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底座及“移-固”互换方法,属于升降施工平台支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升降施工平台的应用日益广泛。升降施工平台是一种自升降式高空作业平台,具有工作平稳、起重量大、作业面宽、安全可靠等优点,可替代钢管脚手架或外挂电动吊篮进行建筑外立面施工,有效避免搭设钢管脚手架存在的材料用量大、搭设时间长、施工材料运输不便等系列问题,还避免外挂电动吊篮存在的操作架体不稳定、长度较短、承载能力受限等系列问题。
升降施工平台主要由导轨架、操作平台架、驱动系统、电气系统、底座、附墙等部分组成。在升降施工平台施工过程中,底座是其重要的承重部件,起着将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基的作用,需要满足高强度的使用要求。目前常用的底座通常设计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其中固定式底座直接连接在做好的基础顶面,结构形式简单、承重性能好,但具有不便于转换场地的缺点;移动式底座虽方便移动施工,拼装繁琐;而且目前固定式底座和移动式底座均分别设计,配件之间并不通用,不能实现固定式和移动式功能互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升降施工平台的固定式底座和移动式底座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根据升降施工平台底座负载情况,通过简单的拆装组合操作,可快速实现底座在固定式与移动式之间互换,具有拼接方便、应用场合广泛、施工效率高等特点。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升降施工平台底座,包括一种移动式底座和一种固定式底座。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底座转固定式底座的转换方法,以及一种固定式底座转移动式底座的转换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转换方便的优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包括呈口字型或井字形固定连接的边侧纵梁一、边侧纵梁二、边侧横梁一和边侧横梁二,以及与边侧横梁一、边侧横梁二平行设置的中间横梁;其中,
所述边侧横梁一和中间横梁上设置有固定导向架底框的导向架连接装置;
所述边侧横梁一和边侧横梁二设置有容纳伸缩撑腿的伸缩撑腿连接槽;
所述边侧纵梁一和边侧纵梁二上设置多个固定底轮的底轮连接板;
所述的边侧横梁二上设置有通道梯连接板;
所述边侧纵梁一和边侧纵梁二上设置有与地锚螺栓连接的螺栓接口,和/或边侧横梁一和边侧横梁二上设置有与地锚螺栓连接的螺栓接口。
进一步,还包括与所述边侧纵梁一、边侧纵梁二平行设置的中间纵梁。
进一步,所述中间纵梁和/或中间横梁上设置有缓冲橡胶垫块或弹簧。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所述底座为移动式底座,包括所述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还包括,
导向架底框,所述导向架底框固定在导向架连接装置上;
伸缩撑腿,所述伸缩撑腿设置在所述边侧横梁一和边侧横梁二的伸缩撑腿连接槽中;
底轮,所述底轮安装在所述底轮连接板下方;以及,
通道梯,所述通道梯固定在所述通道梯连接板上。
优选为,所述伸缩撑腿为涡轮螺杆式伸缩撑腿,所述伸缩撑腿上设置有手轮。
优选为,所述中间纵梁和/或中间横梁上设置有底轮连接板。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所述底座为固定式底座,包括所述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还包括,
导向架底框,所述导向架底框固定在导向架连接装置上;
通道梯,所述通道梯固定在所述通道梯连接板上;以及,
基座,所述基座固定设置于底座待固定区域的地面上,所述基座上预埋地锚螺栓,所述地锚螺栓穿过所述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的所述螺栓接口,并用螺母紧固,将所述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固定在所述基座上。
相应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升降施工平台底座“移-固”互换方法,包括移动式底座转固定式底座的转换方法,所述转换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进行基座施工,并在所述基座内预埋地锚螺栓,地锚螺栓的位置与螺栓接口位置相对应;
s2.将移动式底座移动至所述基座的上方,使螺栓接口正对所述地锚螺栓;
s3.拆除伸缩撑腿和底轮,使所述地锚螺栓穿过所述螺栓接口,并用螺母紧固。
相应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升降施工平台底座“移-固”互换方法,包括固定式底座转移动式底座的转换方法,所述转换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松动螺母,将底轮安装至底轮连接板,并将伸缩撑腿安装至伸缩撑腿连接槽;
s12.使螺栓接口从地锚螺栓中移出,使固定式底座转为移动式底座,并移动至待安放位置,利用伸缩撑腿支撑。
优选为,步骤s12中使螺栓接口从地锚螺栓中移出的方法,具体为:
s12a.在所述边侧纵梁一、边侧纵梁二的下方设置多个液压千斤顶,将底座骨架顶起,使螺栓接口从地锚螺栓脱离;
s12b.在每个底轮下方放置三角垫块,液压千斤顶收缩,使底轮沿所述三角垫块的坡面移动至地面上。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设置有导向架连接装置、伸缩撑腿连接槽、底轮连接板、通道梯连接板和螺栓接口,可通用于固定式底座和移动式底座,有利于构件的统一化、标准化,有利于统一定制,同时还能实现导向架连接装置、通道梯等构件的快速拼接,提高现场施工效率;
