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剪力墙结构变形能力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24129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提升剪力墙结构变形能力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具体是一种提升剪力墙结构变形能力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是高层建筑中常用的抗侧力构件,其力学性能对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至关重要。地震作用对剪力墙结构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使得剪力墙结构受力情况也相对复杂,特别是强烈地震作用会造成结构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并产生较大的残余变形,使结构抵抗后期地震的能力大大降低,也不利于结构的维修加固。因此,有必要提升剪力墙结构的变形能力,使结构在遭受地震作用时,能够产生足够的变形来提高其抗震性能;或者在剪力墙结构中适当布置耗能机构,通过耗散地震作用能量,能够减少地震作用对结构的整体影响;或者增强剪力墙结构的自复位能力,尽量减小结构经历地震作用后的残余变形,有效提升结构抵御反复地震作用的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升剪力墙结构变形能力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即在原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墙角部位增设弹性钢墙角,改善结构的变形性能,提升结构的耗能能力,使得结构具有一定的自复位功能,整体提升结构的抗震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升剪力墙结构变形能力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包括由横向分布钢筋和纵向分布钢筋组成的双层钢筋网片,双层钢筋网片之间设置拉接钢筋,双层钢筋网片与拉接钢筋构成剪力墙片钢筋网笼;沿剪力墙片边缘的纵向分布钢筋间隔布置箍筋,箍筋与剪力墙片边缘的纵向分布钢筋构成边缘约束构件钢筋网笼;剪力墙片与结构楼板相接的墙角处设置有弹性钢墙角,所述的弹性钢墙角的主体是由槽钢经槽口相对内折加工成型的V字形构件,所述的V字形构件的上下两个对折面之间焊接有间隔布置的弹性薄钢片;所述的纵向分布钢筋在弹性钢墙角处断开,且上下断开点与弹性钢墙角的V字形构件的上下对折面焊接固定;所述的剪力墙片钢筋网笼、边缘约束构件钢筋网笼整体浇注于混凝土中。

上述提升剪力墙结构变形能力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施工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

A、按剪力墙设计厚度选取槽钢,将槽钢以槽口相对内折加工成型V字形构件,根据槽钢内折角尺寸,加工截取V字形的弹性薄钢片,并将弹性薄钢片边缘分别与槽钢的腿部边缘和腰部内侧焊接成一体,形成弹性钢墙角;

B、将剪力墙边缘的纵向分布钢筋按照设计要求焊接于弹性钢墙角的上下界面,并沿纵向间隔布置箍筋,经绑扎形成边缘约束构件钢筋网笼;

C、将其他的横向分布钢筋、纵向分布钢筋、拉结钢筋按照设计要求绑扎成剪力墙片钢筋网笼,并与边缘约束构件钢筋网笼绑扎连接,形成整体的剪力墙钢筋网笼;

D、在整体的剪力墙钢筋网笼的外围,沿墙体设计边缘支设模板、搭设脚手架,并将钢筋网笼按保护层厚度要求固定于模板内部,按施工要求浇筑混凝土,待养护完成后,撤去临时支撑并拆除模板,最终形成带有弹性钢墙角的提升剪力墙结构变形能力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将弹性钢墙角设置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墙角部位,缓解墙角混凝土的集中受力,实现边缘纵向钢筋的过渡连接,避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发生墙角混凝土压碎、纵向钢筋压曲或拉断的破坏现象,改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破坏变形特征,同时,充分发挥弹性钢墙角的自复位恢复功能和能量耗散特性,有利于剪力墙体在经受地震作用后的变形恢复,减少结构的残余变形,有利于剪力墙的延性、耗能性能等抗震性能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C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5是弹性钢墙角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位置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弹性钢墙角侧面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5中弹性钢墙角正面放大示意图;

图中:剪力墙片1;结构楼板2;弹性钢墙角3;横向分布钢筋4;纵向分布钢筋5;箍筋6;拉接钢筋7;槽钢8;弹性薄钢片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图3、图5,一种提升剪力墙结构变形能力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剪力墙片1内置弹性钢墙角3、横向分布钢筋4、纵向分布钢筋5、箍筋6、拉接钢筋7,其中:横向分布钢筋4和纵向分布钢筋5组成双层钢筋网片,双层钢筋网片之间设置拉接钢筋7,双层钢筋网片与拉接钢筋7构成剪力墙片钢筋网笼;沿剪力墙片1边缘的纵向分布钢筋5间隔布置箍筋6,箍筋6与剪力墙片1边缘的纵向分布钢筋5构成边缘约束构件钢筋网笼;剪力墙片1与结构楼板2相接的墙角处设置弹性钢墙角3;剪力墙片钢筋网笼、边缘约束构件钢筋网笼整体浇注于混凝土中。

参见图4、图6、图7,弹性钢墙角3的主体是由槽钢8经槽口相对内折加工成型的V字形构件,V字形构件的上下两个对折面之间焊接有间隔布置的弹性薄钢片9;纵向分布钢筋5在弹性钢墙角3处断开,且上下断开点与弹性钢墙角3的V字形构件的上下对折面焊接固定。

本实施例所述的提升剪力墙结构变形能力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施工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

(1)按剪力墙设计厚度选取槽钢8,将槽钢8以槽口相对内折加工成型V字形构件,根据槽钢8内折角尺寸,加工截取V字形的弹性薄钢片9,并将弹性薄钢片9边缘分别与槽钢8的腿部边缘和腰部内侧即V字形构件的上下两个对折面之间焊接成一体,形成弹性钢墙角3。

(2)将剪力墙边缘的纵向分布钢筋5按照设计要求焊接于弹性钢墙角3的上下界面即V字形构件的上下两个对折面,并沿纵向分布钢筋5间隔布置箍筋6,经绑扎形成边缘约束构件钢筋网笼。

(3)将其他的横向分布钢筋4、纵向分布钢筋5、拉结钢筋7按照设计要求绑扎成剪力墙片钢筋网笼,并与边缘约束构件钢筋网笼绑扎连接,形成整体的剪力墙钢筋网笼。

(4)在整体的剪力墙钢筋网笼的外围,沿墙体设计边缘支设模板、搭设脚手架,并将钢筋网笼按保护层厚度要求固定于模板内部,按施工要求浇筑混凝土,待养护完成后,撤去临时支撑并拆除模板,最终形成带有弹性钢墙角的提升剪力墙结构变形能力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上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相比,增设了弹性钢墙角3,弹性钢墙角3具有较强的变形性能,增强了剪力墙结构的整体变形性能;弹性钢墙角3具有较强的耗能性能,能够耗散地震作用能量对结构的破坏作用;弹性钢墙角3具有较强的自复位功能,能够减少结构的残余变形。通过弹性钢墙角3的增设,从延性、耗能、自复位等方面综合提升了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增强了剪力墙结构抵御反复地震作用的能力。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尽管参照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若干改进和润饰,但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