低要求。

常规屋面体系构造不科学,防水层安装在不稳定的找平层(基层)上易遭受结构性损伤破坏,裂缝反射导致防水层遭受不均匀的应力应变而破损。防水层破坏,渗漏水在构造层内集聚、扩散蔓延,引发大面积渗漏水,且渗漏点不易确定,一旦发生渗漏水问题,难以维修。屋面直接暴露于自然环境中,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严重,构造层内积水在高温下引发连锁起鼓破坏,随着温度变化,引发恶性循环破坏,最终导致屋面体系寿命严重缩短。

常规屋面构造不合理,引发渗漏水问题严重,为实现建筑屋面的使用寿命,必然要对屋面进行维修或更新。构造层维修和拆除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不高,只能是绝大部分进行混合收集,回收利用率低,建筑垃圾对我们的生活环境具有广泛地侵蚀作用,;如果建筑垃圾在城市中堆放的话,对城市环境,美观度都不利;建筑垃圾的堆放可能存在某些安全隐患,随时可能会发生一些事故;如果建筑垃圾采用直接填埋的处理方式,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无论哪种屋面构造层的处理方式都不能满足环保节能、经济高效的理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上述屋面不容易维护,渗水不易排出,雨雪天气容易损坏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装配式屋面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一种装配式屋面排水系统,包括与屋顶设置到一起的排水组件和与所述排水管设置到一起的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包括设置在屋顶的防渗层,所述防渗层上依次设置有卷材防水层、保温层和衬垫防水层,所述排水组件包括设有上部进水口的上排水管和设置在所述上排水管外围的下排水管,所述上排水管与所述下排水管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空隙构成下部进水口,所述上部进水口与所述衬垫防水层设置到一起,所述下部进水口与所述卷材防水层设置到一起;

所述防渗层包括用于避免水分渗入屋顶面的涂刷在房屋顶面的涂料防水层;

所述卷材防水层包括用于作为屋顶面主要的防水层,并可将层间渗漏水汇集到下部进水口,采用热熔方式铺设在防渗层上的热熔弹性防水毡;

所述保温层为活动铺设在卷材防水层上的憎水性块状保温板,用于为房屋保温;

所述衬垫防水层采用高分子片材构成,用于将外界水分汇集到上部进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卷材防水层与保温层之间设有多个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与所述下部进水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包括铺设在卷材防水层上侧的下保温层和铺设在所述下保温层上方的上保温层,所述下保温层主要由多个保温板铺设构成,所述保温板之间留有不小于20mm的空隙,所述空隙构成集水槽。

进一步的,所述下排水管顶端设有与屋顶进行固定的第一边沿,所述防渗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边沿上侧,所述卷材防水层搭接在所述防渗层上侧,且所述防渗层、所述卷材防水层均与上进水管之间留有空隙;所述上排水管外侧环绕有下部透水环,所述下部透水环设置在所述卷材防水层上侧,所述上排水管顶端设有第二边沿,所述第二边沿设置在下部透水环上侧;所述下部透水环与所述第二边沿之间还设有垫圈,所述衬垫防水层搭接在所述第二边沿上;所述第二边沿外侧还设有上部透水环。

进一步的,所述衬垫防水层、所述卷材防水层和所述防渗层分别延伸并固定到屋顶的侧墙上。

一种装配式屋面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为屋面设置排水组件和防水层;

其中,防水层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设置:

为屋面喷涂防渗层,用于隔绝屋顶漏水渗透;

在防渗层上热熔铺设卷材防水层,用于作为屋顶面主要的防水层,并可将层间渗漏水汇集到下部进水口;

在防水层上铺设保温层,用于隔绝屋顶内外温度;

在保温层上铺设衬垫防水层,用于隔离环境水;

所述衬垫防水层采用高分子片材;

所述保温层采用挤塑聚乙烯保温板;

所述卷材防水层采用热熔弹性防水毡;

所述防渗层采用沥青防水涂料;