(2)本发明提供的“移-固”互换方法,能够快速实现移动式底座和固定式底座的快速转换,充分利用固定式底座和移动式底座的优点,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使用方便,应用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底座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底座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式底座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底座转固定式底座的转换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式底座转移动式底座的转换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中标号如下:
底座框架100;边侧纵梁一101;边侧纵梁二102;边侧横梁一103;边侧横梁二104;中间横梁105;中间纵梁106;导向架连接装置110;伸缩撑腿连接槽120;底轮连接板130;通道梯连接板140;螺栓接口150;移动式底座200;导向架底框210;伸缩撑腿220;底轮230;通道梯240;固定式底座300;导向架底框310;通道梯320;基座330;地锚螺栓331;螺母33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底座及“移-固”互换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结合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100,包括呈口字型或井字形固定连接的边侧纵梁一101、边侧纵梁二102、边侧横梁一103和边侧横梁二104,以及与边侧横梁一103、边侧横梁二104平行设置的中间横梁105。其中,边侧横梁一103和中间横梁105上设置有固定导向架底框的导向架连接装置110;边侧横梁一103和边侧横梁二104设置有容纳伸缩撑腿的伸缩撑腿连接槽120;边侧纵梁一101和边侧纵梁二102上设置多个固定底轮的底轮连接板130;边侧横梁二104上设置有通道梯连接板140;边侧纵梁一101和边侧纵梁二102上设置有与地锚螺栓连接的螺栓接口150,和/或边侧横梁一103和边侧横梁二104上设置有与地锚螺栓连接的螺栓接口150。
如图1中所示,导向架连接装置110包括卡扣在边侧横梁一103或中间横梁105上的卡扣连接件、短钢管、三角钢板,其中卡扣连接件为三块钢板焊接而成的倒u型结构,短钢管焊接在卡扣连接件的顶端,三角钢板焊接在短钢管四周。
如图1中所示,边侧横梁一103和边侧横梁二104具有中空钢管,其中空腔即为伸缩撑腿连接槽120,用于容纳伸缩撑腿。
如图1中所示,底轮连接板130为纵向钢板及焊接在纵向钢板下方的横向钢板组成的倒t型结构,其中横向钢板上设置有螺栓孔,用于固定底轮。通道梯连接板140焊接在边侧横梁二104上,设置有螺栓孔,用于固定通道梯。
如图1中所示,螺栓接口150,为设置在边侧纵梁一101和边侧纵梁二102上,并利用钢板加固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1)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100,通过边侧纵梁一101、边侧纵梁二102、边侧横梁一103、边侧横梁二104以及中间横梁105焊接而成,拼接方便、结构稳定;(2)设置导向架连接装置110和通道梯连接板140,可快速实现导向架和通道梯的安装,提高施工效率;(3)设置伸缩撑腿连接槽120、底轮连接板130,可快速拼接为移动式底座;(4)设置螺栓接口150,可快速拼接为固定式底座;(5)底座框架100可用于移动式底座和固定式底座,且可快速实现移动式和固定式的互换,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使用方便,应用广泛。
为了进一步增加底座框架100的整体稳定性,还设置有与边侧纵梁一101、边侧纵梁二102平行的中间纵梁106。中间纵梁106与边侧纵梁一101、边侧纵梁二102、中间纵梁106的连接点处采用满缝焊接,增加了底座框架100的整体刚度。
优选为,中间纵梁106和/或中间横梁105上设置有缓冲橡胶垫块或弹簧,减少施工平台下降到底部时对底座的冲击。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和图3,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底座的立体图,图3为移动式底座的俯视图。结合图1、图2和图3,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施工平台移动式底座200作进一步描述。
移动式底座200,包括实施例一中的底座框架100,以及导向架底框210、伸缩撑腿220、底轮230、通道梯240。其中,导向架底框210固定在导向架连接装置110上;伸缩撑腿220设置在边侧横梁一103和边侧横梁二104的伸缩撑腿连接槽120中;底轮230安装在底轮连接板130下方;通道梯240固定在通道梯连接板140上。
如图2中所示,导向架底框210包括由四根矩形钢管形成的矩形框架,以及焊接在矩形框架四个顶角处的竖直圆钢管,其中的四个竖直圆钢管分别垂直插入导向架连接装置110的钢管中,四根矩形钢管上还设置有螺栓孔,通过竖直圆钢管及矩形钢管上的螺栓孔固定上方的导向架。
结合图1至图3中所示,伸缩撑腿220为矩形钢管,一端伸入伸缩撑腿连接槽120中,另一端设置有支撑脚,支撑脚与底面连接处设置有扩大端,增加支撑稳定性。伸缩撑腿220可以增加移动式底座200相对于各支撑脚的惯性矩,保证移动式底座200的稳定,防止上部升降施工平台发生侧向倾覆。优选为,伸缩撑腿220为多节可伸缩钢管,进一步增加伸缩撑腿220的可拉伸长度。优选为,伸缩撑腿220为涡轮螺杆式伸缩撑腿,伸缩撑腿220上设置有手轮,通过转动手轮可实现伸缩撑腿220的伸缩。