其中,排水组件在设置的时候采用设有上部进水口的上排水管和设置在所述上排水管外围的下排水管,上排水管与下排水管之间留有空隙,该空隙构成部进水口;

s2,将排水管的下部进水口与卷材防水层连接使护卷材水层收集的水可以从下排水口排出,将排水管的上部进水口与衬垫防水层连接使衬垫防水层收集的水可以从上排水口排出。

进一步的,在保温板底部处理出多个集水槽,将集水槽与所述下部进水口连通到一起。

进一步的,在铺设保温层时候,先在卷材防水层上铺设多个保温板构成下保温层,相邻的保温板在铺设的时候留有不小于20mm的空隙作为集水槽,然后再在下保温层上铺设上保温层。

进一步的,在设置排水组件的时候,将下排水管顶端的第一边沿与屋顶进行固定,将防渗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边沿上侧,并将卷材防水层搭接在防渗层上侧,使所述防渗层、所述卷材防水层均与上进水管之间留有空隙构成下部排水口;在上排水管外侧设置环绕排水管的下部透水环,将下部透水环设置在卷材防水层上侧,将上排水管的第二边沿设置在下部透水环上侧;在下部透水环与所述第二边沿之间加设有垫圈,将衬垫防水层搭接在所述第二边沿上,然后在第二边沿外侧还加设上部透水环。

进一步的,在施工中,为了提高防水效率,将衬垫防水层、卷材防水层和防渗层分别延伸并固定到屋顶的侧墙上。

本发明针对目前屋顶防水处理提出改进,针对以往先做找坡找平层后铺贴防水层的方式提出的新的改进,本新型为装配式结构,除防渗层是涂覆在屋顶面作为第一层防水外,其他都可以活动连接在屋顶面。其中卷材防水层为了提高防水效果,可以采用热熔方式粘合到防渗层上。由于防渗层和卷材防水层为下部防水,承担屋顶的主要防水功能,还承担渗水的导流排出,可靠度高,设计使用寿命长,后期维护的时候几乎不对其做更换,因此卷材防水层和防渗层可以作为固定方式固定在屋顶。而保温层和衬垫防水层则活动铺设,在后期维护更换的时候方便维护更换。本发明去掉找坡找平层,防渗层和卷材防水层可以直接粘结在屋顶面,从根本上解决窜水问题。本发明由若干构造层集成的复合体系,每个构造层都是装配式构造,现场无任何现浇混凝土和水泥砂浆等工序,减少了建筑垃圾和建筑污染。本发明雨水收集铺砌可以形成海绵社区,实现滞水、蓄水、排水等功能,最大程度的减少环境水和实现雨水吸收利用。该系统采用系列配套配件,共同保障防水功能,实现设计使用寿命,同时在衬垫防水层和保温板在出现问题后可以及时更换,进一步延长防水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a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图1,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

一种装配式屋面排水系统,包括与屋顶设置到一起的排水组件1和与所述排水管设置到一起的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包括设置在屋顶的防渗层21,所述防渗层上依次设置有卷材防水层22、保温层23和衬垫防水层24,所述排水组件包括设有上部进水口13的上排水管11和设置在所述上排水管外围的下排水管12,所述上排水管与所述下排水管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空隙构成下部进水口14,所述上部进水口与所述衬垫防水层设置到一起,所述下部进水口与所述卷材防水层设置到一起。本实施例中,本发明针对目前屋顶防水处理提出改进,针对以往先做找坡找平层后铺贴防水层的方式提出的新的改进,本新型为装配式结构,除防渗层是涂覆在屋顶面作为第一层防水外,其他都可以活动连接在屋顶面。其中卷材防水层为了提高防水效果,可以采用热熔方式粘合到防渗层上。由于防渗层和卷材防水层为下部防水,承担屋顶的主要防水功能,还承担渗水的导流排出,可靠度高,设计使用寿命长,后期维护的时候几乎不对其做更换,因此卷材防水层和防渗层可以作为固定方式固定在屋顶。而保温层和衬垫防水层则活动铺设,在后期维护更换的时候方便维护更换。

所述卷材防水层与保温层之间设有多个集水槽25,所述集水槽与所述下部进水口连通。本实施例中,采用集水槽将渗透到卷材防水层上侧的渗水进行收集,然后进行排除,进一步提高防水作用。

所述保温层包括铺设在卷材防水层上侧的下保温层26和铺设在所述下保温层上方的上保温层27,所述下保温层主要由多个保温板铺设构成,所述保温板之间留有不小于20mm的缝隙,所述缝隙构成集水槽。本技术方案中,采用双层保温板,增加保温效果,同时双层保温板方便加工和搬运。

所述下排水管顶端设有与屋顶进行固定的第一边沿15,所述防渗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边沿上侧,所述卷材防水层搭接在所述防渗层上侧,且所述防渗层、所述卷材防水层均与上进水管之间留有空隙。本实施例中,下排水管采用第一边沿与屋顶固定,同时防渗层和卷材防水层搭接在边沿上侧,避免了水流在进入排水管的时候外泄,提高了防水效果。

所述上排水管外侧环绕有下部透水环16,所述下部透水环设置在所述卷材防水层上侧,所述上排水管顶端设有第二边沿17,所述第二边沿设置在下部透水环上侧。本实施例中,采用透水砼做的下部透水环,在水流经过的时候起到一定的过滤效果,避免堵塞排水管。

所述下部防水环与所述第二边沿之间还设有垫圈3,所述衬垫防水层搭接在所述第二边沿上。所述第二边沿外侧还设有上部透水环18。本实施例中,采用透水砼做的上部透水环,将水流进行过滤,避免杂物混入排水管进而将排水的通道堵塞。

所述衬垫防水层、所述卷材防水层和所述防渗层分别延伸并固定到屋顶的侧墙上。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防水效果,防止水流在屋顶与侧墙的接缝处渗漏,将防水的卷材防水层、衬垫防水层和防渗层分别设置到侧墙上,避免了侧墙与屋顶接缝处的漏水。

所述衬垫防水层上还设有雨水收集层4。所述雨水收集层上侧还设有景观铺压层5。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去掉找坡找平层,防渗层和卷材防水层可以直接粘结在屋顶面,从根本上解决窜水问题。本发明由若干构造层集成的复合体系,每个构造层都是装配式构造,现场无任何现浇混凝土和水泥砂浆等工序,减少了建筑垃圾和建筑污染。本发明雨水收集铺砌可以形成海绵社区,实现滞水、蓄水、排水等功能,最大程度的减少环境水和实现雨水吸收利用。该系统采用系列配套配件,共同保障防水功能,实现设计使用寿命,同时在衬垫防水层和保温板在出现问题后可以及时更换,进一步延长防水寿命。

本发明的系统集防水、保温、防护、功能于一体,由多种材料、多道工序构成的、以平面形式直接应对自然环境的屋面围护体系,本发明屋顶处理出防渗层和卷材防水层直接涂覆和粘结在屋顶6上,从根本上解决窜水问题。本发明其他各层都是可以活动拆卸的,本发明不用以往施工时候的找平层,主要依靠水的重力势能自流排放,降水时允许屋面有一定厚度的积水,利用积水的势能排水,积水越厚排水效率越好,同时双层排水管件可以实现装配层内压力平衡,实现排水。发明由若干构造层集成的复合体系,每个构造层都是装配式构造,现场无任何现浇混凝土和水泥砂浆等工序,减少了建筑垃圾和建筑污染。本发明的保温层在铺设的时候也可以设置为朝向排水管的斜面状态,起到轻微的导流作用。本发明中保温板一般采用双层的,增加保温效果,同时双层保温板方便加工和搬运。参照图2,本发明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在衬垫防水层上侧选择铺设雨水收集层,雨水收集层材料采用聚酯无纺布和断级配人工砂或断级配砂细陶粒层,可以实现输水路径,将水流通道与上部进水口连通,雨水收集层上侧还可以设有用透水砖或鹅卵石或种植绿植制成的景观铺压层。本发明中的衬垫防水层,采用高分子片材,所述高分子片材可以是hdpe土工膜,eva防水板,tpo防水卷材。