如图2和图3所示,中间纵梁106和/或中间横梁105上设置有底轮连接板130,从而使移动式底座200安装多个底轮230,方便移动。
如图2所示,底轮230优选为万向轮,可实现水平360度旋转,方便移动式底座200在水平方向上任意移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底座200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1)导向架底框210、伸缩撑腿220、底轮230和通道梯240均可实现快速拼装,提高移动式底座200的安装效率;(2)设置伸缩撑腿220和底轮230可以实现移动式底座200的快速移动到施工区域,并通过伸缩撑腿220固定于较佳的地基上;(3)设置通道梯240,方便工人上下施工平台。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4和图5,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式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基座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图4和图5对固定式底座300作进一步描述。
固定式底座300,包括实施例一中的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100,还包括导向架底框310、通道梯320和基座330。其中,导向架底框310固定在导向架连接装置110上;通道梯320固定在通道梯连接板140上;基座330上设置有地锚螺栓331,地锚螺栓331穿过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100的螺栓接口150,将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100固定在基座330上。
本实施通过设置在基座330上的地锚螺栓331,以及设置在底座框架100上的螺栓接口150,非常便捷地将底座框架100固定在基座330上,构成固定式底座300。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中间纵梁106和/或中间横梁105上也设置有螺栓接口150,从而实现底座框架100与基座330的稳固连接。
其中,导向架底框310、通道梯320均与实施例三中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基座330包括预埋其中的地锚螺栓331,地锚螺栓331上设置有螺纹,还包括紧固螺母332。基座330可采用混凝土浇筑,内部可设置由纵向钢筋和箍筋组成的钢筋骨架,优选为,地锚螺栓331与钢筋骨架固定连接。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底座转固定式底座的转换方法的流程框图,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该转换方法作进一步描述。移动式底座200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实施例二中描述,其中,移动式底座200转固定式底座300的转换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进行基座330施工,并在基座330内预埋地锚螺栓331,地锚螺栓331的位置与螺栓接口150位置相对应。基座330可采用混凝土浇筑,内部可设置由纵向钢筋和箍筋组成的钢筋骨架,优选为,地锚螺栓331与钢筋骨架固定连接。地锚螺栓331上设置有螺纹,并设置有配套螺母332。
s2.将移动式底座200移动基座330的上方,使螺栓接口150正对地锚螺栓331。
s3.拆除伸缩撑腿220和底轮230,使地锚螺栓331穿过螺栓接口150,并用螺母332紧固。
升降施工平台总高度在50m及以下时,常采用移动式底座200进行支撑,施工状态下,展开伸缩撑腿220,并稳固支撑在地面上,施工完毕需要移动时,收回伸缩撑腿220,通过底轮230进行移动。升降施工平台总高度在50m以上时,由于载重过大,采用固定式底座300进行支撑。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拆除伸缩撑腿220、底轮230,直接通过底座框架100的四个角上的螺栓接口,与预埋在基座330中的地锚螺栓331相连接,形成稳固支撑。
本实施例中,可快速将移动式底座200转换为固定式底座300,从而为升降施工平台提供更加稳固支撑。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7,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式底座转移动式底座的转换方法的流程框图。下面结合图1至图5及图7对该转换方法作进一步描述,其中固定式底座300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实施例三中描述。该转换方法具体包括:
s11.松动螺母332,将底轮230安装至底轮连接板130,并将伸缩撑腿220安装至伸缩撑腿连接槽120;
s12.使螺栓接口150从地锚螺栓331中移出,使固定式底座300转为移动式底座200,待移动至待安放位置,利用伸缩撑腿220支撑。
其中,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步骤s12中使螺栓接口150从地锚螺栓331中移出的方法,具体为:
s12a.在边侧纵梁一101、边侧纵梁二102的下方设置多个液压千斤顶,将底座骨架100顶起,使螺栓接口150从地锚螺栓331脱离;
s12b.在每个底轮230下方放置三角垫块,液压千斤顶收缩,使底轮230沿三角垫块的坡面移动至地面上。
本实施例中,可快速将固定式底座300转换为移动式底座200,从而使升降施工平台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充分利用固定式底座300和移动式底座200的优点,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