本发明针对现有建筑工程屋面渗漏水严重的现状,设计并提出一种工业化装配式屋面系统,该系统集防水、保温、防护、功能于一体的,由多种材料、多道工序构成的、以平面形式直接应对自然环境的屋面围护体系。

本发明去掉找坡找平层,防水层直接粘结于结构层上,从根本上解决窜水问题。本发明由若干构造层集成的复合体系,每个构造层都是装配式构造,现场无任何现浇混凝土和水泥砂浆等工序,减少了建筑垃圾和建筑污染。本发明雨水收集铺砌系统可以形成海绵社区,实现滞水、蓄水、排水等功能,最大程度的减少环境水和实现雨水吸收利用。该系统采用系列配套配件,共同保障防水功能,实现设计使用寿命。

本发明工业化制造、现场装配、耐久经用、环保节能、高效经济、易于维修。屋面防水体系可以通过多次维修达到tmax;屋面围护系统可以通过维护、维修、更新达到建筑物的寿命。

一种装配式屋面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为屋面设置排水组件和防水层;

其中,防水层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设置:

为屋面喷涂防渗层,用于隔绝屋顶漏水渗透;

在防渗层上热熔铺设卷材防水层,用于作为屋顶面主要的防水层,并可将层间渗漏水汇集到下部进水口;

在防水层上铺设保温层,用于隔绝屋顶内外温度;

在保温层上铺设衬垫防水层,用于隔离环境水;

所述衬垫防水层采用高分子片材;

所述保温层采用挤塑聚乙烯保温板;

所述卷材防水层采用热熔弹性防水毡;

所述防渗层采用沥青防水涂料;

其中,排水组件在设置的时候采用设有上部进水口的上排水管和设置在所述上排水管外围的下排水管,上排水管与下排水管之间留有空隙,该空隙构成部进水口;

s2,将排水管的下部进水口与卷材防水层连接使护卷材水层收集的水可以从下排水口排出,将排水管的上部进水口与衬垫防水层连接使衬垫防水层收集的水可以从上排水口排出。

在保温板底部处理出多个集水槽,将集水槽与所述下部进水口连通到一起。

在铺设保温层时候,先在卷材防水层上铺设多个保温板构成下保温层,相邻的保温板在铺设的时候留有不小于20mm的空隙作为集水槽,然后再在下保温层上铺设上保温层。

在设置排水组件的时候,将下排水管顶端的第一边沿与屋顶进行固定,将防渗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边沿上侧,并将卷材防水层搭接在防渗层上侧,使所述防渗层、所述卷材防水层均与上进水管之间留有空隙构成下部排水口;在上排水管外侧设置环绕排水管的下部透水环,将下部透水环设置在卷材防水层上侧,将上排水管的第二边沿设置在下部透水环上侧;在下部透水环与所述第二边沿之间加设有垫圈,将衬垫防水层搭接在所述第二边沿上,然后在第二边沿外侧还加设上部透水环。

为了提高防水效率,将衬垫防水层、卷材防水层和防渗层分别延伸并固定到屋顶的侧墙上。

本发明针对现有建筑工程屋面渗漏水严重的现状,设计并提出一种工业化装配式屋面系统,该系统集防水、保温、防护、功能于一体的,由多种材料、多道工序构成的、以平面形式直接应对自然环境的屋面围护体系。

本发明去掉找坡找平层,防水层直接粘结于结构层上,从根本上解决窜水问题。本发明由若干构造层集成的复合体系,每个构造层都是装配式构造,现场无任何现浇混凝土和水泥砂浆等工序,减少了建筑垃圾和建筑污染。本发明雨水收集铺砌系统可以形成海绵社区,实现滞水、蓄水、排水等功能,最大程度的减少环境水和实现雨水吸收利用。该系统采用系列配套配件,共同保障防水功能,实现设计使用寿命。

本发明工业化制造、现场装配、耐久经用、环保节能、高效经济、易于维修。屋面防水体系可以通过多次维修达到tmax;屋面围护系统可以通过维护、维修、更新达到建筑物的寿命。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